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说“不”, 我也很头疼啊!

时间:2024-05-28 12:11:16 教育 我要投稿

  尽管知道2岁是宝宝的第一个叛逆期,并为此做好了十足的思想准备,宝宝还是狠狠地给了家长一个下马威!

宝宝总说“不”, 我也很头疼啊!

  对家长的各种要求,宝宝一律拒绝:让宝宝收拾玩具、洗手吃饭、上床睡觉,宝宝都会干脆利落地说“不!”

  (《妈妈是超人》中饺子频繁说“不”,惹得奶奶大为光火!)

  请容小编想想:这种“痛苦”的日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大约是宝宝1岁左右吧!不过那时,宝宝嘴里说着“不”,行动上却会服从。但现在,宝宝显然坚定了“作战到底”的想法!

  啊!真是想想就头疼啊!

  宝宝这是怎么了?

  简单来说:宝宝通过反抗来构建自我。

  所谓的“构建自我”,就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宝宝逐渐了解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

  8月龄前的宝宝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他们会以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不能将自己和妈妈分开。此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学会了爬,并由此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各自独立的。

  直到2岁左右,宝宝有了人类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因此,宝宝会经常说“不”,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们想要实现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他们还会:

  认为家长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并大胆付诸实际行动;

  如果自己要做的事被成人代做,往往坚持退回原状态,自己重做;

  常常逆着父母的意愿,说“不”,并按照自己的愿望说“我自己做”……

  尽管听起来让家长很头疼,甚至会说这是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但儿童教育专家却更愿意叫做Wonderful Two(了不起的两岁)!

  家长之所以恼火,是误以为这是宝宝对家长权威的藐视或挑衅,实际上,宝宝会说“不”,对于他的成长,对于他建立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个性是至关重要的!

  (饺子不仅说“不”,还打翻了饭碗)

  可是宝宝老说“不”,我真的很困扰!

  两岁左右的宝宝一个很“奇葩”的表现是:他做的事情不仅会违背家长的意愿,也会违背他自己的!比如他明明想要“红的”,却偏要选“蓝的”;本来想要做某件事,当你问他他又说:“不”;甚至,他们会拒绝饼干!!

  要不,故意把话反着说?

  有些“聪明”的家长会想到一些比较奇特的点子,比如说出一些与自己本意正好相反的话——希望宝宝别剩饭的时候,就说:“妈妈想吃你的饭,所以你别吃了吧。”然后会欣慰地发现眼前这个喜欢说“不”的小不点儿“中计”了,他会很快把饭吃完,把碗弄得干干净净。

  不过,好景不长!当家长正沾沾自喜“姜还是老的辣”,庆幸原来生活如此简单时,会突然沮丧地发现“这一招失效了”,另一种极端就是如果家长不说反话,宝宝就不会做任何事情。

  因为宝宝并不是机器在执行程序,总会一成不变地按照一个模式工作下去,家长这种自作聪明的小伎俩起初的确会有些效果,不久就会“变味”。

  小心!你可能对宝宝说了太多“不”!

  8:37 a.m.不!宝贝,你不能吃狗粮!8:45 a.m.别站在椅子上,你会摔下来的!8:51 a.m.别把草莓捏爆!看看你的手和衣服,一塌糊涂!8:58 a.m.No, no, no!我要告诉你多少遍,别这样做!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宝宝最初说“不”几乎是一种本能反应,一直到他两岁半才会把“不”当作真正的抗拒!

  这个过程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宝宝可能是在模仿家长。其次,家长自己内心敏感,不愿意接受宝宝的拒绝,总想着去纠正宝宝,阻止他说“不”,慢慢地,宝宝就把“不”从口头禅转变成了真正的逆反。

  天呐!快救救我!

