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

时间:2023-12-20 13:28:02 教育 我要投稿

  前几天,和朋友聊起孩子的问题。

父母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

  他说,现在谁家的条件也不错,养活一个孩子一点都不难。可教育子女却没有想象得容易。

  每年放暑假前,朋友就一筹莫展,假期那么长,到底该让孩子做点什么好。

  父母都明白一个道理,学校能带给孩子的教育有限,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其实是家庭教育。

  所以,父母们大多希望尽最大努力,帮孩子增长见闻。

  这些年,工作上,我遇到过很多成功人士,他们未必是富豪,但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有一番作为。

  他们的出身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但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

  思维方式和一般人差别很大。

  举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有一天,三个工人在搬砖。有个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我在搬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做一件每天一百左右的工作。”

  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厦。”

  第一个人搬了一辈子砖,第二个人,成了包工头。第三个人,成了一个优秀的建筑师。这就是一个人思维方式的差异。

  徐小平曾经说过,选择决定命运,而认知决定选择。

  所谓认知就是思维方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他能走到哪里。

  孩子的思维方式从哪里来?

  有一句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起点。

  如今的父母都舍得给孩子花钱,说起让孩子见世面、长知识,开拓视野,父母想到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旅行。

  可一提起带着孩子去旅行,父母们又很头大,花钱、花时间,还很麻烦,担心路上的危险,孩子水土不服,可能到最后,孩子什么也学不到。

  还有很多父母觉得带着孩子旅行是一种富人式的炫富。

  像我们这样普通人家的父母,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闲钱。可旅行对孩子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一堂家庭教育课。

  去年十一,我去江南玩了一圈。在乌镇的客栈里遇见了一对母子,男孩十几岁的样子。每天早上,两个人都坐在客栈的前台商量今天要哪里玩。

  男孩提议去乌村,连民俗表演项目和时间都研究得一清二楚,还拿出一张地图,像模像样地给妈妈讲了一遍应该怎么走。我忍不住凑上去看了下,他用红笔清清楚楚地画了一条从客栈到乌村的路线。

  妈妈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醒他:“今天我们有100块钱,还要吃两顿饭呢。”

  小男孩闷闷不乐地坐着不说话,显然这点钱怎么算也不够花。

  妈妈试探性地问他:

  你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玩得开心点呀?

  小男孩想了一下,突然灵光一现,高兴地喊着:

  没关系啊,那我们可以去看免费表演哦。昨天,有个阿姨说剧院那里有不要钱。

  就像我们上次钱不够的时候去免费公园一样啊。

  真是个聪明的妈妈。

  生活里,得不到喜欢的东西就哭闹的孩子很多,懂得去寻找免费乐趣的人却很少。这不是自我安慰似的苦中作乐,而是一种扩展的思维方式。

  人生之中,困境重重,但方法永远比困境多。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你能看到的和别人相差多少。

  有个朋友是个育儿达人。

  有一次,我去她家送东西,正好遇上她家大宝和邻居小朋友在抢玩具。

  大宝哭着来找妈妈求救,如果换做是我,一定会告诉孩子,玩具要先让小朋友玩,但朋友没有这么做,她让儿子自己想办法。大宝想了半天也没注意。

  于是,朋友提供了四个选项:

  1、打架,谁赢谁玩。

  2、轮流玩。

  3、回家拿玩具交换玩。

  4、剪刀石头布猜拳决定。

  大宝思索了半天,选了第2个。

  她就这么轻松地搞定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其实孩子一点都不傻,很多时候,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做,只不过是对父母做出的决定不满,才成了所谓不听话的孩子而已。

  她说,生活里从不缺少让孩子长见识的机会,而是父母们经常忽略。

  因为太忙,时间太少,即便是陪在孩子身边,我们也很少用心投入地去引导,我们只是花了时间,其实很少陪伴。

  所谓见识,除了“见”,更重要的是“识”,而孩子能不能“识”考验的就是家长的功底。

【父母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相关文章:

孩子课外读的那些书往往决定孩子的差距12-18

这3种爱孩子的方式往往伤孩子最深12-09

父母没有原则孩子往往不孝顺12-14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05-09

全能的父母却往往培养出无能的孩子12-20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11-13

无能跋扈的孩子背后往往是这些做牛做马的父母12-18

教养方式决定孩子快乐能力早教12-09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哪些09-03

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