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赢在未来的孩子,往往具备“清空跑道”的能力

时间:2023-11-21 18:01:11 教育 我要投稿

  常常听家长们称赞“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同时又思考着怎样才能将自家孩子培养成这么优秀的人呢?或许有人会说,那些学霸先天基因好,天生聪明。但其实啊,人与人的智商差距不大,差异在于后天的习惯培养。

那些赢在未来的孩子,往往具备“清空跑道”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可以说好的习惯才是真正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著名作家刘墉的儿子刘轩,现在是音乐、时尚、心理学多个行业的跨界人才。很多人都在好奇,为什么同样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里,刘轩可以在众多截然不同的身份里频繁切换,还能保持高效自如的状态呢?

  刘轩坦言:这一切,都是得益于好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帮助孩子高效学习,甚至在未来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作为父母,是永远的启蒙老师和第一责任人。

  01

  为什么哈佛学生学习效率这么高

  虽然现在的刘轩是公认的跨界达人,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游刃有余,但他自己也坦诚,他并非是从小学习生活很高效的人。实际上直到现在,刘轩也经常要跟自己的习惯作对。

  他的父母亲都是很成功的人,父亲刘墉不仅是畅销书作家,也是个在艺术界很有声望的中国画画家。母亲毕薇薇曾是纽约圣约翰大学的入学部主任,手下曾经同时管理四十几个秘书。

  他们都很忙但也非常地自律,但在刘轩的成长中父母并没有特别教过他如何建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刘轩说,“从小学到高中,自我培养习惯不是那么重要,反正每天的行程就这么按部就班地发生。但当我到了大学之后,有一段时间很难适应,因为那固定的框架没了。当我有权力开始选课,能自由规划每一天,决定什么时候念书、什么时候玩耍、什么时候睡觉时。就突然发现自己的行程全乱了!”

  刘轩进入哈佛大学,他发现那些在学校里混得最好的学生都有两个特点:他们都很会用时间,而且很少抱怨生活。

  哈佛的学霸不但成绩优异,参加很多课外活动,有时间运动,还去公益团体当志愿者,而且并不会显出疲态,每次看到他们出现在学校的派对上,玩得比谁都疯。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这些学霸必然是有过人的毅力、特别聪明,或工作速度特别快,但其实并不是。这些优秀学生和一般学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懂得如何把每一件该做的事情,培养成习惯。

  02

  人类90%的行为由习惯支配

  巴菲特曾经到华盛顿大学做一个分享活动,活动上他谈到年轻人应该怎样提升自己。他给大家的建议很简单:“找一个你崇拜或者最想成为的偶像,找出他身上你最欣赏的特质,然后开始学习和模仿他,把这些特质变成你自己的习惯。”

  普利策奖得主查尔斯·杜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说习惯形成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脑为了寻求更省力的运作方式,将我们多次出现的行为变成一种自动的惯常行为。

  也就是说其实习惯就是我们大脑自已找的捷径,也就是一种“偷懒”。

  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

  所以每个好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可以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去工作和生活。当我们把任务变成习惯,就是一种好的“偷懒”。

  在《习惯的力量》中,杜希格把习惯的运作原理叫做习惯回路,由三步组成:

  一、外界信号(External Cue)。比如,突然床头的闹钟响了,你的大脑会受到刺激,它会决定接下来你的身体如何行动。二、常规动作(Routine)。还是之前闹钟响的例子:有的人被闹钟刺激之后,常规动作是摁掉闹钟继续睡;有的人被刺激之后,可能是“腾”地一下就爬起来了。三、奖励(Reward)。完成刺激和常规动作之后,大脑会反馈给你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会增强外界刺激和常规动作之间的联系。

  而且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因此,当养成某个习惯后想改掉就很难了。

  研究表明,某些脑组织出现损伤的病人,他们连家住哪儿都记不起来,但居然还能坚持完成之前的习惯,甚至培养新的习惯。

  这是因为,学习和坚持习惯的功能是由大脑的基底核部位掌控,就算大脑的其他部位受损,这个部位还能继续工作。

  正如马克.马特森所说:“好习惯难培养,但易生活;坏习惯容易培养,但难于生活。”

  很多朋友一定觉得,坏习惯容易培养,但是好习惯都很难培养,毕竟是好习惯。但实际上这样的结论倒不一定。

  如果你懂得如何用心理学设计行为的话,那培养“好习惯”也不会如你想的那么难。

  03

  把大的目标分解成无数个最小习惯单位

  大多数人想到一个习惯时,他们会想“你每天都做的事情。”比如要让孩子培养写作的习惯,可能就是“每天要写作文”。确实,习惯经常是反复出现的行为,但是经常做一些事情并不足以养成习惯。

  在刘轩的书《幸福的最小行动》中曾提到,为什么很多人建立习惯会失败的原因:

  1.设定了目标,但没有设计行为。2.过程中出现太多障碍。3.光凭自己的意志力来维持动力4.高估了自己的精神和体力状态5.无法从失败中学习调整。

  看起来有点难懂,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99%的人都能够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首先,它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很快就能完成。以一组行动来说,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单位,并且是围绕着很明确的目标展开的。

  “简单、具体,能够一气呵成的行为程序”,这是好习惯的基本单位。很多人希望养成好习惯的时候,只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很大很远的目标,并没有设计具体行为。

  所以当我们要养成习惯时,应该要先分解成最基本的行动单位,而且最好是每一天都能执行的,这样最容易让大脑把事情认定为“惯性动作”,变成一个你不太需要思考也可以完成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时,应该提出具体的行为。

  不要说“我要多阅读”,要说“我要每天阅读一小时”或“阅读20页”。不要说“我要学习英文”,要说“我每天都要用在线课程学习5个单词并做十道习题”。

  用时间、数量、行为来设定这个习惯,并且越具体越好。

  其次,我们之所以能够养成刷牙的习惯,是因为它很方便,早上一进厕所就会看到牙刷牙膏,顺手就拿起来刷了。

  同样,我们要把一个行为养成习惯时,就应该让这个行为的发生尽可能方便。

  比如要让孩子每天背50个单词,就应该将英语单词书提前放到桌子上,一坐到椅子上就能立刻拿起来背,不需要打开抽屉去找。

  因为如果你还要花时间去找,说不定找着找着就把背单词这件事抛诸脑后了。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清空跑道”,把任何可能导致分心的障碍都尽量排除。

  这些小事情看起来平坦无奇,但养成好习惯的关键就在于这些小细节。

  很多学霸其实也都是普通人,甚至在某些方面都不如普通人,但正是因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通过日积月累,慢慢拉开了差距。

  身为家长,想要帮助孩子不断精进和提升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设定好想达到的目标,围绕目标去设计养成好习惯的最小单位,然后每天坚持,慢慢聚沙成塔。

【那些赢在未来的孩子,往往具备“清空跑道”的能力】相关文章:

怎么让孩子具备自我控制能力09-03

2岁-3岁孩子具备什么能力了11-06

小测验:你的孩子具备入学能力了吗?11-14

那些生育能力强的女性,往往具有三个特点09-02

团队主管具备的能力07-06

HR所具备的能力04-23

团队主管应具备的能力07-05

做销售要具备的能力06-26

招聘专员需要具备的能力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