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式”的父母,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时间:2023-11-14 18:14:56 教育 我要投稿

  一位在幼教中心的老师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长后说,一般家长可以分为三类:

“巨婴式”的父母,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一类属于特别积极的,从给孩子报名到与辅导老师沟通,从活动参与到孩子效果反馈,一个不落下;

  一类相对来说比较保守,报名后会按照提示给孩子安排学习,关注重大通知,不时与老师保持联系;

  还有一类是最让她头疼的,他们可能是跟风花钱报了名,但不看提示也不看通知,老师最后千辛万苦去联系,对方却开始劈头盖脸一顿骂。

  佟丽娅和雷佳音主演电视剧《断奶》,

  讲述青年人的“断奶”之痛。

  朋友说:“那部分家长认为自己花钱了就是大爷,课前准备和通知一律不看,就等着我们为他一对一服务。但线上课程的价格,根本不可能承受如此重的沟通成本。”

  武志红在有本书里曾里揭露道:“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

  不可否认,在生活中,想当一部分人即使在已经结婚,为人父母的年龄,仍然是没有“断奶”的“巨婴”。

  “巨婴”主要表现为到处找妈,不愿自理,希望别人照顾自己,为自己安排一切,又不愿意付出代价。

  朋友所说的那批不主动的家长,就有类似的特质。

  然而,更疯狂的“巨婴式”的父母,却存在毁掉我们下一代的风险。他们具体有以下几种:

  1

  一边啃老,一边把娃推给上一代

  中国的老一辈,可以说是最累的一代人。

  他们辛辛苦苦养大孩子之后,还要为孩子的工作操心,接着为孩子找对象发愁,为孩子买房买车,等孩子生下孙辈之后,还要替他们带娃。

  经历了这一流程,可以说是“全套啃老”,势必要啃到啃不动了为止。

  《新周刊》在2015年关于80后的一个调查中显示,在买房这件事上,有26%的人是由“父母资助大部分,自己(含配偶)存款占小部分”,19.48%的人是“由父母、亲戚全额资助”,“由自己付清”的仅有14%。

  这个数字在三年后的今天相差只会更加悬殊。

  当然,社会压力巨大,可以理解。

  但是有很多人却把“啃老”当成理所当然,并且心安理得继续当个巨婴,永远拒绝长大。

  “儿子和儿媳在福建打工认识,两人确定关系后,借故回家办证结婚并双双辞职,可他们回来后就不愿出去上班!”2014年3月10日,家住荣昌县昌元街道顺城街的卿德顺夫妇拨打了报警电话。卿德顺老夫妇说,儿子儿媳都时是80后,开始看到儿子带着媳妇回家他们很欢喜,还常拿零花钱给孩子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儿媳丝毫没有外出找工作的意思,还不停向老人要钱。

  家住南宁的58岁的卢阿婆退休后本可以享享清福,可她却得抚养5岁大的外孙女婷婷(化名)。老人出钱又出力,婷婷的亲生父母却当起了“甩手掌柜”,其生父更是“一毛不拔”!

  这类新闻层出不穷,类似的事件也在我们身边发生。

  他们自己都还是孩子,却生了孩子,一个自己都要人喂养的人怎么能去抚养下一代呢?

  孩子有这样的父母是不幸的,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是不幸的。

  他们都缺失了两个家庭最重要成员的责任和关爱,一个得不到,一个被不断索取,这样的家庭关系,也注定是危险的。

  2

  一边争吵,一边推卸责任

  “巨婴式”父母的另一个表现是,无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们就像婴儿一样,一旦满足不了自身的需求,就会互相挣扎吵闹。

