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频繁的眨眼有可能是生了这4个大病

时间:2023-09-17 10:27:55 教育 我要投稿

  眼病引起的病因:

  1、先天性眼睛内翻或倒睫:黄学林主任医师认为,有些小孩因为先天性眼睑内翻,使得睫毛倒伏在眼球表面,刺激角膜而引起眨眼和流泪等现象,这种情况下的频繁眨眼,只要家长细心观察还是可以发现的。眼睑内翻的情况,很多会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逐渐减轻,至4岁左右自愈,但严重的话则需要通过手术矫正。

  2、习惯性眨眼: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阶段较为少见,年龄稍大些的孩子相对多一此;表现为小孩平时没有什么异常,有大人或外人在场时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而挤眉弄眼的,或者是身边有频繁眨眼的人,孩子模仿他,结果,慢慢就形成了习惯性的频繁眨眼了。像这种情况,父母应该要及时提醒并帮助孩子自我控制。

  3、眼部炎症或异物的刺激:由于沙尘天气,或由于不洁的手揉眼睛等不良习惯,导致因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或是因异物飞溅入眼而引起角膜炎或结膜炎,也会造成孩子频繁眨眼。除了眨眼增多之外,还有诸如眼睛发红、发痒、分泌物增多、流泪等表现,年龄在些的孩子会诉说眼睛不舒服或眼痛,此时父母应该带孩子先到医院请医生检查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眼药水或取出异物。

  4、眼睛疲劳而引起的眨眼:电子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有些孩子由于过多地使用电子产品如电视、电脑、手机、Pad等,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眼干、眼痒、眼部烧灼异物感、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部胀痛、眼眶痛等症状。

  这主要是因为电视、游戏等影像变化速度快、画面闪烁,长时间盯着看后可引起视觉中枢失去平衡,兴奋性增高导致眼外肌持续收缩而痉挛,瞬目作为反馈性防卫动作相对增强。

  对于这种情况,应适当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让孩子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每天总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必要时验光配镜,及时屈光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等现象,以免发展为弱视。

  以上所讲述的都是由于眼部疾病而引起的眨眼,下面就是其他非眼病引起的眨眼,请各位家长也要注意。

  非眼病引起的病因:

  1、儿童抽动症:儿童抽动症是多组肌群不自主抽动,在眼部主要表现为频繁瞬目或不自主瞬目,另外还可伴有多部位抽动或复合性运动抽动,如皱眉、歪嘴、耸肩等,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行为改变,有的孩子还会发出怪声,甚至骂人、说脏话等。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在治疗上要以矫正为主,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提醒并帮助孩子自我控制,但切忌操之过急,切勿训斥打骂孩子,以免造成孩子心理紧张而加重病情。

  2、体内营养素缺乏:反射性瞬目的传入路是三叉神经,传出路是面神经,主要受大脑皮质的支配。如果孩子长期偏食挑食时,可能会导致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特别是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时,可引起神经肌肉的应急性增高而导致神经功能的紊乱,进而出现频繁瞬目。

  小孩子经常眨眼有可能是先天性眼睛内翻,也有可能是后天被外表尘埃遮挡眼球等原因。家长们记得叫小孩子定期护眼,千万不要用手揉眼,别让病情加重。

  有研究表明,儿童抽动症至少有30%出现秽语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模仿和重复语言、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有些儿童同时还伴有遗尿、夜惊、口吃等症状。

  临床观察发现,患抽动症的儿童多数具有敏感、羞怯、不合群、容易兴奋和激动等特点。

  爱儿健康中心专家指出:对儿童抽动症的治疗应坚持系统药物治疗为主,并配合心理疏导、推拿按摩、饮食理疗为辅的原则。强调早诊断,早治疗,选择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式,以减轻孩子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爱儿专注贴,纯物理纯外用,安全方便,针对儿童多动抽动的病因治疗——平衡大脑神经递质失衡,从根本上解决儿童多动、抽动问题,临床使用7年以来,深受广大家长好评。

  爱儿健康中心专家温馨提示:在长期系统的药物治疗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家庭按摩和饮食理疗,家长应注意以下问题:

  1、遇到孩子抽动,家长应保持冷静,理解孩子。切莫责怪和控制孩子,因为越责怪、越强制他就越感到紧张,抽动非但控制不住反而会越频繁,孩子也会渐渐变得胆小、自卑。家长可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

  2、避免不利环境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家庭中要保持和睦的气氛,任何视觉和听觉的不良刺激都可使病情加重或反复。故要避免看激烈的枪战片、武打片、动画片、恐怖电影及小说,控制孩子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

  3、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病是可以治好的,不必过于担心;抽动是因疾病而致,不必过于自卑,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和同学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情绪。

  4、防止过度疲劳和紧张,预防感冒和各种躯体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早睡早起,积极锻炼身体等。

  5、上学的孩子,家长要多与学校联系,和老师进行沟通。让老师对患儿更加爱护,并提醒同学们不要因患儿的怪异动作而哄笑、讥讽、看不起。患儿在学习上有所进步,行为上有改变时,老师要及时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