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能容忍孩子像孩子

时间:2023-10-28 12:46:57 教育 我要投稿

  前几天,一名女大学生嫌孩子吵跑过去就踹孩子的新闻已经热了一波又一波,人们的评论也是反转得惊人。怀着一腔怒火想要人肉女大学生的宝妈,却反遭一群讨厌熊孩子的人的人肉。就在人们以为三观都要被现实震碎的时候,依然有一群人捍卫熊孩子的权利。今天,我们就看看持这种观点的妈妈们怎么说。

为什么我们不能容忍孩子像孩子

  前几天的一个视频,一条微博,看得我三观震碎。

  一个是大学女生嫌孩子吵,走过去踹了孩子一脚,孩子妈立马就炸了,咒骂踢打,评论里有孩子的没孩子的吵得不可开交。

  一个是某博主发微博,主张效仿自己的美国生物神经学博士朋友给孩子喂安眠药水,说公众场合扰民,不是孩子无辜,是家长无耻。

  熊孩子熊家长的话题吵吵了好多年了,我承认自己有孩子前后的态度,也变化极大。

  曾经也在微博天涯看勇斗熊孩子的帖看得浑身舒畅,熊孩子,就该整!尤其是那种无理取闹动不动就想把别人的爱物据为己有,而且自家家长还碍于面子皮笑肉不笑的帮腔,“就送他吧,也不是值钱的东西”,能不动声色、不留痕迹地暗暗阴他一回,确实舒爽。

  曾经也是听到孩子吵就头疼,当然不敢起身飞踢,但尽量躲得远远的,可以理解某些人对熊孩子的憎恨,没有来由的大喊大叫和没有逻辑的情绪崩溃,我也听得肾上腺素飙升,恨不得揍之而后快。

  但自己当了妈妈以后,我也能理解一点熊家长的感受。

  有一次我自己带红豆外出,到了饭点去某餐厅吃饭,但赶上就餐高峰期,上菜非常慢,红豆又是真的饿了,坐下没一会儿就尖叫、拍桌,要求吃山楂片(出门哄孩子专用)。然而因为是临时决定的行程,我刚好没带,于是她非常生气,大闹。

  好不容易熬到了上菜,但都不合她口味,我只好再帮她点了个草莓酸奶,要了小杯子(很小的陶瓷杯,没有儿童杯),给她倒在里面喝。

  快喝完的时候,我说,妈妈给你加点。并试图从她手上拿过杯子。

  她突然很生气,抓着不松手,我想等完全喝不到了再给她加,就松手了。

  谁知道红豆直接手一转,将杯子扔到了地上。

  杯子碎成了八瓣,没喝完的酸奶溅到了旁边人的鞋子上(还好剩的不多),周围的目光让我很尴尬,感觉不说点什么都过不去了,于是开口教训说,红豆不可以,杯子碎了,不好。

  我忙不迭地道歉,面红耳赤的承受周围人责备的目光,恨不得能原地消失。

  那一次,我突然很理解在公众场合大声吼孩子、打孩子的人,也许父母本身是不想的,但周围人看着,确实很容易感到压力。

  人在受到压力的时候,下意识的做法就是转移压力,不是我的错,是孩子的错,所以有很多当街管教小孩的,都可能是当下的环境压力会让他觉得,如果我不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别人肯定觉得我特别失败。

  展示性的管教,是在转嫁失败感。我在红豆犯熊的当下,也是这样的感受,我不能当熊妈妈,那就让红豆当熊孩子吧。

  压力之下,我也会希望我的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像个孩子。

  孩子有温和体贴的天使一面,也有无理取闹的恶魔一面,就算是亲生父母还有恨的牙痒痒的时候呢,何况是外人?

