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每年伴随着高考状元出炉的话题,是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讨论。
今年北京的高考状元熊轩昂是个耿直boy,说起话来句句戳心,他的一番话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熊轩昂的这番话似乎给家境一般的孩子及家长浇了一盆冷水,甚至有人因此认为“寒门再难出贵子”。
很多人的注意点都放在了他父母是“外交官”和“生在北京”这两个点上。有人说:完了,我不是外交官,我的孩子将来也一定成不了材了。还有人说:我们小地方的孩子难道就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吗?没有生在北上广就没有希望了吗?
当然不是。
实际上熊轩昂的本意并非要炫耀自己父母的身份,也不是因为自己享受了帝都的教育资源而洋洋得意。被主流舆论忽视的,是他还说了这样两句话:
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是一定不能改变命运的。(我的父母)从小就是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这种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
所以重点是:家庭氛围、学习习惯、性格培养。而这三样,中产家庭确实有能力做得更好,却不代表草根家庭就做不到。
东野圭吾曾说:“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原生家庭就像是牌局开始时你摸到的牌,真正的高手是无论运气如何,都能打得精彩。
今年浙江的高考状元王雷捷就靠着一手普通的牌打赢了这一局。
他出生在诸暨的一个以织布为生的质朴农家,“夜里在织布声中入睡,早上在织布声中醒来。”
村子里最流行的休闲活动就是打麻将,当全村的妇女都在打麻将消磨时光的时候,他的妈妈选择静静地读书。
受母亲的影响,王雷捷特别爱读书。虽然母亲的学识有限,但她总不遗余力地把老师推荐的书都买来,尽量为孩子创造好的读书环境。就这样,王雷捷在书香和织布声中成长起来。
即使是成为了今天的状元,王雷捷小的时候也曾经叛逆过,当时的他可能跟咱们家的熊孩子也没什么两样。如他自己在一篇作文中所说:
也不是没有青春叛逆的时候。会在折布时故意不配合父母,故意弄乱布页;也会在父母叫我去折布时扭扭捏捏,甚至是直接转头吼一声‘不要’。可是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一副淡漠的神情而不言一语,转头继续工作。也会想到父母是在平静的生活摸到了怎样的脉搏,而可以默然无语。
这对父母的气度真让人佩服啊。想想咱们自己,熊孩子搞事情的时候,是不是都想把TA直接丢掉了?
作为普通家庭的代表,王雷捷的父母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虽然学历都不高,父母在王雷捷的眼中都是很有素质、很知进退的人,说白了就是三观很正。
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他们辛辛苦苦地谋生,从未放弃过为孩子创造好的教育环境。他们用踏实和努力的形象为王雷捷做出了表率,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外交官和普通农家,乍一看,熊轩昂和王雷捷的家庭环境是天壤之别。但实际上他们的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有着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
不管经济条件如何,他们都在尽力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他们都非常重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们都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性格的养成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家庭氛围、言传身教、性格培养,这三点和经济条件并不能构成强绑定关系。这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其实更多的是依赖于家长的素养。
外交官见多识广,自然明白该如何为人处世;以织布为生的农家,却也能对孩子的叛逆不羁淡然处之,对孩子的教育尽力而为。
这化骨绵掌一样的功力,是值得我们所有平凡人家的父母取经的地方。
与其羡慕别人有能力带孩子出国夏令营,倒不如自己多读些书;埋怨自己没条件让孩子上昂贵的早教班,还不如多学一点早教技巧;担心自己英语不好教不好孩子,不如放下包袱边学边教,跟孩子一起提高。
阶层是流动的,富有或贫穷都不是世袭制。
富有的家庭并不会因为在春天种下了一个天价的学区房,就能高枕无忧地在秋天收获一个天才;清贫的家庭也不会因为捉襟见肘而被知识拒之门外。
对于养育的核心和“贵子”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希望孩子快乐而从容,有人希望孩子坚强而果敢。我们不必强求孩子成功,也不必因为自己目前的物质条件还不够充裕而自惭形秽。
对于孩子的教育能做到问心无愧,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