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妍妍坐在公交车上,正陪她玩石头剪刀布,突然听见后面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声,妍妍问是谁哭,我回头一看,是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姑娘,不知因何事正在被大人训斥:谁家孩子像你这样就知道哭?!可孩子却越哭越凶,之后我们就下车了,也不知道后面怎么样了。
在生活中,这样的场景还挺常见的,孩子哭闹的时候,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大人们最爱说的话里一定有:别哭了,你看XX也不这样啊,可孩子依然如故,甚至哭闹的更凶,你可能都忍不住想要去揍他一顿了。
平常比较理智的时候,还能很镇定地说孩子哭了要跟他共情,要理解孩子,不要跟他乱发脾气,可脾气来了,有时真的控制不住。
都是做父母的,非常理解。父母也是人啊,是人就会有情绪,情绪来了,总是憋着也内伤啊。
很多父母说,每次跟孩子发完脾气就特别后悔,是呢,总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是不是太重了,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其实,孩子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啦,有时候,我冲着妍妍生气,她还嬉皮笑脸地来逗我,搞得我哭笑不得。
不过,语言也确实会伤人,有时候,语言暴力带来的伤害远比遭受身体暴力要严重的多。
前一段时间,看过一条新闻,一个外国孩子因为老爸的一句话竟然真的开枪自杀了,恐怕孩子爸爸也是追悔莫及吧。
现在的孩子,脆弱的还真是挺多的,总会看见有孩子被批评两句就跳楼的新闻,所以,孩子的成长环境也不能完全被蜜罐包围起来,孩子做错事了,该批评的时候还是要批评的。
我不反对批评孩子,但批评孩子的时候,这两句话,就别说了。
1、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
位列最讨厌父母说的话排行榜NO.1的,我想一定非“别人家的孩子”莫属了。
父母想要激励孩子时,总忘不了说一句“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这样就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孩子去学习了。
榜样对孩子的确重要,可“别人家的孩子”大概是孩子心中最不喜欢的榜样了。有个小孩子说要杀死XX,细问之下,原来XX就是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孩子觉得如果没有XX,父母就不会总拿自己跟他比较了。
这或许是孩子的一时气话,但也是孩子最真实的心理诉求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那个学习好的孩子不一定画画就比你家孩子好;那个舞跳的好的孩子不一定就有你家孩子的运动天赋...
如果总是拿其他孩子的长处来对比自己孩子的短处,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会让孩子很自卑,觉得父母一点儿都不爱自己,只喜欢表现优秀的孩子。
2、陈芝麻烂谷子全翻出来
“爱之深责之切”,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多深,对他的期望也就有多大,当孩子作业写错一个字的时候,父母甚至能脑补到孩子将来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过不上幸福的生活...
一想到这些,父母自然就没法淡定了,再一想,这些小错误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怎么就那么不长记性呢,于是乎,说着说着就跑偏儿了。
明明刚才在讨论这道题应该怎么算,最后就演变成河东狮吼,恨铁不成钢,对着孩子一通数落,陈芝麻烂谷子,能说的上来的全都过上一遍。
你在重复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估计你不会有什么好心情,只会越来越生气吧。
这下好了,这沟通也没法继续了呀,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可把这些过去的事再翻出来重新说,除了给你俩添堵和增加吵架素材外,一点儿好处都捞不到,还伤感情,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哟...
孩子做错事情,我们去批评他,一定是想解决孩子当下这个问题的,虽然是你在批评孩子,但这也是跟孩子沟通的一个过程,你也一定是希望你的语言能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当效果没那么好的时候,你可能会着急,一着急就冲动了,忘了其实你只是想让孩子认真写作业,结果却扯到了孩子成绩下降,邻居家的小明又是多么优秀,学习都不要家长操心。
当我们在跟孩子沟通时,就事论事很重要,杂七杂八扯一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火上浇油。
你批评孩子的时候,跟孩子七扯八扯,孩子心里保准是在想着怎样才能反驳你,要么就是耷拉着脑袋听你训,训完该咋滴咋滴,这样就真的是费力不讨好了。
批评孩子的时候,如果能做到就事论事,不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也不翻旧账,我想,这应该就是比较好的批评方式了。
有时候,我们苦口婆心说太多,也未见得能起作用,很多时候,点到为止即可。孩子的成长,最好的方式一定是自发式的,我们再怎么耳提面命,也不如他自己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为之付出努力。
话说,养娃还真是个技术活,轻不得重不得,但不管什么方式,拿捏得当最重要。
愿我们在养娃这条路上越走越顺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