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担心和顾虑很多,满怀焦虑。
每一位孩子都是极具天赋的,在我的学生当中,他,虽然只有8岁,但是求知欲非常强,对文字特别敏感,一个人看书可以看好几个小时,可谓“敏而好学”;他的动手能力也非常强,善于思考和研究任何他看到的和觉得好奇的事物。然而他的妈妈对我说,“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总是看书,我希望他能多说话,他总是说话很少,我甚至怀疑他有没有自闭症;他太小了,总是看书我担心他的思维会受书本的局限,没有自己的想法;我还希望他能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麻烦和干扰他人。”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好学,可这位聪明、好学的孩子,他的妈妈却对他很不满意。
而另一种情况与此恰恰相反,有一位3岁男孩的母亲,时常焦虑的问我:“老师,您有没有看到我的孩子身上具有与别人不同的或优于别人的地方,或有没有在哪一方面表现的很出类拔萃?”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类似这样的家庭有太多太多,父母总是很容易把他们自身的需求和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父母透过个人欲望或自我感受的棱镜来看待他们的孩子,例如把孩子看做天才、全才、全能的;或认为孩子是一个“重担”,时常向孩子表达我为了你而失去了什么,坚持着什么,我为了你而多辛苦,你一定要怎样怎样;甚至是为了对过去艰难困苦的补偿,而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等等,不一而足。他们试图按照他们的愿望来塑造孩子,最后往往混淆了他们自己的现实世界和孩子的现实世界。
家长到底要怎么做呢?
其实,父母能给予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被爱的感觉以及自己在家里很安全的感觉,无论世道怎样变幻莫测,家庭的环境都不会有任意变化、反复无常。父母只需要让他们的孩子了解自己是谁、有独立意识并且知道父母总是在那里。在某种意义上,父母提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保护孩子以及孩子步入社会环境的自由。
在具体的亲子教养实施中:
首先,父母之间的关系永远是第一位的。父母之间亲昵、和谐,有很好的互动,相互之间表达流畅,没有过多的情绪困扰和控制,这样才可以营造一个稳固的“家”的形象,使孩子在家里感到安心、安全,以此支持和推动亲子关系顺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成长。
其次,才是亲子关系和教养。每个孩子都是不同于其他任何孩子的“孤品”,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每个孩子都有“好孩子”的一面,也有“坏孩子”的一面。父母应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顺应孩子的兴趣和性格特征,去肯定孩子的每一个好的品质,并以身作则循循善诱的教导孩子养成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