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属于望文生义了,多动症的学名叫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其实是一种注意力缺失的问题,多动症孩子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就算是他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很想要做下去,但是依然没办法一直保持专注,导致学习困难,“动得多”只是多动症症状的其中一种典型表现而已。
那么多动症到底有哪些表现呢?
1,注意力不集中的迹象:
经常溜号走神,很难集中注意力
听不见别人对他说话
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非常容易分心
不听指令
不会整理,物品摆放混乱
总是不记得重要的事情
总是丢东西
对耗神的事情不愿意做
无法快速准确明白一段话的意思
2,好动的迹象:
特别好动,似乎不会停止
总是不停地说话
无法安静的玩耍
不分场合的乱跑或攀爬
3,冲动的迹象:
别人没有提完问题就着急回答
没办法等待
凭冲动做事,不过脑子
无法控制情绪
总是会打断别人的说话
emmmm,看完这些,大家是不是心中一凉,全都对号入座了。
天啊,我就知道,我娃果然有多动症!
先别急着定性哈!这些表现,需要有连贯性,也就是你娃并不是偶尔这样,而是一直都是这个样子,超过六个月,而且这些行为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才会怀疑,注意,是怀疑,可能有多动症,并不是一定有。
具体还有专业医生诊断,诊断手段也很复杂,除了很多量表之外,还要依靠医生的专业经验,观察孩子的状态才能真正确诊。
并且,北美的医生基本不会建议五岁以下的孩子去做多动症的诊断,因为“没法长久专注”、“活泼好动”、“容易冲动”是学龄前儿童的共同特征,很难把这些年龄导致的不成熟行为和多动症症状区分出来,就算是领域专家,也几乎没办法给4岁以下的孩子下多动症的诊断。AAP对于多动症儿童的诊断指南也只限于4-18岁之间的孩子。
关于4岁以内的多动症孩子如何诊断和治疗,这方面学界还有很广泛的争议,激进的医生有给小孩子用药的,但是反对的声音非常多,一个是容易误诊,第二是药物的副作用不明确,所以主流学界还是主张不去诊断和治疗4岁以下的儿童。
四五岁的正常孩子各方面发展会越来越成熟,会开始比较能够专注,比较能够坐得住,比较能够控制情绪了,但是这个年龄的多动症的孩子行为还是和小孩子一样,没有改善,症状就比较能够凸显出来了,更加不会被误诊。就好像大潮退走,才能更容易的便认出留在岸上的砂砾。
综上,至少在孩子4岁之前,你怀疑多动症的事情,那就是纯粹给自己找不痛快。至于9个月什么的,那真的是想太多……
但是小娃儿确实是好动到父母怀疑人生,难带的要命怎么办?
碰到这种情况,你需要每日三省吾身:
给娃放电了嘛?让娃撒欢儿了嘛?带娃出去溜了嘛?
你娃憋着一身的精力无处发泄,恨不得插个翅膀上天,他要是能坐得住才有鬼啊!
我家毛头3岁之前,根本就是家里呆不下,我在家里没办法和他和谐相处超过1个小时,必须风雨不误的出去溜,到了冬天得满世界的给他找各种室内游乐场,如果胆敢待在家,那就是每半个小时制造一个龙卷风现场,恨不得把房子拆了。说实话我当时也非常怀疑他有多动症。
3岁之后,曙光来了,毛头突然在家里也能安静的玩一好一阵了,天气不好也不想出去了(当时感动的我热泪盈眶啊有木有!),但是依然每天要有消耗体力的活动,不把他体力耗尽,他屁股就像长钉子了一样,就连看电视都坐不住。
如果条件实在是不允许出门,我也会想办法在家里给他放电,先让他做一些耗费体力的游戏,譬如说捉迷藏,跟着音乐蹦跳,追着玩,搬东西,扔球,做家务,等等,看他见着汗了,有点累了的感觉,再坐下来搭积木或者玩拼图什么的,就比较能够专注了。
现在毛头已经7岁了,曾经的多动儿童,已经变身成了可以看书、写字、画画超过半个小时的安静美男子,老母亲也是甚感欣慰。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孩子好动的问题都会随着长大而消失,多动症孩子的比例还是比我想象的要高一些,美国这边的统计,多动症会不同程度影响到4-12%的学龄儿童,如果你发现孩子接近五岁了,依然是会有精神注意力难以集中,过于好动,情绪冲动等问题,并且达到影响生活和社交的程度,还是要尽快就医。
就医不是给孩子扣“有病”的帽子,只有确诊,真正的知道孩子的状态,才更能够了解他心理和行为特点,更能用正确的做法,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生活和社交。
多动症的孩子是先天基因的问题,并不是后天教育教养方式导致的,就算是孩子真有多动症,家长也不必因此自责。
最后,愿每个好动的小朋友,最后都能享受到专注做一件事的乐趣。
【我家宝宝特别爱动一刻都停不下来,是不是有多动症?】相关文章:
孩子特别爱动,到底是聪明还是多动症?10-28
多动症儿童可能不爱动08-24
宝宝有多动症该怎么办12-12
【优秀】多动症儿童可能不爱动09-28
多动症的宝宝睡眠好吗10-28
何为多动症 多动症有哪些典型表现?10-12
宝宝每天都需要的营养有哪些10-28
宝宝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