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你是达人or菜鸟?

时间:2023-08-27 13:26:47 教育 我要投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调整抗炎镇痛药尼美舒利的临床使用,禁止其用于12岁以下儿童,这等于承认了尼美舒利对儿童的健康威胁程度较高。同时再次激起了爹娘们的神经:治病需用药,用药需谨慎!咱家宝贝可不能成为下一个受害对象!

  小宝宝的确是一棵娇苗苗,“伤在儿身,痛在娘心”。由于病急乱投医或其他原因,一些对宝宝来说不安全的药物或刚好对特殊体质宝宝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就被灌进了宝宝的肚子、输入了宝宝的血管。因为宝宝的生理解剖特点均不同于成人,各脏器发育尚未完全,因此更容易造成意外和伤害,这往往让爸妈们措手不及。资料显示,我国儿童服药不良反应率达到12.9%,新生儿高达24.4%,而成人只有6.9%.

  据世卫组织(WHO)儿童用药安全报告(2007年):由于小儿剂量不易计算,导致儿童用药错误发生率为成人三倍。对宝宝来说,生病很危险,吃药有风险!

  儿童药物意外和伤害,有的是不可预计的,而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测测你在给宝宝选用药方面是不是有问题,找到你的问题,就是找到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儿童用药意外,过敏最常见

  药物过敏反应不只起疹

  药物过敏的反应千奇百怪,痒痒、出皮疹、发烧、休克都可能是药物过敏的一种症状。“药物过敏可不只是皮肤起疹子,有的会直接发生过敏休克。”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朱美华主任医师说,一旦应用了导致过敏的药物,便可能在短时间或一周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轻的仅出皮疹,严重的会在皮肤起过敏皮疹的同时还伴有喉头水肿,或引起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可造成生命危险。

  注意!起皮疹≠过敏

  “医生,这药不行,我家宝宝会过敏……这个也不行,也会过敏……哎呀,我就跟你说啊,我的孩子对头孢、青霉素都过敏!”宝贝儿子病了,景女士带他到医院就医时,在病历本上写了长长的一串过敏药物。医生一看懵了,这药都不能吃,还怎么治病啊!多了个心眼的医生仔细一问,景女士所谓的过敏,就是孩子曾在生病时用过头孢药物后,出过皮疹,这被景女士认为是药物过敏的铁证!实际上,孩子得了“幼儿急疹”,发热3-4天,退热后出疹。这是大多家长对药物过敏认识上的误区———将服药后起皮疹等同于药物过敏。

  不应靠皮疹就判断孩子对药物过敏。朱美华告诉记者,一些家长以为孩子对多种药物过敏,因为孩子曾经有服药后出现皮疹的经历,但实际上未必是孩子对药物过敏。“首先,这些皮疹未必是药物过敏的反应,有可能是病毒疹,即是感染的病毒引起了皮疹。”她表示,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年幼儿童中,10%的儿童可发生皮疹,其中大多数不是真正对药物过敏,且日后再次给药时也不会复发。病毒疹在儿童中极为常见,所以当孩子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皮疹时,医师尚且常困惑该如何鉴别诊断,家长更分辨不清了。

  辨别!须区分是否药物过敏

  一项对门诊过敏患儿进行的研究发现,在62例考虑与抗生素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中,再次用药后仅有8例会又一次诱发了皮疹。“也就是说,大部分不是药物过敏反应,否则再用药就会再出皮疹。”因此,很多病毒感染没必要使用抗生素。

  辨别是药物过敏起疹还是病毒疹,非常有必要,因为如果已知患儿对某种药物过敏,则在下次开药时就会禁忌再使用该药物,而且还可能包括同一类药中的其他所有药物。朱美华认为,轻率地将服药后出现的皮疹都归为药物过敏反应,会对治疗不利,限制了治疗方案。

  因此,在孩子出现皮疹后,父母不能自己妄加判断,而是请儿科有经验的医生判断是否为药物过敏反应。

  体质!儿童药物过敏多与之相关

  医生为小美注射青霉素前,按规定给孩子做了小剂量的皮试,可皮试才打上去,孩子就立即出现了过敏休克,医生赶紧抢救下孩子才死里逃生。医生说,小美是过敏体质,对青霉素有超敏反应,这在皮试前是不可预知的,若孩子到了条件不大好的小诊所接受青霉素注射,有可能因过敏休克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一般而言,药物过敏有AB类,A类药物过敏反应会在药物说明书中注明,它与已知的药理作用相关,是可预知的,反应也比较轻;B类则是与药理无关,儿童的药物过敏皮疹通常属于这一类,它与孩子过敏体质相关,而且不可预知,反应通常很严重,前文提到的小美就是这种情况。有的时候,某些病毒还会让机体一段时间内处于超敏状态,因此导致对很多药物都过敏,形成超敏综合征。

