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放寒假,我们家就已经忙得热火朝天,准备欢欢喜喜地迎接新的一年了。女儿乐乐拿出早就制定好的过年计划,带领全家人一起大扫除,置办年货,布置一个年味十足的小家。
被封为“家庭书法家”的乐乐在爷爷的带领下早早地写起了春联,像往常一样,乐乐要在写的几十副春联里选出她最满意的一副贴在家门口。
想起乐乐第一次写春联时歪歪扭扭的字体,我和爸爸感叹到还好当时我们选择了鼓励,让乐乐将这项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
看着乐乐的毛笔字越来越有模有样,我不禁想,这种仪式感不仅是培养了孩子的一项特长,也是让孩子在写春联的过程中无限地贴近民间传统文化,感知过年的气氛。
往年家里的重头戏就是年夜饭,一家五口人在厨房边做饭边聊天,乐乐总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在饺子里放上硬币。
每个人爱吃的菜被端上桌子,中间再摆上一盘“福气饺子”,这才是家里年夜饭的标配。
但是今年,我和爸爸工作忙,乐乐大部分的时间都和爷爷奶奶待在一起,所以爷爷也提议我们进行一次“年夜话”。
在年夜饭之前,每人要写好一封信,在“年夜话”时,读给全家人听。
乐乐和我们都认为这是个好主意,打算认认真真的准备这即将到来的“年夜话”。
对于将到到来的新年,全家人都满怀期待。现在有不少人感慨生活水平提高了,于是对过年的期望也变低了。
其实有时候只不过是因为仪式感的缺失,才让年味慢慢的变寡淡。
作家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仪式感就是孩子通往诗意世界的一把钥匙,因为有了仪式感的存在,孩子会在成长的日子里认真地生活,满怀期待地拥抱每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明天。
仪式感是冲破束缚的“钻”
好友阿岩是个大忙人,但有关她女儿佳佳的事,她一定亲力亲为。
佳佳四岁的时候,阿岩为了将元宵节过得有仪式感,就跟着视频自学了花灯的制作方法。现在佳佳即将八岁了,阿岩打算这次元宵节将做花灯的技巧教给女儿。
我曾经问过阿岩,为了一个节日,就这么大肆准备真得值得吗?
阿岩却说:事关孩子,无论大小都要有仪式,这样才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被爱。
一个个自制的花灯,虽不及买来的精致,可陪伴孩子过节的乐趣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仪式感让孩子盼着过节,也让孩子期待着妈妈亲手制作的礼物。
上学时,孩子是老师眼中的学生之一;
玩耍时,孩子是伙伴眼中的朋友之一;
在亲戚眼中,孩子是别人家的小朋友之一;
在路人眼中,孩子是陌生人之一。
只有在父母眼中,孩子才是那个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小天使、小可爱。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一书中说写到: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仪式感就是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体现出存在感。每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日子都在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时刻提醒着孩子:
你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爸爸和妈妈都很爱你。
除此之外,父母也不该错过自己生活中每一个感动的瞬间:生日,纪念日,乃至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在每一个关于父母的时刻,也要让孩子学会感恩,给孩子一个表达爱的机会。
就像孙俪邓超一家,孙俪生日时,等等穿上西装和妈妈来一场爱的约会;邓超生日时,小花给爸爸一个爱的亲亲。
