涂料技术向智能化水性化发展

时间:2023-12-29 01:10:04 家居 我要投稿

  

  涂料技术向智能化水性化发展1

  涂料的涂装施工,从涂刷、揩涂、发展到气压喷涂、浸涂、辊涂、淋涂和最近的高压空气喷涂、电泳涂装、静电粉末喷涂等,还可以用机器人来涂装。

  如日本有系列5000型涂装机器人,德国有TR—300机器人,英国有MIL型机器人,美国有万能涂装机器人。我国也有PJ—1型喷涂机器人、HRGP—1型喷涂机器人和东方Ⅰ型喷涂机器人。

image.png  

  涂料涂装技术发展状况,主要向着减少污染、节省能耗、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涂层装饰性以及涂装设备的通用化、系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国外已经出现了大量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大型生产线,尤其在汽车工业发展极为迅速。

  如德国欧宝公司采用高涂装效率的自动静电涂装线,宝马公司的车身粉末罩光线,通用汽车公司的皮卡车粉末中涂喷线;日本汽车在提高涂层质量如外观装饰性、耐久性、耐酸雨性和抗划伤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几年将环保作为汽车涂料的首选。

  涂装设备和超滤设备、喷粉室、喷涂室、回收系统和喷枪等设备逐步趋于标准化、系列化。

  自动喷涂系统(涂装机器人)的性能和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并在轿车涂装线上得到应用。

  总体来说,涂料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低污染、省资源、无公害、辐射固化、水性化。

  涂料技术向智能化水性化发展2

  绿色涂料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传统涂料对环境与人体健康有影响,所以现在人们都在想办法开发绿色涂料,所谓“绿色涂料”是指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含量涂料(或称无溶剂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等。20世纪7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涂料都是溶剂型的。70年代以来,由于溶剂的昂贵价格和降低VOC排放量的要求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低有机机溶剂含量和不含有机溶剂的涂料得到了大发展。现在越来越多使用绿色涂料,下面几种新涂料是目前开发较好的涂料。

image.png  

  1、固含量溶剂型涂料。高固含量溶剂型是为了适应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从普通溶剂型涂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点是在可利用原有的生产方法、涂料工艺的前提下,降低有机溶剂用量,从而提高固体组分。这类涂料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以美国为中心开发的。通常的低固含量溶剂型涂料固体含量为30%~50%,而高固含量溶剂型(HSSC)要求固体达到65%~85%,从而满足日益严格的VOC限制。在配方过程中,利用一些不在VOC之列的溶剂作为稀释剂是一种对严格的VOC限制的变通,如丙酮等。很少量的丙酮即能显著的降低粘度,但由于丙酮挥发太快,会造成潜在的火灾和爆炸的危险,需要加以严格控制。

  2、水基涂料。水有别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的`特点在于其无毒无臭和不燃,将水引进到涂料中,不仅可以降低涂料的成本和施工中由于有机溶剂存在而导致的火灾,也大大降低了VOC。因此水基涂料从其开始出现起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颁布了《水性涂料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其中规定: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小于250g/L;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得人为添加含有重金属的化合物,重金属总含量应小于500mg/kg(以铅计);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得人为添加甲醛和聚合物,含量应小于500mg/kg。事实上,现在水基涂料使用量已占所有涂料的一半左右。水基涂料主要有水溶性、水分散性和乳胶性三种类型。

  3、粉尘涂料。粉尘涂料是国内比较先进的涂料。粉尘涂料理论上是绝对的零VOC涂料,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也许是将来完全摒弃VOC后,粉尘涂料是涂料发展的最主要方向之一。但其在应用上的限制需更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例如其制造工艺相对复杂一些,涂料制造成本高,粉尘涂料的烘烤温度较一般涂料高很多,难以得到薄的涂层。涂料配色性差,不规则物体的均匀涂布性差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但它是今后发展方向之一。

  4、液体无溶剂涂料。不含有机溶剂的液体无溶剂涂料有双液型、能量束固化型等。液体无溶剂涂料的最新发展动向是开发单液型,且可用普通刷漆、喷漆工艺施工的液体无溶剂涂料。

  涂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就是寻求VOC不断降低、直至为零的涂料,而且其使用范围要尽可能宽、使用性能优越、设备投资适当等。因而水基涂料、粉末涂料、无溶剂涂料等可能成为将来涂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涂料技术向智能化水性化发展3

  水性防水涂料发展趋势和分类

  一、发展概况:

  我国防水涂料的研制和应用始于60年代,早期?愿髦只?は陆帕衔??涎兄撇?罚?绫揭蚁┙褂头浪?苛稀ⅰ?511”轻屋盖防水涂料、乳化沥青防水涂料等,均因质量性能不稳定而停止发展。在同一时期,我国对于以高聚物改善石油沥青配置防水涂料方面,弈进行了较大量的工作。60年代中期出现了氯丁橡胶--沥青防水涂料,70年代初期出现了再生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并在工程上获得较成功的应用。1974年国家建委在江苏镇江召开了全国首次屋面防水涂料技术讨论会,对我国防水涂料作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对再生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等品种作了鉴定和推荐。

