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孩子犯熊,“打”还是“不打”?

时间:2023-10-28 16:31:06 教育 我要投稿

  “打,还是不打?”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会想到这句话,又有多少家长被困在这个正负选择中没有出路?

如何解决孩子犯熊,“打”还是“不打”?

  “孩子,如果你在场,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迟到的同学呢?”妈妈问,

  “他们迟到几分钟,那就让他们明天上课提前来几分钟”儿子马上回答。

  “还有其他方法吗?”妈妈又问,

  “那就下课晚走几分钟?”儿子想了想又答。

  “那有没有一个方法是不用付出代价,又可以不迟到的?”妈妈引导。

  “……那就让他们带上电话手表!”儿子想到了一个办法,

  “嗯,这个主意听起来不错!能不能再想想……?”妈妈鼓励到。

  “…………妈妈,那书上是怎么说的?”儿子很好奇。

  “书上说可以建议迟到的同学在靠近电铃的地方玩,或者选一个好朋友打铃时提醒他一下,或者让其他同学拍怕他的肩膀,或者……”

  “嗯,这不错”孩子好像刚刚明白什么是方法(而不是教训)。

  在以上对话中我们首先可以感觉到,这个孩子很习惯于“付出代价或惩罚”的教育方式,他所谓的办法都是代价型的,思路都是通过如何付出代价以避免下次犯错误,而不是如何做才能不迟到。他的思考方向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经过妈妈的引导,他似乎转变了思考通道,但能想到的还是很有限,而且并没有考虑到同学间的互相帮助。

  这个孩子,是不是很像我们的许多家长呢?我们中国传统教育提倡“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们的父母都是在那样的环境中成长的,他们也自然会把这种育儿策略用到孩子身上。只是随着社会发展,西方独立、平等的教育理念流传过来后,我们的“棍子和巴掌“变成了“站立,关厕所或者剥夺(某件他享乐的事情)”,当然仍有许多家长关键时候还是靠“打”来解决问题的。在我们遇到的许许多多家长中,总结出“打”或“不得不打”的两种原因,一是打确实管用,孩子会立马消停或消停一段时间,二是家长的情绪已经累积到了决堤的程度,不打不足以发泄当时的愤怒和委屈。甚至“打”是无意识反应,等意识到后手脚就已经出去了。

  但“打”到底有没有效呢?不可否认,“打”这种方式能够在千万的家庭中流传下来一定是有效果的,但效果可以持续多久就有待商榷了。小博心理暂且把“打”(同时也代表任何方式的惩罚)所产生的后果罗列一下,大家也可以补充:

  1、立马见效,孩子马上道歉或马上服从,但过夜即变;

  2、可以持续几天甚至几周,根据打的轻重缓急;

  3、往往很难不留后遗症并保持长期效果;

  4、乖孩子挨打过后更乖,但总会在其他事情上会出现一些问题(其实是反抗的微妙表现);

  5、调皮孩子打过后跟没发生一样,甚至更调皮,或者明目张胆的和父母对抗。

  6、很多孩子从委屈升级为仇恨,产生各种不良行为或用报复的手段和父母扯平。

  为什么打最终不管用呢?因为单纯的打并不能让孩子知道他到底错在哪了,该怎么改正?反而,孩子因为打受了委屈,他当时的情绪体验基本被屈辱,愤恨等占据,他思考更多的是下次如何不被抓住,或者如何反击,而不是如何改正。即使家长说的是对的,孩子在挨打时也是绝对听不进去的。

  儿童的大脑大概到16岁左右才发育成熟,在这之前孩子的思维,情绪,和行为都是极不稳定的,他们会根据环境随时调整甚至失控,这个生理因素也要求家长用稳定的态度对待孩子。

  经过哲学及心理学的长期发展和验证, “人本主义”的态度是人际相处和教育孩子的最佳态度。什么是人本主义态度呢?相信儿童自然成长,不断向上的本质,始终用尊重、平等、积极关注的态度对待孩子,使孩子的体验趋向积极的,温暖的,让孩子在成长中更多体验到好的关系,形成积极和肯定的自我意识和人生态度,继而形成积极一种稳定健康的自我价值感。这种自我价值感会支撑一个人的生活,使他可以突破成长中遇到的阻碍,有能力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不好的人和事(而不是动辄寻求父母帮助或去看心理医生)。

  任何的错误都是成长的机会。在育儿中我们怎么利用熊孩子的无知进行引导和教育呢?“关注于解决问题”是个不错的方法。

  这个方法基本的要求就是首先让大人放弃“要想使孩子变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这种惩罚代替教育的惯性思维。然后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上面来,用包容与真诚的态度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一个错误或矛盾就真的会变成一个机会:一个孩子成长的,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和信任关系的机会。 是不是呢?

