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撕掉孩子的原装保护膜

时间:2023-12-20 09:25:33 教育 我要投稿

  唯有将自主权交给孩子,他才能成长得独立、自信、有主见。我一直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和界限感,这种与生俱来的判断力和天然发展的界限感就是他们的“原装”保护膜,只是父母总不经意间撕掉它们,并自以为是地贴上我们认为好的“山寨”保护膜。

请不要撕掉孩子的原装保护膜

  带心心去朋友家玩,朋友家有个大心心2岁的小哥哥,很是调皮。心心一岁多的时候,我就常瞥见小哥哥趁人不注意就踢心心一脚,他觉得好玩,踢得并不重,心心那时小,呆萌状态,踢完了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两个人玩起来倒也和谐。每每回到家,心心还不停念叨着哥哥。

  长大了一些,有次去小哥哥家玩,心心看中了哥哥手上的玩具,想玩,手刚伸过去,就被哥哥狠狠地推倒,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心心是个淡定的娃,面对这样“粗暴”地回应,也只是不动声色。我见她爬起来,又靠近哥哥,这次没直接伸手,而是小心翼翼地说:“一起玩吧!”哥哥不愿意,又用力推心心一下,大喊:“走开!这是我的!”心心这下生气了,对着小哥哥的脑袋就是一巴掌,小哥哥似乎从来没经历过别人的“反抗”,摸着头大声冲心心叫:“你竟然敢打我的铁头!你竟然敢打我的铁头!”

  我在一边看了忍不住地笑,并不是因为心心占了上风,而是觉得她小小的一巴掌,向小哥哥表达了自己不喜欢这样被对待,捍卫了底线。

  这是她第一次动手打人,而我并没有去教育她,因为我相信孩子有与生俱来的判断力,判断外界的好与恶,判断内在的喜欢与否,这种最初的判断力是主见的雏形,是他们天然的棱角,何必去磨平它?

  当然,也许你会说,孩子天生强势不吃亏,你当然不担心,要是被打了呢?

  就像文中开头说的那样,小打小闹我一般坐视不管,孩子没觉得受“欺负”就行。我认识一个妈妈,因为孩子谦让不好争抢,认为孩子懦弱,就鼓励孩子要学会表达自己,面对“欺负”,勇敢反击,于是每天在家和孩子练习打斗。

  可孩子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因为缺乏沟通技巧和相对成熟地思考能力,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看来总是简单粗暴,如果把别的小朋友的行为过度解读为“欺负”,鼓励孩子反抗,而孩子并没有做好准备时,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与自卑感。

  孩子间的小冲突,不如相信孩子的判断力,退一步,在不伤人的前提下,让他们自己解决。

  一次同学聚会,当大家都在谈论婆媳关系难处时,有个同学却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她说,她老公每次在公婆面前都对她大吼大叫,出言不逊,而她总是默不吭声地承受着。之后她老公向她解释自己的无礼,声称自己是故意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公婆心疼她,对她更好。

  她感叹,他的目的达到了,公婆的确对我视如己出。

  但这种方式让我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我了解这个同学,从小父母离异,在外婆家长大,如今与自己妈妈说话都要掂量着有些话该不该说,能不能说。她是一个安全感严重缺失的孩子。

  我不相信她会喜欢她老公对待她的这方式,如果能让别人因为尊重而对你好,又何必去利用同情?这实在是下下策啊。但我又清楚理解她的担心,或许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害怕的是一旦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会不会失去这份爱。

  反观我们的教育方式,不知不觉间我们就在塑造不敢表达自己的孩子。当孩子说“不”时,我们否定他,惩罚他,迫切地想打赢这场小战役,收回自己的控制权。而孩子的妥协,有的是惧怕权威,更多地是害怕失去父母的爱。

  可我们却很少能意识到孩子开口说“不”的珍贵,如果我们能站在孩子的角度,适度地听从他的选择,理解他的观点,让他知道,虽然我们的观点不一样,但我依然爱你。如此,孩子就会慢慢地发展出清晰的界限感,这种界限感对他意义重大。

  它能保护他在青春期时不因为迫切想得到同龄人的认可而酗酒抽烟,它能保护他在成年后工作时不因为渴望得到上司地认可而做一些违背初心地任务,它能保护他在恋爱时不因为害怕失去另一半的爱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个有心理界线的孩子,是有主见的,不盲从的,他们善于保护自己,也懂得尊重别人。

  很多父母压根不相信孩子“原装”保护膜的作用,干脆撕了它,又担心万一划了摔了怎么办?于是把成人的“成熟”的判断力施于孩子,给孩子悉心地贴上“山寨”的膜。

  可我们贴膜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为了好管教而已。我们告诉孩子:

  不要坐地上,有小虫要咬屁股啦!

  不要跑啦,前面有警察叔叔捉小孩了!

  穿上衣服,你看别的小朋友都穿了!

  还有升级版的:你再不走,妈妈就不要你了!

  这些“山寨”膜通通抹去孩子的本能,混淆视听,取而代之的是恐惧和随大流。

  什么时候我们肯相信孩子的本能?保护好他的“原装”保护膜?

  唯有将自主权交给孩子,他才能成长得独立、自信、有主见。

【请不要撕掉孩子的原装保护膜】相关文章:

请不要驳了孩子的面子12-08

请不要耽误自己的孩子12-07

请不要忽视对孩子的情感引导!08-10

家长,请不要代替孩子“做梦”11-28

请不要限制孩子说话的权利11-20

父母,请不要轻易揭孩子的短11-26

请不要未经允许把孩子的玩具送人12-17

请不要让孩子睡在父母中间11-07

如何撕掉孩子的负面标签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