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认和理解孩子的情绪

时间:2024-09-11 14:30:44 教育 我要投稿

  怎样确认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在亲子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家长付出一番努力,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并帮组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进而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怎样确认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呢?

  怎样确认和理解孩子的情绪1

  家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都要包容

  很多家长会下意识地将情绪分为好情绪和坏情绪,好情绪包括喜悦、幸福、感激等,坏情绪则包括悲伤、愤怒、害怕、嫉妒等。

  并进而认为好情绪对孩子是有利的,而坏情绪则对孩子是有害的。在育儿的过程中,如果家长持有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则对孩子的情绪训练是非常不利的。

  在孩子表现出在家长眼里看来是“坏情绪”时,家长会觉得担忧或反感,并急于阻止孩子出现这类情绪,希望孩子能变得更坚强、更阳光

  但事与愿违,如果孩子的负面情绪总是遭到爸爸妈妈的阻止和否定,孩子会产生愧疚心理和内疚感。而且孩子可能还会因为爸爸妈妈不理解自己的心情而产生对家长的抱怨。

  所以家长首先要纠正自己认为情绪分好、坏的观念,这样才能正视孩子的情绪,不管孩子表现出的是负面情绪还是正面情绪,家长都能接受并理解孩子,并帮助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

image.png

  尝试理解孩子的.情绪时,家长的态度一定要真诚

  在尝试理解孩子的情绪时,家长就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真诚地尝试与孩子感同身受,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

  经常听到有的家长会说“孩子太可爱了,连生气的燕子也是那么可爱”之类的话,但事实上家长在这样想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无法真诚地感受孩子的情绪了。

  如果家长没能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孩子会觉得没受到重视,其难过的感受一点也不比大人少。孩子会从家长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态度中感受到类似被最亲近的人背叛时的愤怒与绝望。

  想象一下,当孩子正在气头上时,家长却强忍着笑说“宝宝生气了”之类的话,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对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非常不利。

  少问孩子“为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要让宝宝回答你提出的“为什么”类问题,需要动用认知思考才能实现,而认知思考属于前额叶的功能,前额叶一般要得到成年才会发育完成。所以让一个小孩子回答“为什么”是不现实的。

  比如说孩子从外面玩耍回来,衣服闷闷不乐的样子,家长问“为什么不开心”,孩子往往是无法准确回答的,那应该怎么做呢?可以说“你看起来有点不开心...”

  看起来微小的改变的背后实际上是从理性到感性的转移,后者从孩子的情绪作为出发点,更容易深入孩子内心。

  如果家长一时不会还无法确定孩子当时的情绪,就可以问“你的心情感觉怎么样?”,这样就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并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或者还可以用“是什么...”来代替“为什么”,比如问孩子“是什么让你不开心了”,这样孩子也会较快地融入与家长的对话中

  而如果问的是“为什么”,孩子极有可能会回答“不知道”。这两种说法在大人看来可能没有区别,但对孩子来说却并不是这样。

  家长可以试试“镜像式对话法”

  所谓“镜像式对话法”就是在与孩子对话时,家长跟着孩子重复某些表述,比如孩子说“他把我的小汽车推走了...”,家长就说“小汽车被别人推走了,你感觉很生气是吧”。

  类似这样的交流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被家长理解了,于是会进一步打开自己的心扉;而且通过家长的重复,还可以让孩子确认自己的情绪,并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

  但家长要注意的是,切记滥用“镜像式对话法”,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重复,非得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怎样确认和理解孩子的情绪2

  1. 学会倾听,不带评断听孩子真实想法

  倾听也是一种能力。但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现象是没听孩子讲完就开始下结论,孩子有话不能表达,慢慢的他就不愿意和我们说了,接下来不管怎么问孩子,孩子回答:“不知道”或者没反应。

  这代表他们心中有个声音,那就是我说了也没用所以我懒得说。

  学会倾听能快速暂停你内心的负面情绪回到理性层面,以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破坏亲子关系。

  就拿小洪家的孩子来说,小洪觉得吃好饭就应该立马去写作业,要玩要做其他事情那必须是完成作业看情况而定,可孩子觉得我要先玩一会才能开始学习。

  孩子之前有跟小洪说过这个事情发财,但是小洪认为孩子必须是听自己的,自己这个做法才是对的。时间一长孩子已经懒得跟小洪说心里话,你让我做那我就坐在书桌前但是小脑袋里想的还是玩耍的一些事情,根本静不下心来,小洪看到孩子的学习状态自然就是磨磨蹭蹭不自律。