  而一旦涉及到孩子的教育,不管是妻子还是丈夫,他们永远都觉得是对方做得不好或是不够。

  孩子一出现问题,他们很少会坐下来冷静商量,多为互相指责,推卸责任。

  在心理学家的研究中,成年后性格有缺陷的孩子多成长在一个父母争吵的家庭,他们还伴随着一系列问题:择偶障碍、社交恐惧、不懂表达、缺乏安全感。

  童年的阴影对一个人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很难自愈,也无处可诉。

  情绪管理是所有父母必须上的一堂课,孩子对父母没有选择权,但是父母却有责任去摆脱幼稚和自私。

  换句话说,得不到满足就吵架、撒泼、推卸责任,是低能的行为,这样的人,不配为人父母。

  3

  界限感薄弱

  大多数的中国父母,都不懂得和子女之间保持界限。他们以为生下孩子,孩子就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必须按照他们期待和安排地去生活。

  这种霸道的观念也是“巨婴”的一种体现。

  武志红说:“中国父母总喜欢夸‘别人家的孩子’,而不愿夸自己家孩子。这会给自己家孩子这种感觉——你必须全能,否则‘别人家孩子’总有比你强的地方。父母将‘我必须全能或完美’的婴儿式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变成‘你必须全能或完美。’”

  曾经一位北大学生控诉父母的“万言书”在网上火了。

  主人公王猛是一个典型的人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王猛内心深处的累累伤痕,以及他与父母的决裂:现年34岁的他在北京工作,12年来不曾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还准备再到北大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

  结果,他的爸妈对此的评价是:“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父母的界限感越薄弱,对孩子造成的悲剧越大。没有谁规定孩子要对你的期待和愿望负责,真的爱孩子,就要学会放手。

  4

  社会责任感更薄弱

  这一类父母,可以说把“巨婴”这个词诠释到了极致。

  因为他们不仅仅在家庭中表现出妈宝的行为,还要求社会为他们的低级买单。

  大家一定还记得年初一则新闻。

  在已到发车时间的高铁站,一位带孩子的女子却一只手死死抓住高铁列车车门,工作人员让她上车或下车,可她却一直阻碍列车关门,理由是“我老公还没到”。

  高铁时刻发生混乱的危险自不必说,要一整个列车乃至一整条线路的乘客为她的“巨婴”行为承担风险,可以说是很嚣张跋扈了。

  还有一则新闻:两个小朋友的父母,在面对小朋友争抢玩具,不是去劝导自己的孩子,而是当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并造成1人受伤。面对这样的结果,打人的家长最终被警方拘留。

  事情发生在深圳的龙华星河ICO商场的休息区。10月7日上午8点多,两个孩子因为玩具发生了争抢,而两个孩子的妈妈竟然对骂、对打,进而孩子的爸爸加入了〝战火〞,然后是双方家长的朋友也打了起来。

  双方家长的为所欲为挑战法律和道德,孩子都在一旁目睹了经过。

  很难想象这样的父母,将会养出怎样是非观的孩子。

  也许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在为孩子抹黑,也许孩子在成人之后,也复刻了他们的错误。

  图为一名家长非得在凌晨给老师发短信沟通孩子当值日生的事情,被拉黑后还不依不饶去网上要曝光老师……

  “巨婴式”的父母,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因为本质上,这样的父母没有生存的能力,性格、人品、观念都没有发育健全,养育一个孩子,就等于戴着镣铐跳舞,不可能达到良性的结果。

  我们不是生来都会当父母,但我们必须做好最好的准备去迎接自己的孩子。

  因为孩子需要的是,你陪他一起共同成长,共同变得更好,而不是让你把孩子拖入深渊,承担你“巨婴式”行为的后果。

【“巨婴式”的父母,正在毁掉你的孩子】相关文章:

父母毁掉孩子的行为09-04

巨婴症患者怎么治疗 巨婴症能治好吗09-11

职场上的打工者心态正在悄悄毁掉你08-24

你的孩子正在受苦?你知道吗?08-26

父母哪些行为会毁掉孩子的未来11-11

你的亲密度可能正在成功的“废掉”孩子10-30

父母什么行为会毁掉孩子一生11-11

父母这4种行为会毁掉孩子的自信!10-28

毁掉你的是变态的薪水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