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待多动的孩子

时间:2023-12-14 15:03:46 教育 我要投稿

  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还是好动?

要善待多动的孩子

  天性活泼好动与“多动”是有区别的。那么,父母该如何区别孩子是多动还是好动呢?

  专家指出,识别多动症的关键在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情况,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听故事、做游戏、看动画片或干他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会儿,6岁的孩子一般能安心做20多分钟。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持续10分钟,父母就要向儿童心理医生做相应的咨询了。

  哪些表现与“多动”有关?

  不同的多动症儿童有不同的症状,但主要特征表现为:

  1.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乱翻东西,他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刻得到满足,否则就大喊大闹。

  2.不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容易被外界不相干的事物和无关的刺激干扰。即便是看电视、听故事,也会小动作不停,屁股在椅子上扭来扭去,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3.无目的性的活动过多,动作花样频繁,有始无终。教画画或学歌谣,他总是听不了一会儿就走神儿,动动这儿、看看那儿、出点怪声儿或从位子上站起来在教室里无目的地溜达一圈。

  4.常招惹周围的小朋友、给老师和父母带来麻烦,对批评置若罔闻、屡教不改。

  5.有些多动症儿童任性、破坏东西、内心脆弱、时哭时笑,容易冲动。

  6.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或发脾气、跟小朋友在一起也是说翻脸就翻脸。

  7.有些多动症儿童做事显得笨手笨脚,精细度和协调性差,比如穿衣服、扣钮扣和系鞋带时动作缓慢且容易出错;走平衡木容易摔下来,走路摇摆不成直线;做操跟不上节拍或做错。

  一般来说,多动症儿童的智商并不低,但其中有多数孩子学习困难、做事马虎,这主要是由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同龄的孩子短所致。

  孩子多动“根”在哪儿?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其实际发病时间多在幼儿时期。但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再加上幼儿园的环境也比较宽松,其“多动症状”在父母和老师的眼里显得不那么突出,容易被忽略。到上了学以后,环境变化了、对孩子的要求更多更严格了,某些孩子“坐不住”的问题便格外“打眼”,引起父母的焦虑不安和学校老师的关注。因此,多动症儿童的求医就诊年龄多为6-12岁。

  多动症的发病原因不明。目前西医倾向于与遗传因素、脑神经递质代谢、轻微脑组织损伤、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有关;中医则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所致,但至今没有定论。

  5大居家训练偏方

  1.陪伴孩子

  多动症孩子做事常常三心二意,在最初进行自控力训练时需要以成人的行为影响孩子。比如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画画或做作业,爸爸或妈妈最好能陪伴在身边,父母的主要任务不是辅导也不是批评,而是督促他专心致志,防止边干边玩,以便提升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质量,逐步改善做事拖拖拉拉的状况。

  2.安排时间

  多动症儿童做事没有头绪,父母每天要帮助孩子安排游戏、活动和学习的内容,合理分配好时间,使孩子意识到每天该做的事一件也不能少。

  3.注意力延长训练

  多动症孩子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事持续时间短。父母最好依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一对一的时间表,并随着其症状的改善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孩子不到6岁,集中于某一件事上的时间最多能维持5分钟,父母不妨给他拟定一个“10分钟计划”,告诉孩子:无论是搭积木、画画还是看故事书,都必须坚持10分钟;如果孩子6岁上小学一年级了,看书写字能坚持10分钟,父母就给他定个“15分钟计划”。设定时间段的长度应比孩子能保持的“最高水平”长几分钟,使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目标定得过高、急于求成,都会让孩子看不到希望,对训练不利。

  当然要说话算数,别临时延长时间,不让他感到这一训练计划对自己有太大的压力。为了避免孩子不停地看表,父母可借助定时器:在上面设定好相应的时间长度,定时器一响,孩子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4.为孩子立规矩

  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些在家里和在幼儿园、学校的行为准则,让他明白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些规则一旦向孩子提出,就要坚持到底,任何时候都不能破坏。需要说明的是,规则定得越细致具体越好。培养规则意识,有助于“多动”孩子症状的逐步改善。

【要善待多动的孩子】相关文章:

孩子多动要留心11-26

为什么孩子多动11-17

多动孩子,应多关注12-04

别随意给孩子扣上“多动”12-06

多动的孩子该如何教育12-13

纠正孩子的多动行为有方法12-07

孩子为什么要“动”别人的奶酪10-28

多动的孩子应引起家长注意11-12

多动孩子该吃啥不吃啥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