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陪读就吼孩子是病得治

时间:2023-12-12 18:19:07 教育 我要投稿

  批评、辱骂、轻视、不合理的期待,让父母面目狰狞。口无遮拦的大吼出大量具有攻击性、诋毁性、侮辱性的语言,给孩子带去心灵创伤和深深的耻辱感。

一陪读就吼孩子是病得治

  心理专家认为,这种情感上看不见的伤害,远比其他形式的伤害更为持久、深远。

  “吼妈”式的陪读,往往会造就孩子懦弱、不自信。

  朋友说,不陪写作业真的是母慈子孝,一写作业完全是鸡飞狗跳。

  没有陪写作业经历的我,以为这只是个例。到现在发现,这是我们这一批家长朋友的普遍经历。

  之前有网友说: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命更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顺其自然吧。

  还有网友说:儿子语文课都要读五遍并签字,有次我在看书他在读课文,前面读的啥没有记住就听见:秋天来了,挂花开了......

  我一愣,问啥花开了?

  他说:挂花!

  我火一窜,大吼:挂花?挂花?挂哪呢花?

  他弱弱的说:挂树上......

  陪孩子写作业,已经上升到了危及生命安全的程度。

  社会进步很快,孩子的作业进步完全是超标了时代。

  说真心话,很多类型的家庭作业,是六、七岁孩子无法独立完成的。

  有家长和我说:明明是孩子的家庭作业,渐变为家长作业。我们当家长的,要上班,要赚钱,要应付各种琐事,生活差点一地鸡毛,完全是被绑架逼死的节奏,那里还有好脾气应对孩子!

  所以,大部分的妈妈陪读成为了“吼妈”陪读!

  在心理学领域,有个很有意思的名词“踢猫理论”也叫“踢猫效应”。

  原版故事是: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

  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陪写作业,由妈妈变成“吼妈”,也是一种坏情绪传染。

  昨天看了一个国内的教育短片,名为《语言能造成多大的伤害》,短短两分钟,却非常震撼。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的情况下播放视频|土豪请随意

  也许其中一些话,是妈妈陪孩子写作业常说的一些话:

  “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就没见过你这样笨的!”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创伤心理学的研究显示:言语上的虐待无异于灵魂的谋杀。

  批评、辱骂、轻视、不合理的期待,让父母面目狰狞。

  口无遮拦的大吼出大量具有攻击性、诋毁性、侮辱性的语言,给孩子带去心灵创伤和深深的耻辱感。

  心理专家认为,这种情感上看不见的伤害,远比其他形式的伤害更为持久、深远。

  “吼妈”式的陪读,往往会造就孩子懦弱、不自信。

  那么,“吼妈”是怎样一步一步毁掉孩子的呢?

  第一步:切断了沟通。

  作家阿拜说过:一个人愤怒得大吼大叫,是可笑的;一个人在愤怒中沉默不语是可怕,则是可怕的。

  我们在吼孩子的同时,孩子的内心也在拒绝我们,把父母和自己分离开。

  很多妈妈有这样的体会,陪孩子写作业越到后面,越不愿意听爸妈说话。甚至在平时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也选择闭口不言。

  第二步:毁掉自信

  孩子从三四岁开始,就会在爸妈面前去寻找自我。而小学期,是成就自信的关键。孩子会更在乎:我是谁?谁需要我?我会被接纳吗?会被别人取笑吗?会有人爱我吗?

  他们会从最亲近的人口中、行为上去寻找答案。

  爸妈每一次纠错、诋毁、辱骂、拒绝......零零碎碎的片段,会慢慢的镶进孩子的潜意识里,损害孩子的自我价值。

  第三步:引发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

  感知障碍,如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内感不适、感觉变质、感觉剥夺、病理性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

  记忆障碍,如记忆过强、记忆缺损、记忆错误;

  思维障碍,如抽象概括过程障碍、联想过程障碍、思维逻辑障碍、妄想等。

  之前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个小故事:有个农夫在田园里发现一只老鹰,老鹰脚上拖着一副铁制的猎物夹。

  虽然铁夹很重,老鹰也很痛,但它还是努力的高飞,直到精疲力尽。

  长久的精神打压就像这样,短期里,你可能看到了孩子的一些转变,但长此以往,孩子会被这包袱拖累,然后一蹶不振。

  除非是妈妈意识到问题所在,解除掉包袱,否则会拖垮孩子的意志,造就孩子认知障碍,而毁掉孩子的一生。

  陪读的正确打开方式有哪些?

  第一找到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管教方案

  管教孩子,一定要考虑孩子的自尊。处罚,尤其是体罚和语言暴力,一定不能伤及孩子的人格。

  父母看待孩子的问题,重点应该是“该怎么说,他才会听”或是“怎么打,才有效果”,而不是“要不要打”“要不要骂”。

  惩罚孩子之前,父母应该理性的遵从一下原则:

  一:设定界限。

  事先和孩子说明规定,并在违反规定之前,把条条款款梳理清楚。一定要让孩子清楚的知道你的期待和理由,这样处罚孩子以后,孩子不会怨恨你,你也不会有深深的罪恶感。

  二:不采用语言伤害,体罚孩子也得留到孩子挑战你的权威时才使用。

  当孩子违反事先规定,针对孩子鲁莽、傲慢、公然违抗或出现暴力倾向,选择体罚;而不是你在吼叫、怒骂、大喊、哀求失去理智的时候,为了发泄自己情绪而造就行为失控。

  三:处罚孩子以后,要打开自己的怀抱,给孩子爱与肯定。让他清楚的知道,打他只是对事不对人。

  第二:留意孩子课堂上的学习状况,随时和老师保持沟通

  孩子在学习上表现不佳,其实有很多原因。例如:本身知识掌握不牢固、上课不专心、情绪不稳定、还有孩子自身属于晚熟型。

  父母主动打电话给老师,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然后对症下药。

  对学习缓慢的孩子有两个建议:

  一在孩子面前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二不要加大孩子作业量,剥夺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避免过度保护和依赖

  这是大部分一年级新生容易出现的状况。孩子写作业,大人帮忙念题,长此以往,孩子在家做作业就必须要人陪着。

  《放手的父母》一书里有这样的表述:父母必须从孩子身上得到自由,好让孩子能从父母身上得到自由。

  要放手给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空间,把写作业的任务交付给孩子。随着孩子年纪的成长,逐渐增加孩子完成作业的自由度,让他自己支配自己做作业的时间。

【一陪读就吼孩子是病得治】相关文章:

吼孩子的危害性11-28

吼完孩子又马上后悔?11-23

吼孩子的危害有哪些11-17

总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又后悔怎么办?11-01

对孩子吼骂的严重后果04-14

父母吼孩子带来的几大危害11-11

孩子读书,家长要不要陪读11-25

父母陪读对孩子到底是利是弊11-11

经常大声吼孩子的坏处有哪些12-03

批评孩子用吼的会有什么影响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