  “其实孩子的教育不应是纠结在“打”还是“不打”;“打”是没有方法的表现;“不打”也不意味着一味的纵容;如何和孩子成为朋友?如何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才是新型家长值得思考的。”

  是的,当我们被一个非左即右,不进则退的观念所束缚时,我们的思想很容易被禁锢而陷入僵局。想想看,在教育孩子时,有多少情况下我们习惯于用这种非黑即白的观念作为教育孩子的标准?束手无策时我们又有多少次选择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只为赶紧解决问题,图个清静?

  但是,问题解决了吗?还是从此和孩子陷入了无休止的报复循环(你这样,我就那样……)?

  先来看看在某件事让我们忍不住想要发飙时,大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我们使用大脑区域进行思维、认知和行为。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他经过高级进化的理性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反应转向动物脑模式:偏执、多疑、冲动、不善变化,当它受到刺激时根据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机制,或进攻或逃跑。

  处于紧急状态的家长受原始情绪冲动的支配,理智反应被延时,只会采用“吼叫、动手”等具有本能防御的方式来处理。但冷静下来进行一些理性思考后才发现,当初让我们大动干戈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完全可以用其他的办法去解决,所以往往又很后悔。

  不过每个人大脑反应的时间和习惯差异很大,不同年龄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这部分并不是我们完全没有办法控制的,根据用进颓废的进化原则,我们也可以训练我们的大脑。

  例如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暂停】来转移情绪的冲动:“嗯,现在我们好像都很不高兴,暂停五分钟,让我们都冷静一下再来讨论怎么样?……”,“好吧,看来这个问题不是很好解决,要不我们先说别的?……”或者“看来你有些生气,要不你先去玩会儿再说?……”,我想这时孩子是很愿意配合的。

  暂停过后,我们可以把事情缓一缓,也可以直接关注于问题的解决。

  这里有一个在儿童沙盘游戏室发生的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沙盘游戏是种专业的心理游戏,过程就是通过拿玩具创造故事让孩子去感受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一般要求每次拿一个玩具,逐步进行,这样孩子就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感受。但是有一个叫小红的女孩好像无视我们的约定,每次都要拿好几个。通过之前的观察我发现小红是个懂事但又有点叛逆的女孩儿,故意不服从权威可能和她妈妈过于严厉有关,也是她近段发展的一种模式。于是我走到她身边蹲下来用平时的口气对她说“小红,你可以一次拿几个,也可以一次拿一个,试一下,好吗”,想不到我刚说完她马上就把手里多余的玩具放下,拿了一个娃娃开始摆起来。结束后她妈妈惊讶的说,“她就是这样,干什么都是贪多,我说了很多次她都不改。马老师你太厉害了!”

  我这句看似很简单的话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在她妈妈看起来好像很神奇,其实我只是花时间观察了这个孩子并选择尊重她而已。因为她不是听不懂我们的约定,就像所有孩子对老师和家长的要求都心知肚明一样:懂,但就是不去做,因为他们需要捍卫自己的地盘(心理空间)。另外,对小红来讲,可能一次拿很多东西使她觉得更加有安全感。

  我说“你可以拿几个,也可以拿一个试一下”时其实是告诉小红“我看到了你故意和别人不同,我选择尊重你的不同,如果你愿意拿多的话也是没有问题的(不会被要求放回或有个惩罚在等着),但你也可以试着相信老师,尊重我们之间的约定,尝试拿一个来试试看,好吗?无论怎样老师都接受你的选择”。这个孩子理解了我的意思,也尝试合作,于是我们有了第一次真正的交流。其实在我们和孩子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往往可以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如果一个孩子做事情形成了习惯也不是一句话就彻底改变的,后来小红还是一次拿过很多玩具,我仍然保持尊重的态度,但是在她拿少的时候和她一起去讨论她逐步形成的故事“这个小女生在干嘛呢……”“她这会儿是什么心情呀?……”,陪她慢慢地感受当下的情绪。当她感觉慢下来是舒服的,她发现不捣乱同样可以得到大人的关注和理解时,她就愿意遵守规则了,自然我也不会再花精力去解决关于“一回只拿一个”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她的内在世界。

  同样,生气、叛逆、后悔、想办法用惩罚去制止、报复循环……这些事情耗费了我们和孩子大量的精力,问题反倒没有被关注到甚至愈加严重了。

  因为不尊重的教育方式破坏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给亲子关系带来了阻力和伤害。教育孩子的过程,需要家长不断的自我觉察,更需要自我克制的智慧和勇气。

【如何解决孩子犯熊,“打”还是“不打”?】相关文章:

制定家庭规则,解决“熊孩子”问题09-20

厌学的孩子如何解决08-05

如何创造不打扰孩子的正效陪伴10-26

如何判断孩子是肺炎还是感冒08-26

胎教故事:打即是不打09-24

如何解决孩子沉迷手机游戏04-18

父母如何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04-23

如何解决孩子恐惧症04-22

儿童故事打即是不打寓言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