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显示:
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通过对1000名3岁幼儿研究发现,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
由此可见,在孩子3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担当着不可推卸的重任。父母和老师只有深谙育儿之道,抓住3岁这一关键期,才能赢得孩子未来的成功和胜利。3岁儿童的科学教育,并不在于教给他们多么深奥的科学原理,而是透过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建立观察自然、爱护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确态度,进而启发他们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父母必须干涉和帮助3岁孩子出现的哪些倪端呢?
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家的时候,孩子声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来了生人,孩子就好像变了个人。事实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陌生环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
改进办法: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没有比其他孩子“特殊”,跟那些在公众面前表现活跃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虽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却很不希望别人“注视”他,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只能让他更不自在。这时就需要父母认真观察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并思考那些将他们带到尴尬境地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锻炼他们在某些场合中如何积极争取把握自己的权利的能力,教给他们在公众前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学会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自在的展现自己。
坏脾气!
想必很多父母都发现自己三岁大的孩子常常发脾气,他不愿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尽其所能闹脾气,父母们可能也试了各种办法“镇压”他们,但是总好景不长。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控制是需要父母们花费很多心思教育的内容。
改进方法:其实,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是会用健康地方式表达出情绪。尖叫、地上打滚、哭喊等都是坏情绪的表达方式,是不健康的。总的说来,你需要清晰地给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气可以,但是以消极、发脾气或的方式发泄怒气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当自己非常生气的时候不能以“闹脾气”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通过打枕头、把头埋在被子里进行发泄,还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扔到情绪垃圾箱,以更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不行!
这是宝爸宝妈们听到孩子说得最揪心的话。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毕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质。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3-6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自信心在这段时间建立地怎么样,对小学甚至成年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改进方法: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父母应该做到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做。最重要的是,家长应多去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当下的某个结果。不要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而是说:“因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课不乱跑,所以我要表扬你”。清楚地让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视自己努力的过程,通过努力才能做到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