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的儿子2岁10个月,现在他特别有主意。早餐奶奶准备了粥、饼,他一坐到桌子面前却说要吃炒饭。”
“我觉得已经给准备了什么孩子就该吃什么……”一位妈妈在父母沙龙里分享,“但是觉得孩子不就是想吃个炒饭吗,这个都不能满足的话,是不是会伤害他?”
她的困惑是很多新父母的代表。我们的理性和感性搅在一起互相PK:“孩子应该有规矩!”“不,他还只是个孩子!”
是战斗?告诉孩子不想吃这些就没得吃?还是躲避?转身让奶奶重新做一份炒饭?
相信更多人只是僵在那不知如何是好。我们默默希望育儿就像完成有标准答案的考卷,有明确的正确和错误,但孩子这个出题人总是给出超纲的考题,让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既然我们总觉得孩子给出的“考题”超纲,就说明两个问题:
1、这个时代的父母,先天不足,后天没补。我们的育儿知识储备不够。No,是没有!从小到大,学校的教育从未涉及家庭经营这个领域,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资历不够却匆匆当上了父母;而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已经不适合这个信息爆炸生活剧变的时代,“超纲”是必然的。
2、思维还处在“对与错”二分法的时代。进入成年期后,人的思维进入更高水平的成熟阶段,其特点是:能够处理不确定的、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有缺陷的或是折中的信息。成熟的思维是持相对论,拥有成熟思维的人会跳出单一的逻辑系统,调和相互冲突的观点活在其中做出选择(即使这些观点单独看起来都很有道理,比如“孩子就应该吃准备好的早餐”和“孩子不就是想吃个炒饭吗?”)。不成熟的思维看到的是黑白对立,“我怎么做才是对的?”,成熟的思维可以看到其中的灰色地带:怎么做才能既尊重孩子又不违背我的立场?
02、你对我错,或者我对你错,在育儿中往往是种“零和游戏”,商业领域已经慢慢进入到“双赢”或“多赢”时代,育儿也应如此。
“让孩子按照我说的去做”尊重家长,却不尊重孩子。
“满足孩子的需求”,吃炒饭的需求虽小,却不尊重家长。
我们为什么会在“让孩子按照我说的去做”和“满足孩子小小需求”中间摇摆?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立场在哪里。而正面管教理念“和善而坚定”中的“和善”要解决的就是这类问题:“怎么做才能既尊重孩子又尊重我自己?”
这样一来解决方案就清晰了:
1、事前协商。如果有想吃的东西,请提前说好,如果没有提前说,那就吃家长准备好的早餐,如果不吃,就只能等着吃午饭。规矩培养孩子自律。
2、执行的过程中,坚定!孩子可能会反悔,可能会哭闹,但妈妈和家人都要坚定,让孩子看到界限不可突破。事情在变得更好之前往往变得更糟,孩子反复尝试突破界限不成功,那么他就会趋向于遵守规则。规则树立父母的权威。
3、全面铺开。当孩子深刻理解了吃饭时的规则,我们再同时告诉他社交的规则(不经别人同意不可以拿别人玩具,除了用肢体,更应该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睡眠的规则(妈妈爱你,但是关灯之后,你说什么妈妈都不能理你)。“规”“矩”的本意是画圆和角的工具,当我们给孩子各方面都树立规矩,他就不再是天生未驯化的小野兽,而是社会规范内行走的自由人。
03、当我们拥有“双赢”的意识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立规矩不难了:
我们不再纠结对错;
我们明确了指导自己立场的原则:“既尊重孩子,又尊重家长”;
最重要的,我们进入到了真正成熟思维的阶段!
【到底应该如何给孩子立规矩?】相关文章:
怎样“立规矩”,孩子才不抵触?11-01
应该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律03-27
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自律04-17
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04-13
应该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04-08
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04-02
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08-24
孩子应该提前知道的餐桌礼仪和规矩有哪些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