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与孩子交流

时间:2023-05-06 09:10:03 教育 我要投稿

  如何正确的与孩子交流?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心里话想跟家长说,但往往大了以后他却不说了,这种情况可能是孩子感受到跟家长不好沟通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如何正确的与孩子交流?

  如何正确的与孩子交流1

  1、和孩子平视,蹲下来看

  家长不要居高临下,老是指责孩子你这不对、那不好。现在国内和国外的少儿节目中,很多主持人都是坐在地上,说话时与孩子平视,让孩子感觉我们是平等的。所以当家长的也得这样,要养成一个习惯,牢记家长跟孩子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

  2、和孩子商量,相互尊重

  凡是有事的时候家长都要跟孩子商量:“你看咱们这样行不行?今天我们去这儿成不成?”耳濡目染,孩子也会变成尊重别人的人,养成有事商量的习惯。

  3、让孩子学会选择

  选择是求生的.一种能力。当孩子有事的时候,比如说小学升中学,很多妈妈会说:“我为了把你弄进这个重点学校花了大力气,投入了很多钱,所以你必须去。”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特别痛苦。此外,学校组织的一些社会活动,包括课外辅导班等,都应该让孩子决定要不要去,让孩子学会选择也是家长对他的信任。

  4、给孩子写信,巧妙地表达

  进入青春期以后,有的孩子会羞于表达,这时就可以通过写信这种方式巧妙地表达感情。

  5、给孩子留点面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不要当众揭短,这也是维护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方面。

image.png  

  6、放孩子出去认识社会

  现在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么多,我们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广泛地锻炼自己,这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

  7、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

  化解家庭矛盾的时候,说一声对不起,不但不会降低家长的威信,反而会提升孩子对你的信任。所以,当我们做错事儿的时候,要勇敢地跟孩子说一声“对不起”。

  8、向孩子学习,能者为师

  现在的孩子确实有很多优点,比如获取信息的手段就比家长强。所以家长不妨在孩子擅长的领域里拜孩子为师,经常问点问题。实际上这也为家长提供了请教孩子的时机,家长的这种做法会提升孩子的自信。

  不要对孩子说的话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如果该说的话说不对,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1、不要使用伤害孩子的语言

  比如挖苦语:“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笨。”千万不要说这样过激的话。

  2、不要使用比较语

  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你跟谁谁比相差太远了,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3、不要使用挑战语

  “我要是怕你,我就不是你妈。”

  4、不使用告状语

  “我管不了你了,让老师收拾你。”其实孩子特别恨告状,他觉得告状是使坏,告状的人是无能。所以不要经常告状,有问题自己解决,这样才能把家长的威信树立起来。

  5、不使用结论语

  “再这样下去,你学习成绩肯定是好不了。”这会给孩子造成一个印象——我父母都说我不行了,我一定很差。这样,他就会很自卑。

  6、不使用记账语

  “你别以为我管不了你,赶明儿……”

  7、不使用驱逐语

  “考不好就离开这个家。”很多孩子离家出走就是这样造成的。

  如何正确的与孩子交流2

  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技巧1:用描述性语言代替批评

  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可以避免互相指责和埋怨。让每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该做什么”上面。

  现象:把一杯果汁碰倒了

  A说法:我们看到后,我们一般会生气地说:“你看你,这么不小心,毛手毛脚的!”

  B说法:现在我们这样来说:“看,果汁洒了,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既然是了孩子惹出的问题,就让孩子去想出办法来解决。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来,这时你可以用描述的语句说出来:“看,果汗洒了,去拿块抹布,拿拖把来。”

  点评:描述性语言是客观的,冷静的,不带家长的不良情绪,也没有强烈不满和攻击性的字眼,容易让孩子接受。

  技巧2:用拟人化语言代替命令

  亲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拟人化的语言容易被孩子接受,因为它很形象,能激发孩子的'想象,让孩子回到童话世界。因为童话是孩子喜欢的。这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会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和感受。

  现象:孩子每次看完电视,都忘了随手关机。

  A说法:家长一般会要求孩子立即去做没做好的事。“你看你,又忘记关电视了,这么不长记性,,快去把它关上!”家长如果太凶,有的孩子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去做该做的事。

  B说法:“呀,谁还在电视里没休息呢,电视里的人一定讲累了,玩累了,他们也要睡觉了。”孩子一听,一般会笑嘻嘻地跑回去,“啪”,让电视里的人睡觉”了。

  点评:如果家长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让孩子做事,孩子会觉得很有趣,也愿意听从大人指令配合完成事情。

image.png  

  技巧3:用善意提示代替警告

  用善意的提示而不是警告责骂会让孩子感到你的耐心,让孩子产生内疚感。从而比较愿意配合你做事。

  现象:孩子吃了完苹果,把果核乱扔在地下,也没扔垃圾桶。

  A说法:你很生气,警告他:“告诉你多少次了,吃了的果核要扔垃圾桶,再这样我下次再不买苹果了。”这样的说教效果不大,因为苹果肯定不可能下次不买,一旦再买,等于你说话不算数,没了威信。

  B说法:妈妈可以对孩子简单地提示:“这么漂亮的地板,你把苹果核到处乱扔,是很难看的,妈妈又要重新打扫,不小心踩到还会让人滑倒。苹果核的家在垃圾桶里。”退一步说,如果孩子无动于衷,那你可以把扫把,簸箕递到他手里,让他扫干净。

  点评:简单的提示让孩子明白他所做的事情错在哪里,给他人带来什么害处。由此而督促孩子自觉改正它。

  技巧4:用说出感觉代替生气

  亲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孩子做错了事,家长生气、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我们光顾生气,指责,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你在生气时,只会指责他行为的错误,他不一定知道自己的错误会给他人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因此你可以说出你对这事的感觉,让孩子来了解你的心情和感受。

  现象:你上了一天班回来,非常累。孩子偏要这个时候给他读故事。

  A说法:“你真烦人呀,一边去,能不能不烦我呀!”

  B说法:“妈妈今天上班非常累了,腰也痛,脚也酸,能不能改天讲呢。我知道你一定很体谅妈妈的。”

  点评:这也是引导孩子作心理换位,教会孩子去体会他人的心情,感受,从而变得更善解人意,通情达理。

【如何正确的与孩子交流】相关文章: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04-15

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04-14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04-03

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04-16

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04-17

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04-13

如何正确去教育孩子04-14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04-15

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