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宜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这是人所共知的问题,也很重要。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的90%。”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一个孩子到4岁时,其智力已经发展了将近50%,另外30%到8岁时发育完成,其余的20%到17岁时完成”。的确,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对其未来成长与人生成就很关键。
不过,伟大的幼教教育先驱蒙台梭利说,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学习生活,而不是学习知识。对于处于人生初级阶段、需要充足生活滋润的儿童,更是如此。在教育上,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儿童首先做一个心灵健康、自由快乐的人,然后才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否则即使学到再多的知识与技艺,一个缺乏生气、失去天真的儿童,未来肯定是暗淡的。
但令人担忧的是,不少的家长[微博]和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早期智力开发”的含义,致使对儿童的教育和智力开发出现种种问题和偏差。
1.理解偏差表现为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指导。或一味地教儿童识字、数数、背唐诗宋词;或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学琴、棋、书、画,结果是以知识代替智力,用局部能力取代整体智力的培养。这表明家长和教师不具备必要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2.目的偏差智力开发的根本点是启迪儿童的智慧潜力。但一个无可变更的现实是,不管如何开发,能“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屈居中等地位,只能当平常之人。而对于智力严重缺陷的儿童,智力开发不过是使之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知,开发所能达到的,只是把孩子的智力潜能充分发掘出来,而儿童的潜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高度适当。智力开发绝对不能等同于培养天才,只能是在儿童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促其个性才智更好的发展。
3.手段偏差具体表现之一是滥用奖惩。例如,以金钱或物质刺激儿童的学习欲望,使儿童的活动局限于物质奖励本身;把智力开发降低为家庭作业的布置与完成,孩子完成作业稍不及时或成绩较差,则滥加惩罚,忽视了儿童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表现之二是方法呆板,强迫孩子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学习,最终贻误了智力开发的契机,阻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儿童天真烂漫,极易接受新鲜事物,好奇心特强,若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智力就会有很大的飞跃。但有的家长和教师忽视儿童的年龄特点,提前实现从游戏为主到学习为主的过渡,这样,势必会束缚儿童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儿童智力结构的失衡,抑制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实际上,对儿童不仅应进行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更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塑造和养成,这对智力因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孩子若没有追求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格,最终将很难成才。因此,必须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时抓,才能使儿童的智力得到持续、充分的发展和提高。文:袁爱玲
【开发儿童早期智力你做对了吗?】相关文章:
儿童早期的智力记忆力的开发04-13
早期如何发现儿童智力障碍04-03
重复练习开发儿童智力04-12
开发学龄前儿童的智力04-12
开发儿童智力的误区是什么?04-07
儿童早期智能开发到底该如何开发?09-04
学龄前儿童的智力怎样开发?08-24
父母10招可开发儿童智力08-25
3个开发儿童智力的手指游戏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