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孩子的名义放大愤怒降低素养你也许正在这样做

时间:2023-12-19 11:40:49 教育 我要投稿

  昨天,老妈和我讲了一个事情。她带着小鹿出去玩,看到两个老人在吵架,因为孩子荡秋千的事情。一位老人说是另一位老人把自己的孙子给弄下来了。另一位老人说是,没有弄他,是他自己走下来的。老妈说,有两个秋千。这个小孩坐秋千的时间特别长,另一个秋千上都已经有三个小孩下来了,他还在坐着,最后是自己走下来的。

借孩子的名义放大愤怒降低素养你也许正在这样做

  孩子们都还没怎么样,大人先吵起来了,这种事情特别多。只要在小孩较多的游乐场坐上一会,你就会看到。有时候大人没注意,碰到孩子了,也会引来一番大吵。只要是看到了这些吵闹,心情就会非常不愉快。只能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小心再小心,把别家的孩子当作易碎品,摸不得碰不得。所以,在孩子玩的时候,便会不断地干预。

  有些人没教孩子礼仪,却在现实中用最具冲击性的行为来教孩子破坏礼仪,这些人习惯于以孩子的名义放大愤怒。

  五一假期,和小鹿奶奶一起带着小鹿去小公园里玩。前一天下过一场雨,空气很清凉,阳光很温和。一波牡丹谢了,另一大波牡丹已经在待放。走到儿童游乐区,就看到一位老人抱着孙子,走到另一大家人(爷爷、奶奶、妈妈、孩子)面前,把他们拦住,开始怒气冲冲地指责那一家人里的妈妈,大概意思就是说那位妈妈碰了他孙子,把他孙子吓得不会站了。

  刚开始,那位妈妈很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知道了什么事情之后,开始对骂。因为都有孩子,所以两家人都还是有底线的,什么脏水都不会专门地往孩子身上泼,而是有意地扩大化了,骂全家,顺带地也就把孩子给骂了。两家人争吵的激烈程度,把他们的孩子都吓哭了。整个儿童区,除了孩子们还在玩耍之外,大人们都忍不住地朝他们看去。本来一家人和和美美地,悠然自在地在假期里逛公园,却因为这件事情,整个假期都不会好过。

  大人们很容易借着孩子,把自己的愤怒放大。保护孩子,是一个社会很承认的、非常合理化的理由。有一则著名的新闻,同样是借孩子将自己愤怒放大的一个例子。一位父亲认为另外一个女司机突然从侧面变道,自己孩子受到惊吓,他一路追赶挡下这位女司机的车之后,把人家强行拉出车之后,进行殴打,打得人家骨折还脑震荡了。

  多数车主都会有路怒症,曾坐过某位亲戚的车,他从上车就开始骂路上的车或者行人,一直骂到停车之后。半路改道,在中国,这种事情很容易发生,在平时,很多人也就是骂上两句完事。而这位父亲却极端到采取行动,把怒气直接释放到诱发人身上。

  当时,在公园里,看到那两个家庭的吵架事件之后,婆婆给我讲了另外一个事情,发生在同一个地方,也是在这个公园的儿童游乐区。这里新装了一个比较“豪华”的儿童滑梯,小孩们都争抢着去玩。结果,一个小孩碰了另一个小孩了,被碰的小孩的爷爷就用手拍了拍这个小孩。

  于是这个小孩就非常不高兴了,告诉他妈妈说,爷爷打他。那位妈妈对孩子说,爷爷是觉得挺喜欢你的,才拍你的。孩子对情绪都是非常敏感的,当然不会觉得那位爷爷当时拍他是因为喜欢他。于是那孩子就哭着吵着,向妈妈要电话,说是要打110。孩子妈妈告诉孩子说,110来了,会把你带走的。最后,事态发展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这位妈妈很理智,想来会将孩子的情绪平复的。

  我总在想,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呢?比较好的做法是什么呢?面对别人猛烈的指责,会不会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事情呢?

  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处理。在现实社会中似乎很难交给孩子来处理。大人们处处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每每在孩子身后干涉着孩子的内政。

  当然,社会上以孩子名义所做的事并非都是那么阴暗的。早晨被小鹿叫起之后,就会抱着他去附近的菜市场买些早点顺带地再买些菜。很多时候,卖菜的人都会对同样等待着买菜或者买早点的人说,先给她拿吧,她带着孩子。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特别感动。

  现在很多启蒙的绘本里都有教孩子礼仪的部分。1岁多甚至更小的时候,家长们买给孩子的第一套启蒙绘本很可能是《小熊宝宝绘本》,里面就有关于《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大声回答“哎”》、《你好》等有关礼仪的。

  给孩子讲绘本,更进行机会教育,正好遇到书中发生的事了,要抓住时机教。

【借孩子的名义放大愤怒降低素养你也许正在这样做】相关文章:

给孩子面子,你可以这样做11-27

孩子发烧,你别这样做11-15

正在这样做的家长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12-18

孩子发烧,你别这样做(实用)12-06

教孩子分享,你可以这样做!10-30

这样做让你的孩子能说会道10-29

孩子爱抢玩具?你可以这样做11-01

你的孩子正在受苦?你知道吗?08-26

想让孩子好好吃饭,你可以这样做!11-18

孩子挑食这样做!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