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带3幅画回家
带孩子去美术馆参观,或看一场画展,这是最具普适性的一种方式,可以让孩子迅速与那些高高挂在墙上,看起来或复杂、或古怪的东西,建立起关联性。没了名画“高高在上”的既定位置,想象一下,将它放到我们的身边,变成好像是在挑选玩具那样,名画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平等了。平等之后,才能建立起真实而美好的关系。
孩子会高高兴兴地打量每一幅画,就好像初到一个新班级打量自己的同学那样,从中寻找那些想要与之交朋友的人。他会记住每一幅画的样子,而非看过就忘(这真的是太常发生了),因为他要不断地回忆、比较,最终挑选出“最喜欢的3幅”。当他回家以后,还会记得那些画儿,并在以后碰上与它们有关的信息时,自然而然地多留一份心。
Tips:你的问题必须是真实的
其实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懂得要“带着问题去看”。但如果那些问题是“这些画有什么特色”、“这些画表现了一些什么”、“你觉得这些画的哪个部分最具价值”之类,这背后已经隐含了主观的预设:这些画是有特色的,颇具价值的,以及,的确表现了某些东西。所有隐含主观预设的问题,都是伪问题。孩子或许会循着你提问的思路,去想答案,但那不过是投你所好而已。一个真实的问题,应当没有任何主观预设,这才能引导开放的思考。
·寻找一只“小蜗牛”
如果你的孩子跟画中的一只小蜗牛看对了眼,他的这种偏好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也可能转瞬即逝,但你可以就从这只蜗牛开始。在接下来所看到的每一幅画中,都试着寻找一下小蜗牛的身影!把这变成一段时间(直到孩子的热情消退)里,你们之间秘密的小游戏。
在幽静的博物馆里,或人声鼎沸的画廊开幕式上,打着手势,兴奋的眼神彼此碰撞:“嘿!这里有一只!”他会非常仔细地搜寻每一幅画的每一个细节,还会去比较:“这幅油画里的蜗牛,没有我们昨晚看的绘本里那只来得好耶!”你甚至可以让孩子以他喜欢的角度、构图,把它们都拍下来,放到网上,这个游戏会持续得更久,直到最后积累的素材足够做一本私家影集。想一想,他将会变成“名画中的蜗牛专家”,哇,真是酷毙了!
·在无限复制品的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你和孩子在家就能很方便地看到原本只存在于遥远的某个博物馆内的作品,更可利用便利的现代技术设备,享受复制品时代的许多好处。
例如可变更性。一般在画册或电脑屏幕上看到的画作,很少是原始尺寸的。利用放大复印(打印)、投影仪等,呈现出一张画的原始大小,所得观感会大不相同。孩子能非常真切地感受到:“哦,莫奈家的花园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跟我们家小区的花园在某个角度上很相似……”
拿起相机(或在电脑的制图软件上操作),就像拍风景照那样,框住画面上的某个局部,“咔嚓”“咔嚓”,一张画由此可被拆解为无数张。还可以继续尝试,比如将它缩到很小很小,好像微缩胶片那样,再去看,会是什么效果?想象自己此时是个俯视地球的巨人呢?尺度感在我们观看、把握周围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视域的变化,会对既有的思维框架造成冲击……
莫奈,《睡莲》,1915年~1926年,183cm*366cm,藏于法国巴黎奥朗热利的椭圆形博物馆
·我们也来画一画
说到动手尝试,这绝对是最积极主动地去建立关联性的方式,而所建立的关联也是最牢靠的之一。但不必要一板一眼地临摹——
把画倒过来放,然后让孩子看到什么画什么,当然最好还是你跟他一起画,又一次,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了,比你预想中的要“像”?
把画划分成一小格、一小格的,每人负责其中的几格(别选紧挨在一块儿的),画好以后在拼起来,surprise?
只取其中的色彩及色彩所占的比例,不管线条与图形,将它们涂抹在自己的画布上(可用梵高的《星月夜》),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色彩的魅力,及挥洒色彩的快乐。
?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把画中的内容,大体上遵循原画的安排就行,重新诠释一遍,或改变其中某件东西,将它替换成孩子在生活中着迷或讨厌的事物(可以用拼贴的方式,对孩子来说更简单),或改变其中某件东西的颜色、形状、与周围事物的比例关系(可用普洛伯格的《静物》)。
【名画,孩子怎么看?】相关文章:
该怎么看待孩子的“谎言”11-07
怎么看孩子是不是积食了11-10
怎么看待小孩子骂脏话?11-20
怎么看孩子是不是矮小症11-19
怎么看男孩子行不行04-01
怎么看待孩子早熟恋爱观08-24
世界名画有哪些04-25
怎么看清一个男孩子04-01
女人生没生过孩子怎么看出来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