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越多孩子越不规矩,反之规矩越少孩子越好

时间:2023-11-27 11:14:05 教育 我要投稿

  李开复认为,规矩要越少越好,才能教出积极的小孩。把处罚当手段,只会教出乖巧性格,却无法适应现今社会。

规矩越多孩子越不规矩,反之规矩越少孩子越好

  李开复对“规矩”的4个定义

  1.定好规矩,但要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服从

  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接受讲好的惩罚

  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启发的作用

  Google中国区前总裁、创新工场创办人李开复,有一对开明又严格的父母,5岁时,表现优异的他,就有权利选择自己要继续念幼儿园还是升小学;虽然顽皮,但母亲从未因此而处罚他,只有一次,他向长辈夸口自己总是考满分,“连99分都没有看过”时,母亲以家法狠打他一顿,要他“戒骄”。

  30岁那年,李开复升格为父亲,对两个女儿的教养,他说,不是要教出“乖巧”的孩子,而要教出“积极”的孩子,所以“规矩要越少越好”,不要因处罚让孩子失去自律性,而变成他律性的小孩。

  以下是他接受记者访问的内容:

  教养子女有许多该重视的原则,如果我只能挑选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会说是培养孩子的积极性。有了积极,其他的特质,理智、快乐、自信等等,就可以自然而然随之掌握。

  今天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那些消极被动,只是听话,或害怕处罚的孩子,进入社会往往会非常迷茫,习惯性的需要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但当一个孩子有积极性,其他的事都可以自己安排,无论是要读书、找工作、找兴趣。

  定规矩要说明为什么,防止孩子变消极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听话,听话就是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的,我希望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如果乖是善体人意、懂礼貌,我觉得是不错的。

  虽然我相信启发式教育,但当孩子还分不清楚对错时,父母还是要辅导,因此,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规矩。

  如果你不告诉孩子规矩背后的原因,孩子不会因你说的一件事是对或错,就在心里深深记住。设立规矩却又不讲为什么,一方面,小孩子无法学习自律;另一方面,孩子会把父母亲定位为独裁者,没有通融的余地。如果你订了一个他无法接受的规矩,他不是认为你不好,就是会叛逆性的想去做什么。

  如果你把规矩订得像监狱般死硬,孩子违背了,就要被处罚,那么孩子听话就会变成他律性的,消极被动,而非自律性的。

  我觉得孩子越小,可能越需要规矩,但随着孩子长大,父母要学着信任孩子。违规要惩罚,但规矩要越少越好,且孩子越大,更需要“越少越好”。

  把“否定”变“机会”,还孩子自主权

  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计算机,不要说“不准!”,告诉他,如果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

  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

  我们家的规矩可能不超过3、4件事。比如说,他们出门,我们会订一个时间,希望他们能够在之前回来;上网不能与陌生人聊天;还有重视礼貌,见到长辈尤其要站起来。还有,就是负责任,自己的房间要收干净、吃完饭要把碗拿到厨房。

  我大女儿约6、7岁时,在计算机上与陌生人讲话。我们那时与她约定,如果你在网络上与陌生人讲话,或上了一些比较不好的网站,被我们发现,就可能……比如说,两天不可以用计算机。

  任何的惩罚都尽量不要做。我宁愿让他没有犯错的机会,而不是让他犯错、被发现,然后受到惩罚。

  每一次孩子违背规矩受到惩罚,其实对他的心灵都是一种打击。孩子违背规矩,也许是抱着侥幸心态;也许认为这件事只要不被捉到就可以做;也许他说,你订的规矩,我不同意,我就要叛逆。不管是什么理由,最后对他都是负面打击。所以我们宁愿营造一个环境,让他没有机会犯错。

  别边谈心边批评,才能真的无话不谈

  其实,考虑孩子的时候,我最多3%的时间在考虑纪律与处罚,97%的时间,与这些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觉得父母的主要工作是理解孩子,做他们的朋友,然后鼓励他,帮助他,帮他出主意,做他的军师,了解孩子想什么。

  如果把管教当作是父母对孩子主要的手段或目的,在做父母的本质上,就注定失败了。

  比如说,大女儿会喜欢写些爱情小说与诗歌,我就会想办法帮她去修改、出版;小女儿比较顽皮,喜欢拍一些好笑的照片,我会跟她录一些好笑的音乐,拍一些Video(影片)……

  两个女儿喜欢逛街,我也培养自己去逛街的习惯;她们喜欢台湾年轻歌手,我也跟着听呀!无论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计算机游戏,我都会花时间理解。

  把孩子当作朋友,和他谈心。可告诉他你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他一天经历的事。如果他告诉你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训话、不要生气、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

  不要处罚失败,让孩子保持挑战的心

  其实父母亲要做孩子的朋友,定义就是无话不说。要让他无话不说,前提是他要对你有足够的信任,“说了以后你不能骂我,不能批评我,不能认为我很坏,很不好”,最多是听我倾诉,或帮我开导,而不是一听就要处罚。

  此外,不要惩罚失败。你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学习最好的来源,惩罚失败可能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

  如果父母只想要孩子避免失败,孩子可能会怕失败而只追寻很简单的目标,不敢自我挑战,或把目标订得太低了。再者,他可能认为失败是种惩罚,是羞愧的事,甚至失败了不承认,或无法从中学到教训,这是相当可惜的。

  也不要说教,因为如果孩子相信你的说教,可能失去判断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说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更不要过多插手孩子的事,剥夺孩子的选择权,觉得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有服从。管教方法,没有一定的对错,要因材施教。

  另外,我觉得父母亲也有自己的个性,不代表只有一种方式才是对的。对孩子来说,你用不允许、不准、做了违规就要处罚等传统方法来教导孩子,他学会的就是:“我不应该做这件事,因为我怕惩罚。”

  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是鼓励他们,激发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情,每个人都该有自己想追寻的理想,鼓励他们往正面走。

【规矩越多孩子越不规矩,反之规矩越少孩子越好】相关文章:

给孩子立规矩方法11-20

怎样“立规矩”,孩子才不抵触?11-01

孩子怎么学会懂规矩11-09

父母怎样给孩子定规矩11-11

怎么给孩子定规矩管用11-03

为孩子立下必要的“规矩”11-22

教孩子守规矩的几个游戏09-14

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11-09

你会给孩子定“规矩”吗?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