  父母对孩子不是有着特别的宽容和溺爱,而是跟非父母比起来,我们理解孩子的表现,是在这个年龄段他特有的样子,是他没有隐藏的真实。

  红豆九个月大的时候,我带她坐高铁,她晕车且闹觉,非常崩溃,我用背带背着她从车头走到车尾,再从车尾走到车头,来来回回好多趟,一路大哭随行。

  我焦虑,也心疼,孩子看起来那么不舒服,公众场合的行为守则我也顾不上了,况且,我也控制不住。

  乘客肯定是有怨气的,谁坐车都不是为了看婴儿现场哭闹秀的,都是想好好休息一下的。但他们没有集体投票让我们下车,没有拍下小视频上网吐槽(也许我也就红了呢),我很感恩。

  感谢大家的宽容,感谢大家的理解,感谢给这么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不舒服的婴儿,一点点可以哭闹的空间。

  一岁以下的孩子频繁哭闹,两岁以下的孩子频繁崩溃,三岁以下的孩子频繁乱跑,学龄前的好奇宝宝乱摸乱动,这些都不是故意熊,而是孩子的生理心理还没发育成熟。

  他心里眼里还没能容下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还容不下眼前以外的其他事,是不是给别人带来了困扰,他不知道。

  不过,孩子不知道,他的父母和周围的人知道。

  所以互相之间的这种理解,这些分出来的一丁点宽容,哪怕是盛怒之下窝着火,都能让小心翼翼的父母少很多心理压力。

  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孩子绝大多数时候,确实是表现得像个孩子。情绪化,大声哭闹,无理取闹,关注不到别人的感受,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他们都不具备表现得像个成熟的文明人的能力,这一点很多人尤其接受不了。

  于是也滋生了两类人:特别怕被贴上熊家长标签的父母,特别爱贴熊孩子熊家长标签的围观群众。

  于是焦虑的父母甚至会给孩子灌安眠药水来维持自己在公众场合的颜面,于是热心群众建了#手撕熊孩子#的话题,恨不得替天行道。

  他们关心的也不一定是孩子,而更多的是自己,“我是一个善良守法的好公民,不能让熊孩子毁了我的身份标签”。

  成年人确实是有在公众场合做个好公民的道德压力,但这样的压力并没有赋予我们特权,可以伤害孩子的权益。比如提前灌药,比如拍照曝光,比如当场说教,比如直接上手。

  下得去手的人,都是在压力之下,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人,而这个被选择的轻,就是孩子。

  轻的是孩子的弱小和无力反抗。

  灌药,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暴力制服,难度都比灌成年人要小得多,打孩子,无论是身高体重力量对比,成人和孩子都不可同日而语。

  这不是维护正义,是以大欺小。

  难道不是因为不会有造成实质伤害的反抗,下起手来才格外的理直气壮?

  孩子才无辜呢!

  有了孩子以后,我深刻理解了以前嗤之以鼻的一句话,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且大胆猜测一句,网络上铺天盖地声讨熊孩子,要手撕熊孩子的人,多半是没有孩子的,至少是没有长时间接触过孩子的。

  奇葩说有一集讨论的是,不打扰别人是不是美德?

  我觉得,主动地、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的不打扰,是美德,但美德是自律的,不是他律的,是不断追求不断靠拢的,不是做不到就必须横加指责的。

  这其中的差别,在于是严以待人,还是宽以待人。

  我做得到,是我的美德,你做不到,并不是你缺德。

  熊孩子确实是不对的,公众场合也确实需要秩序,所有人都该共同维护。

  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还处于成长期,还处于学习状态,还没有办法时时刻刻保持成熟的理性,没有办法事事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

  这些话像极了熊家长给熊孩子找的借口,但事实,真的就是这样。

【为什么我们不能容忍孩子像孩子】相关文章:

孩子为什么顶嘴?10-27

我们公开比孩子,孩子也在悄悄比父母10-27

孩子为什么喜欢玩火01-15

为什么孩子说不听04-22

孩子为什么头发少08-31

为什么要生孩子08-20

孩子为什么会败家?10-27

孩子为什么吃鼻屎10-27

像女孩子表白的诗句07-08

为什么孩子会讨厌父母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