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理小儿疳证的孩子

时间:2023-11-19 14:20:05 教育 我要投稿

  小儿疳证如何治疗

如何调理小儿疳证的孩子

  在治疗上,疳证主要还是脾胃问题,所以以健脾益气为主。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法,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兼施,干疳以补为主。

  以上情况的治疗,可在基础推拿方的基础上,加上不同证型的推拿方法,具体如下:

  基础手法:

  1、补脾经、清胃经、推三关、退六腑各100-300次。疳证既有脾虚又有积滞,所以补脾和清胃同时进行,推三关可以温补脾阳、健运脾气,退六腑可以通腑泻实。

  2、运板门100-300次、揉四横纹3-5次。板门为脾胃之门,四横纹可以化痰消积,这两个手法搭配使用可以消除脾胃之积。

  3、捏脊上9行下6行或上6行下3行。捏脊又叫捏积,是针对积食的特效手法,如果孩子有明显的阴液不足,上捏脊和下捏脊的次数应相同。

  4、顺时针、逆时针摩腹各1-2分钟。顺摩以消食导滞为主效,逆摩以健脾和胃为主效,可视孩子情况加减。

  补脾经

  清胃经

  推三关

  退六腑

  运板门

  揉四横纹

  捏脊

  顺时针摩腹

  逆时针摩腹

  不同证型的推拿手法:

  疳气

  疳气是疳证初起的表现,脾气虚所以不爱吃饭,营养不足、身体消瘦、面色无光泽、毛发稀疏、精神不佳、大便干硬或者软烂。五行中,肝克脾,脾虚肝亢,所以脾气急躁易怒,舌淡、苔薄白或者白腻。

  推拿手法可以加上顺、逆运内八卦各100-300次;推上七节骨(便烂)或推下七节骨(便干)各100-300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顺运内八卦

  逆运内八卦

  推上七节骨

  推下七节骨

  按揉脾俞

  按揉胃俞

  疳积

  疳积是由疳气发展而来,是脾虚夹积的表现。孩子有明显的形体消瘦、面色暗黄、四肢细瘦、腹部膨大,甚至青筋暴露、精神不振或烦躁易怒,睡觉不安稳,或者喜欢咬手指磨牙,胃口差或者多吃多拉,大便酸臭,舌淡红,苔腻。

  儿推手法要重点操作腹部手法和捏脊,加揉小横纹5-10遍,揉二马100-300次,拿肚角1-3次。(摩腹和捏脊次数参考基础手法)

  顺时针摩腹

  捏脊

  揉小横纹

  揉二马

  拿肚角

  温馨提示:疳积以消食导滞为主,此时摩腹要多做顺时针摩腹。

  干疳

  干疳是疳证的后期表现,孩子有明显的阴液不足,身体极度消瘦,样子像老人一样,皮肤干瘪起皱、毛发干枯、精神萎靡、啼哭无力、肚子像船一样凹进去,便秘或者大便溏烂、舌淡少苔。

  儿推手法重点在于补脾、捏脊、推三关、退六腑。加补肾经、揉二马100-300次,擦八髎透热2-3次,推箕门、揉涌泉各1-2分钟。(补脾、捏脊、推三关、退六腑的操作次数参考上述基础手法)

  补脾经

  捏脊

  推三关

  退六腑

  补肾经

  揉二马

  擦八髎

  推箕门

  揉涌泉

  温馨提示:干疳为疳证中最严重的阶段,孩子气血均很弱,此时捏脊做完3-6行后,做三捏一提或五捏一提时,要重提,特别是在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所在位置做重提。

  总而言之,疳证是慢性消耗性的脾胃病,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看医生,不要耽误病情,并且积极治疗以免拖累到其他脏腑。但更重要的是预防,家长应该适当给孩子补充营养,及时纠正孩子偏食、厌食、爱吃零食等坏习惯,经常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