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了“小结巴”未必是病

时间:2023-11-30 16:24:26 教育 我要投稿

  儿童口吃,未必是病

孩子成了“小结巴”未必是病

  口吃,俗称结巴。成人口吃是病,有时还遭人耻笑。幼儿口吃常见,却未必是病。幼儿时期出现的口吃现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口吃,一般称为“发育性不流利”。这种口吃常发生于5岁前,是暂时性的言语不流利,主要是与这一时期语言发育的特点有关。

  儿童的口吃很少发生在单词阶段,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只会用单词表达的时候是不会出现口吃现象的,他们可以说得很流利。当儿童语言发展到要将单词组合成词组或句子的时候,才会出现口吃现象。所以,儿童学习语法的阶段是“发育性不流利”的主要发生时期。

  口吃现象最早可在18个月出现,即语法开始发展的时候。当儿童已经熟练掌握了句法规则,口吃现象就自然消失。大约80%的发育性不流利能自然消失。当然,孩子成大以后,会不会口吃,这与环境因素有关,也与遗传因素有关。

  与孩子说话,听他慢慢说完

  如何更好地帮助儿童顺利渡过这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成员的配合,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不要随便给孩子戴上口吃的帽子

  孩子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往往有不成熟不流利的语言表达,家长应仔细观察,冷静判断孩子是否属于“口吃”。即使是也不要着急,更不要让孩子知道。如果仅仅是语言流畅度障碍,您只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轻松的环境,就会自然消除。

  2.耐心倾听孩子讲话的内容,而不是听他讲得是否流利;对他的讲话内容做出反应,而不是对他的口吃做出反应。

  3.让孩子将所想的表达出来,不要打断、催促他,让他使用自己的词汇。在孩子表达不出恰当词汇的时候给予一些提示。一定要避免对孩子说:“跟我这样说”,“不要这样说”(模仿孩子的口吃发音),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有可能使口吃更严重。

  4.慢慢地、平静地重复孩子所讲的内容,并随之作出应答。

  5.在对孩子的话作出应答前等待1~2秒,以帮助他稳定情绪。

  6.每天至少花5分钟时间与孩子谈话,做到语速缓慢、语言简单、轻松愉快,这既是示范慢速、流利言语的好方式,有可帮助儿童掌握句法规则。

【孩子成了“小结巴”未必是病】相关文章:

孩子结巴怎么办11-17

孩子说话结巴怎么办?11-02

孩子说话结巴的原因有哪些?10-25

孩子说话“结巴”需要纠正吗?11-25

让结巴的孩子变得口齿伶俐11-29

孩子说话有点结巴怎么改正11-12

当画笔成了孩子的08-19

梦见结巴11-05

孩子怎么养成了熊孩子?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