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培养婴幼儿的“志育”

时间:2024-01-28 18:47:31 教育 我要投稿

  第1招从小埋下理想的种子

3招培养婴幼儿的“志育”

  大凡招聘人才时,德慧泉早教中心创始人陈明兴教授都很感慨,“许多毕业生对自己的生涯缺乏规划,能清楚阐述自己志向的寥寥无几。”

  陈明兴指出,人们提倡德育、智育、体育,是否还需要再加上一育——志育”呢?即对人的志向、志气、意志等的培育。

  婴幼儿时期的最初“志育”,嘉宾们认为,应该从小埋入理想的种子。

  旺婴妈妈早教中心园长许威威的建议是,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讨论,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什么样的人是伟大的人?他们为我们人类、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历史名人、英雄人物的故事,在孩子的心中塑造出一个个优秀的榜样,指引他前进。

  家长还可以经常和孩子讨论,长大了做什么?从小把理想的种子埋入孩子的心田。当家长和亲戚或朋友在聊天时,如果孩子在边上,可以经常夸奖孩子有理想、有出息,并有意让孩子听到,这样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孩子的信心,并将这种理想信念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田,贯穿终身。

  第2招让孩子早读书、爱读书

  许威威指出,一个孩子阅读开始的年龄的早晚,阅读量的大小,将决定其未来人生事业成就大小及其发展程度。

  古人读书大声读、反复读,出身书香门第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沉浸在诵读声中,不少人十来岁就才华横溢。

  最近国家开始筹备在大学生中培养希望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家”型人才。许威威认为,要想培养出“大家”型人才,一定是从小就要开始的。

  “人类大脑发育的规律决定了文德的积累必须落实在婴幼儿时期。越小的孩子大脑的开放程度越高,耳听目看有关人文方面的知识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在大脑中落地生根,而文德积累厚实的孩子,等到大时,其逻辑推理能力也会更强。”

  第3招“5W+H”让孩子自己定志向

  陈明兴认为,“志向”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确立一个目标和方向,二是以顽强的意志去追求它。

  他建议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输入大量的“励志”,然后引导孩子“立志”,而在整个过程中,一直贯穿着“励志”。

  “励志”要从生活入手,如孩子摔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让孩子学会忍耐、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平时多给孩子正面暗示,尽量避免用命令语言,多用问的方式跟孩子对话,让孩子养成积极主动的思考习惯。这些都是一种从外到内的作用力和影响力。

  有些家长知道立志的重要性,只是不得要领,常以自己大人的期待来替孩子“立志”。其实方法不难,用“5W+H”(whatwherewhowhenwhy和how)这6个方面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定志向。

  专家观点

  孩子要成才3岁前必立志

  当谈及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有些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排斥,脱口而出的理由是,“我不想干涉孩子的童年,顺其自然就好了!”

  智慧泉儿童教育发展中心课程总监苏玲分析说,现代的年轻父母备受上一代父辈的严厉管教和应试教育的压力,所以他们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更偏向于“无为而治”。

  “这样的观念往往导致教育起孩子‘漫无目标’或‘随波逐流’,容易错失教育机会。”

  “有志向和没有志向的人生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陈明兴教授说了个很形象的故事。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陈明兴从脑科学方面说明孩子从小立志的必要性。“大脑有一项重要的‘导航机能’,当大脑设定预期目标时,会自动开启‘导航系统’,让我们的行为、思想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行,中途还会‘修正航道’,最终到达目标。”

  许威威也认为,孩子从出生到三四岁,是其心理生命的最佳养育期,就在出生的头几年里构建起人的“潜意识板块”,从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后续的发展和今后一生的生活。

  家长务必要将“长大了做好事、做大事”的英雄气概注入孩子的潜意识,这样等孩子将来长大以后,才更有机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