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选择
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病种、病情和一般情况慎重选用,不能随便滥用,合并使用的药物不宜过多,不必要者尽量不用。
抗感染药物
小儿易患感染性疾病,常用抗感染药物是抗生素类或磺胺类药物,即所谓的“消炎药”。但需要指出的是抗生素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使微生态紊乱,甚至引起真菌或耐药菌感染,部分抗生素还可能引起肝肾损害,影响血液系统,因此,选用抗生素一定要严格按照适应症。如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上,90%以上是病毒引起,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及对症处理,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抗病毒可选用病毒唑口服3~5天,该药目前不主张静脉点滴,以免引起血液系统疾病等副作用。还可酌情选用一些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药。如感冒冲剂、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咽扁冲剂、清开灵冲剂等。如果患儿病情较重,继发有细菌感染,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运用抗生素治疗。此外,小儿另一常见病,有些需要抗感染治疗,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不需用抗菌药的。至于孩子属于哪种腹泻,是否需抗感染治疗,要化验,经医生检查后才能最后诊断,千万不能随便买点抗生素给孩子服用。
病案:林某,女,2岁。因流涕、,家长给服用头孢类抗生素,一天后仍发热,家长认为是剂量不够,就在说明书给出药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并加用阿奇霉素和清热解毒的中药两种,还有退热药及治流涕的药,两天后患儿病情仍未缓解,且出现乏力症状。来医院就诊,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医生嘱其停用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注意休息及多饮水,并用了一些升白细胞的药物,一天后患儿热退,两天后血常规也恢复了正常。其实该患儿只是患了普通感冒,而家长滥用药物,随意加大用量,给患儿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
退热药
小儿急性感染时多伴发热,此时家长往往急于给孩子退烧。这种做法对不对呢?我们说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当然,对体温过高或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尤其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和高热伴极度烦躁的患儿,还是需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临床常用的降温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物理降温,一种是药物降温。具体应用哪一种降温方法为好,应该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期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药物降温需注意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患儿出汗过多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
儿科退热药种类很多。扑热息痛是小儿发热时的首选解热药,本药化学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有百服宁、泰诺等,一般用量为每次每公斤10mg 。阿司匹林可用于小儿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一般用药剂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5~10mg。如急需降温时,可用安乃近或肠溶栓剂。安乃近临床一般常用滴鼻的方法给药,但不可反复连续使用;阿苯片或阿鲁合剂是阿司匹林与鲁米那的合剂,较适合于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可防止惊厥发作。目前临床常用的退热药还有布洛芬溶液,商品名美林。无论使用哪种退热药,都要注意多饮温开水,以利排汗降温,同时可防止汗出过多而致虚脱。一般24小时内同一种退热药的使用次数不应超过4次。一般发热如体温维持在38 .5℃以下,也可以靠休息、多饮水,或物理降温让体温下降,服退热药不要太积极。
肾上腺皮质激素
本类药物在儿科常与抗生素合并使用治疗急性严重感染,或单独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等。一般短期口服,重症静脉给予。短期大量使用可掩盖病情,长期大量使用可产生很多副作用。临床常见一些患儿因发热被给予了激素治疗,体温下降,精神好转,食欲增加,而疾病并未真正好转,因此而延误诊治。所以激素不能轻易使用,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止泻药与泻药
孩子腹泻时家长常常会给其喂服止泻药。但过早口服止泻药可能导致大量的致病微生物滞留肠腔,毒素被肠道吸收,反而加重病情,因此不主张过早使用止泻药。腹泻时要格外注意的是儿童腹泻极易出现脱水,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给患儿补充水分,辅以调整微生态的活菌制剂(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小儿多采用饮食疗法,必要时用消食导滞、润肠通便的中药,一般不宜用泻药。
给药方法
应根据患儿年龄、疾病种类、病情轻重,选用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及给药次数,保证药物进入体内发生药效和尽量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影响。
口服法
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年幼儿用糖浆、水剂、冲剂较合适;年长儿可用片剂或胶囊。婴幼儿可将药片捣碎后加糖水吞服,服药或喂药时最好将小儿抱起或头部抬高,以免呛咳将药吐出。婴幼儿不愿服药者,可将药物放在小勺内送入舌根,令其咽下,千万不要捏住患儿鼻孔强行灌服,以免发生意外。
注射法
注射法比口服疗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肌注次数过多可造成臀肌损害,影响下肢运动,故只有在病情必须时才选用。静脉滴注需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控制滴速,避免短时间内进药过多,还要留心输液反应的发生。
其 它
外用药以软膏为多,要注意小儿用手抓摸药品,误入眼、口引起意外,其他还有灌肠法、吸入法等。应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选择给药途径时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药物剂量计算
小儿药物剂量可根据体重、年龄、体表面积,或从成人剂量折算,具体如何计算可依据药品说明书及听从医生的嘱咐。
小贴士
“是药三分毒”。在给孩子服用任何药物之前,均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看看其药物成分是什么,是否有禁忌症,能不用药时就不用,能少用时不多用药。
我们真切地希望广大的家长能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为孩子撑起安全用药的保护伞,让他们在灿烂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儿童用药需提高警惕】相关文章:
儿童腹泻 用药需对症04-11
儿童止咳用药先弄懂成分,需谨防中枢镇咳类04-11
秋季腹泻,用药治疗需慎重09-20
家庭宝宝常用药需储备哪些04-11
哺乳期妈妈用药需当心12-10
孕妇治疗红眼病用药需慎重09-19
儿童“科学用药”的原则04-15
儿童用药安全原则08-28
儿童癫痫用药“六注意”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