  “平常吃虾蟹等食物都过敏的孩子,其过敏性体质可能导致对某些药物也容易过敏,但并非绝对的。”她指出,不少家长有个误区,觉得有食物过敏的孩子,对药物也一定很容易过敏;认为家中有人对某种药物过敏,全家都会对这种药过敏,是没必要的。

  6类常见不同反应

  1皮肤

  在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和意外中,皮肤损害最常见,皮疹、红斑、水肿等皮肤损害最为常见表现。

  2胃肠

  口服给药是常见的导致儿童胃肠道损害的给药途径,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的方式也可以造成胃肠损害。胃肠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如腹泻、胃痛、恶心等。

  3肝胆

  胎儿、新生儿肝脏体积相对较大,占体重的1/20;儿童期肝脏绝对重量和体积不断增大,但其相对体积和重量却不断减少。肝脏是体内代谢最主要的器官,有多种多样代谢功能,新生儿肝脏对外来物质代谢能力较弱。若超剂量、合用药物或乱用中草药,可能导致药物性的肝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出现厌食、乏力、黄疸、肝区隐痛和肝大等症状。

  4泌尿

  新生儿肾功能的成熟过程需要8~12个月才能达到成人水平,很多家长在儿童感冒咳嗽稍微有些体热时就使用解热镇痛药,造成肾脏损伤、肾小管损害、血尿等。国内外已有数据表明,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

  5血液

  解热镇痛药、镇静剂、抗结核药、抗癫痫药等,可由于药物本身或使用不当而对小儿血液系统有损害。

  6全身

  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发热、寒战、红颈综合征等。

  小宝在吃了退烧药后又出了一身的红疹,他两个月前也发生过一次。可他才1岁半,不会说话,只会哇哇大哭。小宝的妈妈手忙脚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向儿科医生求救。

  儿科专家指出,由于儿童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品清除能力差,对药品的敏感性较高,药品不良反应极易发生。近年我国儿童(1天~18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不良反应中,皮肤损害占64.0%,全身性损害占11.5%,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发热、呼吸困难、短时意识丧失等。对孩子来说,生病很危险,但吃药也有风险!

  宝宝慎用中成药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药物过敏反应是西药的问题,好像中药、中成药不存在类似问题。其实某些中药也会产生药物过敏反应。

  朱美华告诉记者,中成药一般有口服药和针剂。其中口服药给儿童用,要越简单越好,即尽量只用一种中成药,不要几种中成药一起吃,因为多种中成药药效成分很可能叠加,一起吃会超量。朱美华认为,某些中成药提取中药针剂,制作过程很难保证高纯度,杂质的存在容易导致孩子药物过敏。在鱼腥草、清开灵、双黄连注射液曾发生过危险事件后,儿科现在已很少用了。

  多用单方药少用复方药

  大多数儿童使用的OTC感冒药,都是含有退热药、抗组胺药成分,或是止咳嗽药和祛痰药等复方制剂。由于复方制剂的药物也越来越多,一种药物含有多种成分,同时可以起到多种作用。不过,“复方制剂对儿童并非最好的选择”,药物的成分越多,使用的药物种类越多,因此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专家主张,儿童最好服用单方药,尽量少用复方药。同时,有些医生和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一般是一两种主要的药物,再加上几种辅助治疗药物,一些专家也提醒,为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少用辅助治疗药物。

  婴幼儿时期禁用或慎用的药物有:

  一、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磺胺类、红霉素、四环素类、抗结核药、止吐药等。使用时剂量宜偏小,不可长期使用。

  二、对肾脏有损害的药氨基糖甙类、磺胺类、头孢菌素类、解热镇痛类、抗癫痫药等。用药时需精确计算剂量,疗程不宜长,用药期间观察小便,必要时做尿常规化验。

  三、对消化道有损害的药解热镇痛药、补铁生血剂、激素类、口服抗生素等。用药期间观察大便,必要时做大便化验。

  四、对血液系统有损害的药解热镇痛药、镇静剂、抗结核药、抗癫痫药等。用药期间观察小儿脸色、精神状态,心要时做血常规化验。

  五、对神经系统有损害的药氨基糖甙类、抗结核药、氨茶碱等。用药期间注意小儿听力、皮肤感觉、动作协调等方面有无异常,发现异常立即停药。

  六、对骨、牙齿有损害的药四环素类、激素类、喹喏酮类等。小儿慎用或禁用。

  七、可致过敏反应的药青霉素类、链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等。可导致致命性休克、剥脱性皮炎、皮疹等。阿司匹林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哮喘患儿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