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胎急产二胎容易早产吗
前一胎急产早产列高危险群,究竟哪些族群会被列为急产高危险群?林姿吟医师直言,目前急产的发生原因包括子宫颈闭锁不全、早期破水经产妇等,从临床上推论,多半和妈咪的个人体质、怀孕胎次有关。
通常,第一胎出现急产状况的妈咪,第二胎再发生率会比一般产妇来得高,除此之外,超过3胎以上的经产妇,因子宫颈被撑大、产道较松弛,发生机率也会比初产妇来得高出许多。因孕妈咪对痛的忍受度不一,有些人是腰酸感胜于疼痛感,甚至形容「腰酸痛到快断掉」,此类妈咪通常到院后不久就会被推进产房,应格外留意。
为何早产妈咪大多伴随急产现象?对此,林姿吟医师解释,未满37周足月产的宝宝,通常体重较轻、体型较小,比足月产宝宝更能快速通过产道。综合来说,举凡年龄太轻未满20岁的孕妈咪、子宫颈闭锁不全、胎儿体型较小、多胎次产妇和曾有急产史的产妇,都有可能发生急产。
然而,自然产孕妈咪都必须经过子宫规则收缩与强烈阵痛,才有可能顺利分娩,「急产只是子宫规则收缩、整体产程来得太急太快,以致于孕妈咪来不及观察发现,才会导致措手不及在非产房内生产情况发生。」林姿吟医师强调有些孕妈咪有子宫颈闭锁不全,没什么阵痛胎膜就已滑出,只要一阵痛就可能导致急产,但此类患者在怀孕初期就有流产风险,甚至得接受子宫颈缝合手术,警觉性较高。
距离预产期还有1个多月的一位35岁孕妇,周末和家人到牧场度假,不料深夜突然出现连续阵痛等产兆,紧急向当地消防局请求协助,救护车上,孕妇告知肚子里的宝宝是第2胎,怎料宝宝等不及送达医院,整个头已探出母体,年轻救护员紧急协助接生,先夹住脐带、并给予保暖,到院后母子均安。
孕期哪些状况要急产
产程短于3小时发生机率低
医学上针对急产(precipitate labor)的定义,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妇产科专任主治医师林姿吟表示,一般是指孕妈咪从有阵痛到宝宝出生,整个产程短于3小时。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产妇中平均约有2~5%有急产可能,换言之,平均100位产妇当中,只有不到5人可能出现急产症状,发生机率并不算太高。
一般来说,自然产都会经历落红、破水、阵痛3大产兆,随着子宫颈口逐渐扩张,导致周遭微血管破裂出血,下体流出俗称草莓果冻状的分泌物即为落红,落红后1至3天通常会出现子宫规律收缩阵痛,合并子宫颈变化,正式进入产程。自然产初产妇的产程较长,可持续16~18小时,经产妇因有过生产经验,加上产道与周边组织较松弛,产程可缩短至10~12小时。
部分第一胎孕妈咪因无经验较紧张,发现落红后会立刻到医院报到,因距离进入产程尚久,往往导致被医院「退货」,对此,林姿吟医师表示,初产妇可等规律性阵痛频率每间隔5分钟出现一次时,再携生产包赴医院报到,反观,经产妇因产程进展较快,当每隔10至15分钟一回规律的阵痛发生时,就应立刻至医院待产。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情形是未破水的情况下,一旦破水,宝宝不再受到羊水的无菌保护,母婴遭受感染机率激增,且羊水中的前列腺素,会刺激子宫收缩更强烈密集,基于安全起见,应立刻到医院准备生产。
产道撕裂风险大恐酿大出血
有关急产所隐藏的潜在风险,林姿吟医师表示,当子宫收缩过于强烈,孕妈咪过去若曾做过子宫手术,恐导致子宫破裂与胎盘早期剥离,一旦供给脐带的血流减少与氧气输送量减少,就会造成胎儿缺氧甚至死亡,也会导致妈咪子宫大出血,危及母体安全。
「一般自然产妈咪,在宝宝分娩后,医师会以外力协助产妇剥离胎盘,并在点滴中加入帮助子宫收缩的药物(俗称宫缩药),帮助宫缩止血,并缝合会阴伤口。」林姿吟医师表示,急产除了会造成妈咪会阴及产道不规则撕裂伤,增加缝合难度,胎盘剥离母体时间拖得越久,产后大出血风险越高。
除此之外,宝宝若不小心生在马桶或非无菌环境下,可能有受伤、感染甚至溺毙风险,胎儿自行断脐,有时会因器械消毒不全,增加感染风险,以前述急产案例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