一次约会,一个吻,都是孩子在用实际行动对爸爸和妈妈说:爸爸和妈妈,谢谢你们把我带到这样一个世界,谢谢你们让我过得这么幸福,我爱你们。
仪式感是一把“金刚钻”,帮助孩子冲破生活坚硬的外壳,汲取被爱的温暖和爱人的力量。
仪式感是平凡生活的“钻”
其实在乐乐还小的时候,她并不喜欢过年。乐乐总说,春晚没有动画片好看。
于是我们约定,每年春晚时,全家人都要一起穿上红毛衣,放一段喜庆的音乐,然后假装自己是春晚的主持人,轮流给剩下的四个人报幕。
不知不觉中,乐乐就喜欢上了看春晚。小小的她模仿电视里主持人的仪态,随着歌声活蹦乱跳,也和我们大家一起谈论虽搞笑却富有深意的小品。
出门串亲戚也曾经是家里的一大难题,乐乐以前总抱怨:天气太冷,亲戚太多,走路太累。
后来,我和爸爸给乐乐制定了一个“情感账簿”,将家里的人情往来讲给乐乐听,让她记下大人之间的情感互动。
久而久之,乐乐对亲戚的概念不再陌生,对亲戚的情感也不再只是口头上的“叔叔”“婶婶”,过年串亲戚也成了孩子表达感恩的方式。
今年,乐乐早早地就表示,除夕要和我们大家一起守岁,一起看春节晚会。大年初一还要早早起床,和我们一起去拜年。
仪式感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是闭塞的,他们往往不擅长表达爱,也无法坦然地接受别人给予温暖。
充满仪式感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往往拥有足够发达的幸福神经,他们内心丰盈,充满希望,既能接受别人的善意,也能够包容他人小小的错误。
仪式感是平凡生活里的“钻石饰品”,将孩子成长的每个日子装扮得焕然一新,那些闪闪发光的是孩子感受到幸福的一个个记忆节点。
如何才能将平凡的日子注入更多的新鲜感,以下两点和家长们一起分享。
1、仪式感和金钱无关
仪式感从来都不是给孩子买几千块的玩具,也不是为了孩子一时的喜好一掷千金。
仪式感是用心地对待每一个节日,就像在等等八岁生日的时候,邓超亲手做的蛋糕,孙俪亲手织的围巾,都只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心意。
仪式感也是真挚的对待生活中那些平凡的小事。比如每天和孩子互道早安,晚安。
每个月在固定的时间做一件同样的事,可以是家庭聚餐,也可以是爸爸和妈妈牵着孩子的手一起压马路,欣赏周围熟悉的街景,谈论那些熟悉的人和事。
2、仪式感不等于虚假的形式主义
有些父母认为仪式感过于形式化,浪费时间。其实仪式感最核心的就在于和孩子一起度过的亲子时光和在那个仪式里全家人共同注入的爱和温暖。
宝宝长大些,可以不再坐宝宝餐桌,而是和爸爸和妈妈平起平坐。这时候给孩子一个“体验和大人同等待遇”的仪式感。
孩子期末考试结束,在即将开始快乐的寒假之前,为孩子举办一场期末总结会,记录孩子在过去一学期的成长,也和孩子一起期盼新学期的到来。
在家里的一角,全家人一起布置照片墙,记录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也珍藏那些亲子活动的感动瞬间。
孩子终将会长大,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大家可以选择的是,让孩子在充满仪式感的日子中体会到时间酿出的香甜,还是让孩子将一个普通的日子重复度过无数天。
那些看着孩子,突然问自己“他怎么就长大了”的父母,将孩子的童年过得草草了事。而那些充满仪式感的家庭,将孩子的童年过成了典藏版。
仪式感是孩子成长路上珍贵的记号,这些记号留下的是感动还是敷衍,取决于现在的我们。
共勉!
抗击新冠肺炎,家长和孩子,咱们一起努力,打赢这一仗!
阅读推荐
关注家长慧,点击菜单,免费获取中小学生必备的十大学习工具!
服
务
社
会
【为何需要给孩子过一个有典礼感的年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相关文章:
什么是养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11-11
要给孩子一个游戏童年10-09
最好的教育是,把爱和规矩都要给孩子!10-30
有必要给孩子买保险吗11-09
有必要给孩子做智力测试?11-06
有必要给孩子买玩具吗10-07
孩子一岁前最好不要给孩子把屎把尿12-23
我的孩子为何爱吃头发?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