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接受怎么样的教育

时间:2024-10-25 09:07:44 教育 我要投稿

  孩子应该接受怎么样的教育,家庭教育,可谓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接下来便详细介绍孩子应该接受怎么样的教育。

  孩子应该接受怎么样的教育1

  1)「平等与尊重」,是教育的第一步

  我们常听教育者讲:要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孩子。但是每当遇到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大大小小的决策时,几乎所有家长都会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孩子”,并以过来人的身份去干涉孩子所做的决定。

  而巴学园的校长、小林作宗先生,以及小豆豆的妈妈,都是那个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的大人。

  被视为“麻烦学生”的小豆豆来到巴学园的第一天,校长先生便听她没完没了地讲了长达四小时的话,没有不耐烦、非常专注。文中小豆豆多次回忆起这次经历:第一次有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被重视的感觉,就像大人一样。

  小豆豆的梦想一直在变,从间谍到宣传艺人、再到电子售票员、芭蕾舞演员。妈妈从来不对小豆豆说“应该去干什么”,小豆豆如果说“我想干什么”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好啊”,然后并不多问,但她会把孩子们做不了的手续上的事情帮孩子做好。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校长先生教育学生要“尊重女孩、爱护女孩”;妈妈告诉小豆豆,不管是朝鲜人、还是美国人,都和自己没有区别;小豆豆将狗狗洛基当成非常亲密的朋友,而不是宠物;

  这种平等、尊重的观念深入学校里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没有人会对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同学抱有偏见;男孩女孩脱光衣服一起游泳,不会因为对方的身体和自己不一样就感到奇怪;每当要做一个决定时、校长先生和孩子们总会集中在一起讨论…

  是校长、妈妈一点点引导孩子们学习去爱别人、爱自己。他们从来没有被教导要规矩安静,尊老爱幼。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就知道了很多:比如,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是可耻的;看到乱糟糟的地方,要主动打扫;尽量不要妨碍别人……这些观念已经深深地植根在孩子们心里。

  2)真正的「自由教育」

  自由教育,是贯彻尊重孩子们个性的教育理念。整本书用了无数的小案例来向我们说明,巴学园是如何寓教于乐。

  每天上课,老师会将当天要学的所有学科知识点写在黑板上,每个人挑选自己最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有人开始写作文、有人算算术、有人做物理实验…不管周围环境多么嘈杂,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世界中。

  (当然,因为巴学园总共就五十多名学生,每个年级10多个孩子,他们用半自习式的方法来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

  这样老师就可以逐渐知道每个孩子感兴趣的科目、学习方式、思考方法等。小林先生确实将因材施教做到了极限。

  除了选择最喜欢的科目开始学习,要是孩子们能在当天上午完成所有的学习计划,下午便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他们一般会选择去散步,途中看到油菜花,老师便向他们讲述雄蕊雌蕊的知识…

image.png  

  散步时间是可以学习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的宝贵时间,不过,孩子们并没有察觉到。

  校长先生会允许孩子们熬到深夜,就为了亲眼看到电车是如何“降临”学校成为教室,会让孩子们练习适合发展身体的韵律操,会请专业的农民伯伯来当“旱田”老师教孩子们种植,会带孩子们去野炊让他们自己尝试做饭,会在寒暑假带孩子们去遥远的地方冒险,让他们接触真正的生活,想办法解决问题。

  巴学园的“巴”,是用两个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徽记,校长先生希望孩子们能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就像校长先生的感叹:“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能在巴学园长大的孩子,一定非常快乐吧!他们不一定有非常傲人的成绩,但却十分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拥有幸福的能力。

  3)更早看到「未来」

  如果说巴学园还有什么重要的办学特色,就是这里“收留”不同类型的“麻烦”孩子,有顽皮到被退学的小豆豆,有身患小儿麻痹症走路困难的泰明,有比小豆豆还矮却再也长不大的高桥君。

  这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彼此之间毫无芥蒂,在一起快活地学习、玩耍。而校长先生,更是早早地为孩子们谋划未来,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提前培养他们与真实社会相处的能力。

  比起学到了多少知识,考了几分,校长先生更关心孩子们是否健康、善良、有自信心,能勇敢表达自我。

  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在别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涩地表达自我,每天午饭时间,都会有一个特别的节目,由某一个孩子来“随便说点什么”。的孩子害羞就“嘿嘿”两句,有的孩子则表示没什么要说的,但是在校长先生的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大家都逐渐能说得更多了。

  因为有高桥君这样特别的孩子存在,运动会上,校长先生会设计一些非常独特的运动流程,让高桥君夺得第一名。校长先生希望他在怀有自卑心理之前,“不要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

  他鼓励孩子们都脱光衣服一起游泳,让身体上有所缺陷的孩子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后来高桥君开考入明治大学,又担任知名电气公司处理人际沟通的重要职位。回忆起在巴学园的日子,高桥君认为是校长先生一直以来的鼓励及肯定,让他深信自己“绝对做得到”。

