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足够健康,有一个社会适应标准,即社会适应能力。大多数专家倾向于用这一标准来衡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到了陌生的环境,如果具有调控自己来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是好的。相反,如果习惯了家里所有人都在呵护自己,按照自己的要求来,总是要求别人来契合他的需求,这样的孩子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可能总是在碰壁。这是心理健康发展很重要的一方面,家长应引起重视。
要让孩子建立伙伴关系
对于孩子来说,还有一些其他的心理健康判定的方法,比如懂得规则,不要特立独行。有的孩子两周就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而有的孩子,过了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还不能跟老师正常互动。另外,要让孩子乐于建立伙伴关系,这对于再大一点的时候以及成年后,建立比较好的人际关系是有好处的。有的孩子总是在躲,害怕;而有的孩子在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愉悦。
让孩子学会分享
孩子还有一个优点是值得培养的,就是乐于分享。不一定是分享东西,而是表现出愿意一起做游戏,分享游戏过程中产生的快乐。在这个方面,有些孩子主动一些,有些孩子被动一些,有些孩子完全不能。对于后者,就需要干预,要创造环境,让他得到锻炼。老人带孩子的过程中,有些人怕孩子在外面出问题,无法向孩子父母交代,就宁愿让孩子在家待着。如果孩子先天素质好,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影响发展,但如果孩子先天气质类型属于内向固执敏感型,这样就对孩子发展十分不利。
孩子需要陪伴和情感交流
在小年龄孩子的抚养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像铭铭这样的心理问题,家长还应注意什么,应该如何去做呢?
王爱华说,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做到有的陪伴,多建立非“任务型”的陪伴。
什么叫“非任务型”?现在大多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没有很多时间来陪伴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每天至少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跟孩子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对于小年龄的孩子,容易出现“任务型”的相处。也就是吩咐孩子,必须写作业、学习奥数、练琴、练球,而不是一起游戏,一起有情感的联结。其实,这种游戏型、“非任务型”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需求 。
另外,虽然现在有一些理论表明,在1岁以内某个特定时期,女孩会对父亲更依恋,男孩会对母亲更依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一定要明确把时间段分开。父亲和母亲,谁有时间谁就陪伴。更多的关爱、呵护和情感联结,都是儿童时期始终需要的。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种说法叫做“缺失的父亲”,这也反映了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现状。父母并不是离异,孩子并不是没有父亲,但在家庭里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或环境当中,父亲的角色是虚无缥缈的,因为几乎见不到。
在现代社会,父母既要有精力照顾事业和自己的生活,又要照顾孩子,任务非常艰巨。但是,既然培养孩子是一种社会责任,家长总是要尽可能调整自己的时间和状态。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游戏, 通过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因为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家长没办法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进行培养,只能通过陪伴,通过游戏过程中的互动,让孩子在观察中学习。
【孩子内向建议,内向不要紧但一定要向外!】相关文章:
孩子很内向怎么培养05-07
孩子内向该如何引导04-24
孩子过于内向怎么办04-24
孩子内向的潜在优势有哪些10-26
女生内向表现08-18
女生内向的表象09-01
孩子内向胆小不爱说话怎么办08-03
孩子性格内向胆小爱哭怎么办05-04
内向的人进厂彻底毁了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