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家长是很爱孩子的,但是,爱也是有程度的,给孩子过多的爱,只会伤害到孩子,让孩子变得一无是处,不懂的感恩。
1、法国教育学家卢梭曾说:你知道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前段时间有一个视频广告爆红网络:
一个刚去海外8天的留学生想让自己的外国朋友尝一尝中国最好吃的料理:西红柿炒鸡蛋。
可是发现自己不会做,于是给妈妈发信息求助,无奈妈妈的远程语音教学自己并不明白。
于是大洋彼岸的父母干脆起身录视频,现场示范教给儿子。
西红柿炒蛋赢得了朋友们的一片盛赞。
但是,当朋友们问起两国的时差时,他才突然意识到中国的此刻才凌晨4点。
男主人公不经低下了头,而远在家乡的父母却依然抱着电话等待孩子的消息......
很多人被煽情默默流泪,也有人吐槽男主人公就是中国巨婴,妈宝男。
这确实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养方式。
西方的父母只对未满18岁的孩子负责,中国的父母却要为自己的孩子操累一辈子。
中国式育儿极具自我牺牲精神,可是父母的付出和牺牲,有时候并没有换来热气腾腾的好日子,反正造成了很多亲子关系的困局。
2、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也许很多家长会说,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找不到尊重和溺爱孩子的界限。
管的多了,被说成不理解孩子,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发展。对孩子言听计从,又被指责太溺爱孩子,惯子如杀子。
所以,我们不妨一起先来看看溺爱有什么表现。
特殊待遇、轻易满足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
比如:吃“独食”,他喜欢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
只要孩子想要的就二话不说满足孩子的需要。
这样的孩子会变得理所当然,不会懂得跟人分享,更不珍惜所拥有的物品。
生活懒散、包办代替
允许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生活上没有任何规律性。
宠惯孩子饭来张口,衣来张手,没有一点自理能力。
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如何能够独立。
大惊小怪、过度保护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跌倒,从跌倒中爬起来的孩子会变来越来越坚强。
而有些家长往往孩子跌倒了就大惊小怪,而限制孩子某些行为,过度保护。
这样的过度保护会令孩子变得懦弱。
当面袒护
有时父母教孩子,奶奶/外婆护着:“不要太严,他还小呢。”
这样会导致孩子教不了,因为这样会令他无是非观念,时时有人护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3、对孩子爱得适当,爱得合理,才能使孩子得以健康成长。
已经走进溺爱这误区的爸妈们必须及时纠正过来。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纠正溺爱呢?
平等对待
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不让孩子产生特殊优越感。
要教育孩子懂得跟别人一起分享。
长期坚持,就会使孩子养成与别人平等相处的习惯。
不要轻易满足要求
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时,不能轻易满足。
孩子撒娇要家长买玩具,家长不能爽快答应,反而可以跟他提条件,比如一个月内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应买给他。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避免隔代溺爱
有时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会护着。
家长应该首先和老人沟通好,遇到孩子做错事时,老人可以到别的房间去或者借故出去,让家长单独来解决。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孩子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
家长利用这机会从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让孩子尝试自己做。
4、中国俗话说:“宠儿多不幸,娇儿难成才。”
这是告诫家长怎么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
不要只是抱怨,别人家的孩子为何那样懂事,我家的孩子却是个小霸王。
以爱之名的保护其实是一种剥夺,它剥夺了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受:满足感和边界感。
孩子从懵懂无知到变身霸王并非一日之功,当孩子习惯了索取,他们就忘记了感恩。
他们总在希望别人不断地给予,也不会想到自己要为长辈们做些什么事情。
要知道,性格的所有线索都可以追溯到童年。
熊孩子得罪了亲戚朋友,还能用人情抵债。
但是,今天你还在为熊孩子得意,将来熊孩子走上社会就要哭泣。
【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就是对孩子全部的爱】相关文章:
孩子最害怕的就是父母吵架吗11-03
孩子生病父母就是良医11-07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12-02
冷淡待孩子比打孩子更可怕11-18
爱孩子的方式就是对孩子狠一点吗09-03
父母给孩子的九个礼物11-08
孩子的行为,就是父母的复印件10-30
父母最伤孩子心的话08-03
父母最该给与孩子——信任11-29
父母最伤害孩子的几种行为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