  2岁左右的宝宝,因为语言能力的限制,无法准确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也不能很好地和父母进行沟通,情急之下只好统一用“不”来拒绝不想要的。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多为宝宝提供开口的机会——鼓励他多复述故事、多描述看到的事情、多和他进行交谈,以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注意交流的语气和技巧

  要知道,宝宝和家长一样,并不喜欢被控制的感觉。很多家长最容易脱口而出的就是“宝宝,别再玩水了”,“快去睡觉”,这样很容易激起宝宝的逆反心理。

  把话换种说法,采取商量的语气,宝宝的抵触心理就不会那么强烈了。比如“我们一起把玩具送回家,怎么样?”这种表述方式会让孩子觉得他有选择的余地,掌握了一定的自主权,同时由于你并没有明确地要求他做什么,所以他反而很难对你的话反着做。

  没错!技巧性的问题有很强的引导作用,用问句代替生硬的指令,宝宝的接受程度会更高!但是!如果跟宝宝说“我们一起把玩具送回家,怎么样?”,宝宝还是对家长置之不理,家长可以再尝试说,“咦?这本《小猪佩奇》应该放在哪里呢?”用语言表达技巧去激发宝宝的自主意识,宝宝就有了参与的热情。

  给宝宝一定的选择权

  想必很多父母都听说过,问宝宝“要A还是B?”有助于缓解宝宝频繁说“不”。

  有时宝宝会出现怠惰拖延的情绪,家长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选项让宝宝选择,迫使他停止拖延。比如“你想吃香蕉还是苹果?”(宝宝一般会选择苹果,因为这个往往更容易让两岁的宝宝记住。所以,如果你更倾向哪个,就尽量放在后一个!)

  也可以把想让宝宝选择的那个选项描述得更“诱人”一些,比如小编家女儿每次玩滑滑梯都收不住,而小编却想着赶紧去超市,直接跟她说“别玩了,我们该去超市了”,显然会被拒绝。因此,小编每次都问女儿,“你想不想去超市摸大米?”“你能帮妈妈去买牛奶吗?”

  不过,这些方法也并不总是奏效的——如果宝宝没有心情做选择、天生不擅长做决策,或者对选项特别困扰,就不会配合家长。

  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

  在和宝宝相处的过程中,家长换位思考的习惯很重要。因为人往往容易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略了应该给对方相应的尊重。

  在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之前,不妨换位思考一下,确定将要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容易被孩子接受。

  当宝宝正玩在兴头上,你却让他“去睡觉”,显然是很扫兴的,也必然会遭到宝宝的抗拒。但是,如果宝宝爱看绘本,那么可以说,“赶紧选一些你喜欢的绘本,放到床上,妈妈要给你讲睡前故事啦!”

  尊重宝宝的想法

  如果说问宝宝“选A还是选B”充满了成年人的狡猾,那么尊重宝宝的想法就是一种平等。

  宝宝有时并非在刻意反抗,挑战家长权威和底线,他只是想表达自己有权利否定一些事情!那么,家长就要在要求宝宝做事情的时候,学会倾听和尊重他的想法。

  假设宝宝“不要”的内容可以接受,不妨按照宝宝说的做,并且告诉他原因,让宝宝感觉到,家长并非在用权威压制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而家长之所以改变原来的想法,并不是因为他无理取闹了,而是因为公正!

  当然,一些原则性的是非,家长是不可以退让的,比如出行必须得坐安全座椅。

  利用好宝宝爱模仿的天性

  有的时候,面对宝宝的“不”,家长的语言可能会失效。

  当家长不得不对宝宝的行为进行阻止时,你没有任何理由采取粗鲁的态度。因此,首先,家长需要共情,对宝宝眼下的状况表示理解。其次,还可以利用宝宝爱好模仿的天性,对宝宝加以鼓励和引导。

  举例来说:马雅舒的女儿米雅不想跳舞:

  面对米雅的逃避,马雅舒向老师借来舞蹈服装,亲自上阵,在她的鼓励和陪伴下,米雅也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即便家长做了很多努力,一些具有坚强意志的宝宝,仍然会让家长心力交瘁。

  不要期待事事宝宝都会配合,即使你使尽浑身解数,事情的发展永远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顺利。

  不要因为宝宝的固执和坚持而生气,不要把这样的行为定性为顽劣或者叛逆,而是当做宝宝固有的天性。

  不要因为宝宝频繁说“不”而情绪激动,这只会让你和宝宝的关系更加对立……

【宝宝总说“不”, 我也很头疼啊!】相关文章:

为何孩子总说不12-14

孩子总说不不不原因竟然是这个12-16

孩子总说不 妈咪要淡定12-07

两岁宝宝不喝奶粉怎么办啊02-13

在家也能早教撕不烂的宝宝绘本02-02

面对挑战,孩子总说“我不行”?11-21

动不动就哭闹的宝宝让妈妈头疼不已05-10

宝宝也懂得倾听09-04

半岁宝宝不喝奶粉怎么办啊 是什么原因呢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