  倾听是对孩子的尊重。其实小洪可以先陪着孩子尽情的玩下,当他的小脑袋里那些想玩的念头得到了满足,那他就会乖乖的坐到书桌前开始他的学习。

  脑科学的研究表示如果一个人可以在充分的运动、休息、游戏之后工作他的状态是最好的。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在倾听的时候一定记得放下你手上的事情,看着他的眼睛听他说,把你的百分百的注意力给到孩子。

  2.表达你的感受

  跟孩子说出你的感受,这是一份亲子之间的爱的联结,训练你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能有效觉知情绪背后的原因。同时也是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更加的自信,还能够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处理冲突,提高智力的发展。

image.png

  比如小洪看到孩子已经花了一个小时但是语文的抄写作业还没做完,接下来还有一张数学卷子、英语听写以及课文背诵,那要到几点才能结束,想到还有小女儿睡前亲子阅读,泡奶、哄睡觉,小洪已经控制不住情绪扯着嗓子吼道:“你还要多少时间做完,不想做就不要做了,明天等着老师挨批好了”,小洪的吼叫吓哭了小女儿。

  正确的做法是真实地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时候小洪可以换个说法,说“孩子,我看到你语文抄写作业花了一小时,你还要数学、英语作业还没完成,妈妈有点担心,怕影响到今晚的休息和你明天上学的状态,你是怎么想的能告诉我吗?”。

  把你的`担心以口述的方式表达出来,不带指责和抱怨。这不仅尊重了孩子也尊重了自己,同时使母子连心形成共鸣。

  3.赋予孩子选择权,就是把责任交还给孩子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但自由不是胡来也不是散漫,而是随心所欲不逾矩。

  学习和作业是家长的事还是孩子的事?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孩子不需要事事征得我们的同意,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当孩子自己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他们会最大限度地内化自己的行为,并且对自己的选择赋予更多的责任感,自主意识增加、更加懂得珍惜、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也促进亲子关系融洽。

  记得《西游记》里有个故事情节,就是孙悟空要去打妖怪,在地上给唐僧画了一个圈,让师傅在这个圈里呆着但不能跨出这个圈。

  随心所欲不逾矩,重要的就是这个矩,就是这个底线,底线价值观就是安全、健康、负责任。

  接下来就是给他空间不要把他盯着死死的。让他在里面自由的活动,哪怕会有点小错误也允许它发生。

  在孩子问题上也同样如此。孩子是作业的第一责任人,要把这个选择权给到孩子,孩子没有承担过后果他永远学不会责任和担当。

  比如,孩子忘记带课本到学校,你不要着急忙慌为孩子送书,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他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为此可能回家后对你一通抱怨。但之后他一定学会了做完作业后检查下是不是所有的课本都放入了书包,因为他记得那一次在课堂上老师对他的批评。

  给到孩子选择的空间,让他有机会去体验试错,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约束自己的行为,孩子才会越来越自觉和自律。

  怎样确认和理解孩子的情绪3

  理解孩子的情绪就需要先了解一些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年幼的孩子不论是从身体上还是从心理上对自己的控制能力都比较弱,对压力和刺激的承受能力也有限,在大人看来也许不大的事儿,到了孩子那里可能会变得很困难。

  孩子的认知功能尚不成熟,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不一定清晰准确,有时大人只顾着急问孩子发生了什么,却忘了孩子可能也很着急,结果越急越说不清楚,越说不清楚越急。

  理解孩子的情绪时,家长应当注意: 反思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家庭环境与孩子的关系最为密切,孩子的情绪变化经常是受家庭关系的质量影响。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与孩子聚少离多是诱发孩子情绪问题的一大原因。

image.png

  孩子如果长期与父母分开,或是经常与父母分离,可能形成不安全、不稳定的印象,使孩子变得胆怯或者规范性差;父母如果经常见不到孩子,也会疏于对孩子的管教,难以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

  要想把握孩子的心态,还是要多一些陪伴、关心和相处才行。

  了解孩子与伙伴的关系。孩子需要从同龄人那里得到认可和归属感,需要伙伴的支持和理解,有些话孩子愿意和朋友说,不愿意和家长说,这和大人是一样的,家长应该理解,允许孩子有隐私的空间。

  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学校是孩子另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除了和同学的关系外,学习情况、课业压力、孩子对学习强度的承受能力、孩子与老师的关系等也都是与孩子情绪密切相关的因素,家长也可以从这些方面了解孩子的动态。

【怎样确认和理解孩子的情绪】相关文章:

孩子情绪表达怎样理解05-27

怎样安抚孩子的情绪和情绪06-04

怎样确认和引导孩子的早恋05-27

怎样正面引导和确认孩子的早恋05-27

怎样安抚孩子的情绪和心情08-27

怎样读懂孩子的情绪11-13

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经典)12-30

怎样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11-29

怎样安抚孩子的情绪变化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