  1976年我国公布了《屋面防水涂料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试行规定。1977年出现了水乳型再生胶沥青防水涂料,1978年起在工程上应用,成为国内使用量较大的一种防水涂料。以再生橡胶改善石油沥青研制的水乳型或溶剂型防水涂料,成为当时我国研制防水涂料的一条主要技术途径。随着我国合成高分子材料工业的稳定发展,以各种优质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为原料研制的防水涂料,在80年代相继投入使用:如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丙烯酸酯类的浅色防水涂料、阳离子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和硅橡胶防水涂料等,使我国防水涂料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橡胶沥青类和合成高分子类防水涂料在我国防水工程应用中,正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以石油沥青为主,以高聚物进行改性的技术途径,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它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适用于量大面光的一般防水工程;以合成高分子材料为主制成的涂料,性能较优,但价格较高,适用于要求较高的防水工程。

image.png  

  聚焦2010:水性防水涂料的发展趋势和分类

  随着防水涂料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已分别为沥青类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类防水涂料的主要品种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了它们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指标;1994年4月公布了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对我国防水涂料的质量要求、涂膜防水工程设计要点、施工方法、工程验收和维护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防水涂料的`特点

  (1)防水涂料在固化前呈粘稠状液态,因此,施工时不仅能在水平面,而且能在立面、阴阳角及各种复杂表面,形成无接缝的完整的防水膜;

  (2)使用时无需加热,既减少环境污染,又便于操作,改善劳动条件;

  (3)形成的防水层自重小,特别适用于轻型屋面等防水。

  (4)形成的防水膜有较大的延伸性、耐水性和耐侯性,能适应基层裂缝的微小的变化。

  (5)涂布的防水涂料,既是防水层的主体材料,又是胶粘剂,故粘结质量容易保证,维修也比较简便。尤其是对于基层裂缝、施工缝、雨水斗及贯穿管周围等一些容易造成渗漏的部位,极易进行增强涂刷、贴布等作业。

  6)施工时必须采用刷子、刮板等逐层涂刷或涂刮,故防水膜的厚度很难做到像防水卷材那样均一,防水膜的质量易受施工条件影响。因此,选用防水涂料时,须认真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征、使用方法、最低单位面积用量和重复涂、刮的必要性,并必须认真考虑防水层各个细部的增强处理。

  三.防水涂料的分类

  目前防水涂料一般按涂料的类型和按涂料的成膜物质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

  1.按防水涂料类型区分

  根据涂料的液态类型,可分为溶剂型、水乳型和反应型三类。

  (1)溶剂型

  在这类涂料中,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高分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成为溶液。高分子材料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溶液(涂料)中。

  该类涂料具有以下特性:

  ①通过溶剂挥发,经过高分子物质分子链接触、搭接等过程而结膜;

  ②涂料干燥快结膜较薄而致密;

  ③生产工艺较简易,涂料贮存稳定性较好;

  ④易燃、易爆、有毒,生产、贮运及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⑤由于溶剂挥发,施工时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2)水乳型

  这类涂料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高分子材料以极微小的颗粒(而不是呈分子状态)稳定悬浮(而不是溶解)在水中,成为乳液状涂料。该类涂料具有以下特征:

  ①通过水分蒸发,经过固体微粒接近、接触、变形等过程而结膜;

  ②涂料干燥较慢,一次成膜的致密性较溶剂型涂料低,一般不宜在5℃以下施工;

  ③贮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

  ④可在稍为潮湿的基层上施工;

  ⑤无毒、不燃,生产、贮运、使用比较安全;操作简便,不污染环境;

  ⑥生产成本较低。

  (3)在这类涂料中,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高分子材料系以预聚物液态形式存在,多以双组分或单组分构成涂料,几乎不含溶剂。该类涂料具有以下特性:

  ①通过液态的高分子预聚物与相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变成固态物(结膜);

  ②可一次结成较厚的涂膜,无收缩,涂膜致密;

  ③双组分涂料需现场配料准确,搅拌均匀,才能确保质量;

  ④价格较贵。

  2.按成膜物质的主要成分区分根据构成涂料的主要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四类:即合成树脂类、橡胶类、橡胶沥青类和沥青类等。不同的分发还可以分出更多的类别。

【涂料技术向智能化水性化发展】相关文章:

水性涂料同质化现象加剧09-18

米勒涂料和水性涂料08-15

水性隔音涂料04-20

水性防水涂料发展趋势和分类12-21

水性涂料如何选购10-05

水性木器涂料市场中基料品种的分类08-13

智能化建筑的好处08-02

涂料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10-04

中国工业涂料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08-15

纳米涂料技术造出防水表面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