  对小豆豆来说,她虽然是一个四肢健全、非常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在进入巴学园之前,即使她并没有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同,可是从身边大人、老师及同学们的反应来,她隐约觉得自己也有游走在外围的感觉。而校长先生不同,他从不阻止小豆豆做任何事情,会反反复复地给她重复“你真是个好孩子”这句话,让她打心里觉得自己是个招人喜欢的好孩子。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一一介绍了当初小豆豆同班同学的现状,他们有人当上了伟大的物理学家、一直为儿时的理想奋斗着,有人当上了老师、用校长先生教育他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他们不一定位高权重,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过得很好而且富有责任心。

  再看小豆豆,如果妈妈在小豆豆被退学的第一时间就对她说“怎么回事?竟然搞到被退学…”,如果校长先生像其他学校的老师一样要求她坐好站好乖乖听话…是否还会有后来的黑柳彻子呢?

  每个孩子与生俱来就具有不同的特征,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根据孩子的原本特征做出调整,让他们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就像校长先生说的: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孩子应该接受怎么样的教育2

  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四大不当方法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极大,教育得当能促进孩子成长、成才;教育不当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影响孩子的前途。在家庭教育中应避免以下四种不当的方法。

  1、威胁。成人用威胁的口吻对孩子说话:“你再....我就....”尽管这类威胁在大人心目中认为十分有用,但在孩子身上却不一定有效果。因为威胁是对孩子自主权的挑战,只要孩子有点自尊的话,他必定会故意与大人对着干,以此来显示他不是个胆小鬼。

  2、收买。收买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孩子,如果他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话,就能得到奖赏。如“如果....就”的许愿方法,有时能刺激孩子而暂时达到某个目的,但却不能激励他作坚持不断的努力。

  对孩子来说,这些话就意味着怀疑他的能力。另外,也拿导致孩子讨价还价,以“你不给我奖赏,我就不规规矩矩”来要挟大人,从而提出更无理的要求。有益的.、受欢迎的不是以收买形式出现的奖赏,而是事先没有许诺过的、出乎意料的,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赏识而得到的奖赏。

image.png  

  3、保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是平等的,互相要信任。

  父母不应向孩子保证什么,也不应要求孩子作保证。如果父母必须依靠保证来强调自己说的是真话,那么变相地承认自己没有保证过的话是不可相信的了。保证会使孩子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父母也不应诱导或要求孩子保证今后循规蹈矩或绝不再犯某个错误。当孩子作了一个并非出于自愿的保证后,他等于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我们不应鼓励这种欺骗行为。

  4、讽刺。父母讽刺孩子,极大地阻碍了他的进步。

  它往往为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有效交谈设下了牢固的障碍。挖苦的语言会招来孩子的反击,会在自己和孩子之间筑起一层屏障。在教育子女中,父母不应用讽刺和挖苦的语言,不应该降低孩子在他自己或在他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孩子应该接受怎么样的教育3

  1、好的家庭教育,少不了原则与规矩

  很多父母感觉自己管不住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小时候没有给他立规矩,即使定了规矩,要么定得太晚,要么没有原则地妥协。

  每个孩子都需要约束,尽管有时候父母会心疼,但作为父母必须要坚持原则:我很爱你,但你的坏行为产生的后果你要自己学着承担。

  爱孩子,是做父母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也是父母的责任。规矩与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2、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差不到哪里去

  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优秀的孩子,身上的很多品质,几乎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优秀父母总是想尽各种方法让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当孩子成功时,他们和孩子一起喜悦,说:“孩子你真棒!”当孩子迷茫时,他们会说:“孩子加油。”当孩子失败时,他们会说:“孩子,爸妈相信你!”

  他们不会把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较,总是能看到自己的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价值,无时无刻都在给孩子打气。

  3、好的家庭教育,要培养好的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叶圣陶眼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所以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image.png  

  4、好的家庭教育,母亲好情绪

  母亲的不良情绪,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直到长大成人之后会发现,这颗种子已经长成了一丛高高的杂草,不段干扰着孩子的抉择、情绪、思想。

  母亲以为那些都是小事,但在孩子的记忆里,它们是恐惧、害怕、担忧、胆怯的代名词,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磨灭。

  台湾心理学博士、脑科专家洪兰女士在TED演讲时,曾从科学的角度阐明:

  从人类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绪能量远远超过男性,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母亲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的温度,也在潜移默化中决定着一个孩子的性格走向。

  5、好的家庭教育,要有好的夫妻关系

  有的父母长期在孩子面前争吵、甚至有肢体冲突;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互相贬低对方.......

  毕淑敏在《家问》中有一段文字写的非常好: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父母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对孩子来说便是最好的家教。

  哪怕哪天分开了,也可以很坦然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需要换一种方式相处,不过,这不会改变爸爸妈妈永远爱你的事实。

  真正的教育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孩子应该接受怎么样的教育】相关文章:

孩子究竟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05-15

孩子究竟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呢05-15

女孩子更应该接受教育吗05-15

怎么样教育孩子07-05

为什么我们应该接受教育05-15

10种教育态度孩子难以接受11-25

接受孩子的普通,才是最伟大的教育!10-30

父母应该怎么教育孩子07-28

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