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孩子自由吧

时间:2023-12-01 08:44:23 教育 我要投稿

  有没有超越常规的方法?

请给孩子自由吧

  无论是从哲学还是方法论上,家教的安全、有效、便捷、实用的原则必须坚持:把各种“兵器”的短长如实地罗列,把各条路径的优劣详尽地诠释,让家长老师一看就懂,照着能做,做了就有效果。“眼睛是身上的灯”。现在,要寻找的就是让眼睛亮起来的“光”。

  我以为,现行家教有两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不能尊重孩子,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

  要孩子听话,实质是家长希望孩子尊重父母。可我们对孩子呢?无论多么幼小,从生命和个体人格的独立来说,尊重孩子,也是尊重生命,这是超越了教学法,甚至是超越教育学、心理学层面的一个哲学范畴,是一个哲学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尊重孩子不是万能的,但不尊重孩子是万万不能的。

  有些话虽然不再被奉为天经地义,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的等级观念,但年龄、阅历、体能,更主要的还有孩子是父母的“产品”,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抚育者和监护人这样的观念,使“强势”的父母很难放下“身段”,去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妻子有不对的地方,关起门来再理论,教育孩子则要当众,这样才算是“持家有道”,给妻子当然是要留颜面的,至于孩子,那是没有自尊的,不需要在众人面前给他留体面,很多人甚至认为要“棍棒下面出孝子”。

  第二大误区:爱之深恨之切,批评、指责、苛求、打骂,成了孩子不能承受之重。

  其实,这些都是爱的负面的表达方式。欣赏、表扬、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受到了关注,被认同接纳,这些是爱的正面表达方式。

  传统的戒尺代表了一种权威、一种惩罚式教育,“玉不琢,不成器”,摊开手,打到痛,才能改“前非”。孩子总是被告知:你很差,所以一定要努力。再后来,便是“悬梁刺股”之类的自残式苦读,一直被作为经典提倡。

  西方家长把培育孩子的自信心当做教育的重要任务。美国的小孩子唱的儿歌是:我比你棒,我跑得比你快,做事比你好……而在中国,君子应该“谦谦”,不能说我比你好,只能说你比我好。

  这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并没有优劣之分。但是,在充满竞争的时代,的确存在着哪一种教育更能培育出健康人格、更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问题。

  批评指责和惩罚式教育,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教育从来都不只是给孩子某种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培育成有自信的人。

  从心理学上讲,儿童以及青春期的少年,格外需要得到朋友、家长和老师的肯定、接纳和认同。

  孩子在读小学时,渐渐开始他的社会化过程。这一时期,孩子由于认同感的不足、竞争意识的受挫、羞耻心的产生、学习不顺利等原因容易引发自信危机。这时候,家长要给孩子以足够的鼓励和信任,减少孩子的压力和焦虑。孩子还小,还不能对自己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如果家长和老师认为他聪明,他就觉得自己聪明;如果家长和老师总骂他笨,他就觉得自己笨,而且可能会因为沮丧挫败真的变得笨起来。

  青春期是另一个心理危险期。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两个重要的心理体验,一是自我认同,觉得自己不错;二是成就感,别人觉得他不错。如果他能认同自己,悦纳自己,那么他的内心就能获得安宁的。否则,他的内心会非常痛苦,这种心理体验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同一性危机”。这时候,父母如果再雪上加霜地指责他,那么就有可能发生悲剧。

  从教育的效果看,批评指责的效果不如鼓励引导。比如孩子做家务得到了表扬,就更有动力做下去。快乐是人发展的动力,要想让孩子做下去,就要让他体验到快乐。

  另外,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存在一种双重束缚。比如爸爸妈妈批评孩子内向,会导致孩子更不开朗,由于孩子更内向,父母就更批评他;孩子如果努力地表现开朗的那一面,爸爸妈妈又会说他不够开朗或者不是真正的开朗。父母不明白,正是他们的过度要求,才使孩子变得更加内向。其实,孩子在某一年龄段,内向和外向是同时存在的,父母关注内向,孩子的内向就稳定地发展了。

  鼓励肯定比批评指责更宜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家教中“师生”关系的极致。亲子关系好了,不用家长多说,孩子自然会朝父母所期望的方向努力,父母想让他进北大,他一定会努力学习;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再华美的教育理论,也抵达不了孩子的心灵深处,他会因为抗拒父母而抗拒父母所说的一切。所以,经常有一些老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问题就出在亲子关系上。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亲子、亲情,锁定了“师生”的关系,也注定了家教的特殊性。生活上的迁就溺爱,教育上严苛批评,被美化成“慈母严父”,或冰火两重天的家庭,肯定不是有利于教育的和谐环境。“步调一致”,并非只在夫妻之间,也并非只能在溺爱与苛求之间选择。

  “虚心接受批评”“批评使人进步”——成了中国教育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成了伤害孩子心灵的利刃,成了羁绊中国教育发展的解不开的结。以至于众多的教育学者,都在努力纠正传统教育的严重缺陷。

  目前教育的流派大致只有在学校推广的“成功教育”和在家庭推广的“赏识教育”两个。从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书本出发广泛应用于实践,或从个人对子女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进而推广到社会,我们看到了致力于改进中国教育的许多努力成果。令人惊讶的是,当代教育家们不约而同地旨在颠覆传统的批评教育——“成功是成功之母”,赏识、称赞,鼓励孩子,也正是“五四”以来科学教育精神的延续与光大。

  当孩子考了低分怎么办,当孩子不做家务怎么办,当孩子不体贴父母怎么办,如何培育孩子的读书兴趣,如何培育孩子的自信心,如何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针对家长最常遇到的问题,本书都一一详尽列出了名教育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成功的家教各有各的绝活和秘诀。相信教育家的实践,能从不同的角度给读者以启示和帮助……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王东华的专著《发现母亲》:“发现母亲就是发现我们自己,发现每一个父母教育子女的潜能、智慧和创造。如果打开本书,能给天下父母再开一扇窗户,让更多的阳光照进来,那将是我最大的快乐!”

【请给孩子自由吧】相关文章:

请给孩子们一个温暖自由的童年11-30

请给孩子适度的溺爱!10-27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11-13

请珍惜孩子的天真11-29

让孩子自由发展11-25

请对你的孩子停止“羞辱”09-02

请耐心倾听孩子的“唠叨”11-24

请给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11-08

请接受孩子的不完美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