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乖乖听话,不妨试试这5招,简单又有效!

时间:2023-10-29 11:06:00 教育 我要投稿

  昨晚散步的时候,碰到了邻居楠楠妈。边走边聊,楠楠妈忍不住向我诉苦:“最近,我快被楠楠这个小崽子给气疯了,这孩子太爱发脾气了,不丁点的小事都能惹他生气,动不动就摔东西,还动手打人。我尝试了好多方法,试图帮他改掉这坏毛病,可是隔三差五,他还是会犯这个毛病。”

想让孩子乖乖听话,不妨试试这5招,简单又有效!

  “我这个人啊,脾气暴,每次都是耐着性子去给他讲道理,尽量不去吼他,可这孩子就是不听话,现在我觉得自己是忍无可忍了,难受死了,只想去吼他、胖揍他一顿......真羡慕你,你家孩子那么听话。”

  我只能尴尬一笑。很多父母心中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眼里往往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家孩子的缺点。可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楠楠妈只是看到了我家孩子听话的时候,却没有看到我家孩子惹我生气的场景。

  面对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再理智的父母也有暴跳如雷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住要吼孩子,甚至想动手打孩子。当我们冷静下来,看着孩子耷拉着的小脑瓜,还有那委屈的小眼神,又会心生愧疚,反思一下有可能是自己考虑不周或者心情不佳,把情绪垃圾倾倒在孩子身上。

  一遇到孩子犯熊,我们家长就会忍不住大吼。难怪有妈妈说:“没办法,孩子这么不听话,让为娘365天心平气和、柔声细语,实在是做不到啊!”

  吼他,是为了他好。可是吼过之后,效果达到了吗?孩子该闹还是闹,该熊还是熊,倒是父母,却陷入了吼叫、崩溃到自责的怪圈之中。

  或许,我们是被吼大的,虽然不喜欢这种方式,但是我们还是会翻版我们的父辈,试图通过吼叫,来控制孩子,让孩子乖乖听话。

  当我们对孩子怒吼时,

  孩子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吗?

  多数父母意识到,很多时候自己不应该对孩子吼叫,但是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在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跟孩子交流时,父母只能选择大吼大叫,可是如果父母留意,你会发觉,当孩子不想跟我们说话时,他们的眼神是闪避的、游离的。我们自认为出于爱的吼叫,其实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孩子已经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了。

  在朋友小新的记忆中,父母对他除了吼叫还是吼叫,以至于自己在家过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某件事做错了,又会招致父母的斥责。

  虽然父母对他也有欢声笑语,可父母的责骂给小新留下了阴霾。长大后,小新很少和父母谈心,在家常常对父母大喊大叫,年长的父母后悔自己年轻时的行为,但是为时已晚,他们已经无法让小新改变。

  父母的坏脾气,给小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阴影。在小新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对他的影响力已经消失殆尽。他宁愿向小伙伴袒露心扉,倾诉自己的压力和烦恼,也不愿意向父母靠近。

  以爱的名义,借父母的权威,对孩子大吼大叫,其实是对孩子的伤害!

  吼叫对孩子的影响

  大喊大叫会让孩子感到害怕,会让孩子对我们的心变得不那么柔软。当我们咆哮时,孩子会进入三种状态:战斗、逃避或者冻结。在这三种状态中,孩子都无法学习到我们试图教给他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对孩子嚷嚷的时候,相当于在告诉训练孩子不必听我们说话,除非我们音量提高八度。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他们以后也会冲我们或者其他人大喊大叫。

  当你一次次对孩子吼叫时,如果你发现孩子不再觉得害怕的时候,说明孩子已经产生了免疫能力:对于你的吼叫,孩子已经习以为常,他们慢慢变得麻木,对你的怒吼已经无动于衷了。

  不管对于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吼叫,都不是他们喜欢的教育方式。吼叫就像一把利刃,将亲子关系搞得越来越僵,将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管教孩子,不用吼,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你越吼,孩子越不听。想要孩子改变,最先要改变的应该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决定将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

  1、不要带着负面情绪和孩子沟通

  孩子犯了错误,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只是一味的指责、数落、抱怨,孩子可能并不会把你对他说的话听进去,因为你的情绪远远覆盖了你说话的内容。所以,孩子会更加不知所措或者更叛逆。

  因为他在忙着和你的情绪对抗,根本没有心思考虑接下来该如何改正。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因此在和孩子沟通时,尽量在控制好情绪之后再进行。

  2、放下身段,同孩子做协商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是这样做往往会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这时,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总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小雅喜欢在桌子上爬上爬下,虽然有些危险,可小雅忙得是乐此不疲。姥姥担心孩子摔着,哄呀、拦呀,各种手段都用了,孩子就是不下来,把她抱到一边,孩子又会哭着跑过来爬桌子。

  最后小雅妈妈说:“这个桌子面积小,爬上爬下不方便,咱们去客厅爬吧,我跟你一起爬,最先爬到终点的,有奖励,怎么样?”小雅想了想,最后还是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妈妈的建议,不再死守桌子了。

  3、不要“威胁”孩子,给孩子讲清缘由

  “再不听话,我把你独自搁着”、“再哭,妈妈不要你了”、“你要再敢顶嘴,我就揍你”、“再乱跑,以后不带你出来”......拿各种各样的条件“威胁”孩子是很多家长的法宝,因为畏惧,孩子会有所收敛。但是,这些招数使用过频,也就会失效。孩子们对此习以为常,不再惧怕父母的这些威胁恐吓。

  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做那些事,那些事有哪些坏处,孩子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如果做了,就会失去什么,却不明白家长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

  所以孩子做错事,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远比你“威胁”孩子要好得多。

  比如:孩子午休时间到了,你可以告诉他:“睡觉时间到了,妈妈再给你5分钟,你准备一下啊。”

  4、保持同理心,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当孩子相信父母和他是一伙的,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跟他说“不”,会拒绝他的一些要求时,孩子会更愿意合作。

  怎样验证自己对于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呢?

  一定要有同理心。多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接纳他的感受的,这个时候,父母再对孩子进行指导,多数孩子是会听进去的。

  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教训孩子。情绪控制是个很难的事情,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在他不够冷静的时候,我们用温暖的眼神和他交流,不要说那些伤害他的话,然后等他情绪平复后,再和他进行就事论事,这样孩子乐意接收。

  5、当你觉察到自己正变得愤怒时,赶快叫停

  当你发现自己脑海中全都是关于孩子的负面评价,内心深处愤怒的小火苗蹭蹭乱窜的时候,你可以深呼吸,不要采取任何行动或做任何决定。

  如果你觉得自己要开始发飙怒吼了,请赶紧叫停自己。你可以尝试着远离孩子,去外面转一圈,也可以把自己独自一人关到房间里,不和任何人说话,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传染给家人,防止事态恶化......

  当你试着去理解孩子,而不是去改变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不用吼叫,孩子一样可以听话。

  孩子,因父母而成长。父母,因孩子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