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春捂”到底怎么捂
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往往跟不上季节的转变,冬春交替的季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如果天气稍一转暖就急着给宝宝脱去冬衣,换上春装,一旦气温骤降,尤其是遇到“倒春寒”,宝宝会很难适应,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而春季正是各种菌、病毒逐渐活跃起来的季节,很容易乘虚而入,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所以,“春捂”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虽然春捂有道理也有必要,但是妈妈也不能给宝宝“捂”得过度。科学的“春捂”应该是依照天气情况,适度适时地给宝宝增减衣物。怎样判断宝宝穿得是否合适?一般说来,妈妈可以摸摸宝宝的后脖颈,不出汗、温热就是合适的,还可以摸摸小手,如果小手凉凉的,那就是穿少了。
初春时节,家长过分强调“捂”,致使宝宝出汗多,堵塞毛孔,患上痱子和毛囊炎。宝宝的体温调节能力差,穿得太多,会导致宝宝体温过高,大量出汗,甚至面部发红,全身乏力、虚脱等症状,这种情况下,要立刻减衣缓解症状。
事实上,如果宝宝“捂”得过度,大量出汗,又没有及时擦干并换上干爽的衣服,反而更容易导致宝宝着凉生病。有些妈妈,尤其是小宝宝的妈妈带宝宝外出的时候,觉得宝宝不会走、不会跑,躺着没有多大运动量,所以生怕他冷,会给他穿很多衣服。其实小宝宝的新陈代谢更旺盛,不运动、穿太多一样会出汗。科学“春捂”很重要。
当昼夜温差小于8℃时,妈妈才可以考虑给宝宝减衣。春天的气温变化就像“孩子的脸”,前一天还是春意浓浓,刹那间就又可能寒流来袭。即使在同一天,早晚的温差也会很大。这样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最容易导致宝宝着凉生病。因此在昼夜温差大于8℃时,妈妈最好不要忙于给宝宝减衣。
另外,春天难免要经历几次“倒春寒”,气温总是在反复的升降之中逐渐回升。当气温升至15℃以上,且持续7~14天没有变化时,才说明气温回升至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时妈妈才可以考虑逐渐适量地给宝宝减衣。
宝宝“春捂”的正确穿衣法则
春捂”记得这3个数字
什么时候开始“春捂”、什么时候结束“春捂”、“春捂”要捂几天、怎么捂…这些都是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记住下面这3个数字就能全部搞定~
8℃是信号
当昼夜温差超过8℃时,就要注意给宝宝保暖,不要过早脱掉冬衣。
15℃是指标
15℃是捂与不捂的一个临界温度,当气温低于15℃时就一定要捂,当气温超过15℃就可以适当给宝宝减衣服,但是减衣服也不要一下子全“减”,建议妈妈们给宝宝“早晚添、中午减”。
另外,如果宝宝出汗了,需要减衣服时,妈妈要先将宝宝的汗擦干,等到没汗后,再脱掉衣服。
7天是适应期
我们说15℃以下要“捂”,但当温度超过15℃事,还应该再捂7天,让宝宝的身体慢慢适应温度的变化,才不容易着凉生病。
“洋葱式”穿衣法+上薄下厚
“洋葱式”穿衣法,顾名思义就像是洋葱一样,把衣服一层一层穿起来。内层可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寒防风。根据场合与温度,可以一层层加上或脱下。
由于我们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半身差一些,更易遭受冷空气侵袭。所以在这个忽冷忽热季节,穿衣也要讲究“上薄下厚”,妈妈更是要注意宝宝下半身特别是腿脚的保暖,以免受凉生病。
宝宝最舒适的外在温度是26℃。按照不同温度,给宝宝搭配不同材质、薄厚的衣服。
内衣要贴身穿,尽量选全棉的,柔软舒适又吸汗性好;一般不建议选夹棉或者加绒的保暖内衣,不透气。如果是6个月内的小宝宝,选连体的会更好,可以很好保护小肚子;6个月后的可以选分体,活动更方便。
【宝宝春捂到底怎么捂 】相关文章:
宝宝春捂如何正确的捂?02-15
春捂秋冬春捂的正确打开方式06-26
宝宝为什么要做好春捂06-12
宝宝适合春捂秋冻吗05-10
宝宝需要春捂秋冻吗?02-15
给宝宝春捂有5个讲究10-07
孩子春捂要科学,小心捂出火11-12
幼儿“春捂”有讲究超过15℃就别捂!10-02
宝宝发烧捂寒怎么办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