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心病”多

时间:2024-12-04 09:04:01 教育 我要投稿

  众星为何捧不出满月?

  为什么在众星捧月般关怀下长大的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人格不健全甚至患上精神疾病呢?“主要是父母以及家人对他们的关怀太多,什么事都替他们做好了,没有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形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好怪罪于人,不宽容的心理特点,这样的孩子成人后通常人际关系不好,应激能力差,生活也不愉快,所以更容易患精神疾病。”陈教授对记者说。

  据陈教授介绍,国外一项调查表明:有成就者和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士,往往在兄弟姐妹排行中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而是老二、老三。这可能是外国家长和中国家长一样,对最大和最小的孩子特别宠爱的缘故吧,而过多的宠爱使他们长大后难成大器。

  在中国,近二十年来,独生子问题多的现象更加普遍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就过着“万千宠爱在一身”的生活,致使他们长大后较难适应环境,不能妥善处理所遇到的困难。所以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独生子女养育和教育的重点。

  别等泥巴干了再捏

  对于儿童和少年的养育和教育,陈教授做了个很形象的比喻:好比用泥巴捏泥人,泥巴未干时,可任意将泥人捏成美的、丑的、高的、低的。泥巴全干了,泥人的样子就固定下来了,再要改就很吃力了。孩子长到十八岁左右,相当于泥人的泥巴干了,再想改变人格就比较困难,虽然还是可以改一些。

  那么,怎样才能把孩子捏成健康的人呢?

  培养健康的孩子应从胎儿期开始。陈教授认为,如果准妈妈在怀孕时经常心情不好、生病、营养不良、吸烟喝酒等,孩子出生后或在成长中就可能会发生健康问题,所以怀孕期是确保孩子各方面健康的第一步。

  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应该从婴儿时期开始。一岁半以前的孩子要抱,但不要抱得太多,更不要一哭就抱、一哭就喂奶,那样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小孩哭有多种原因,如果是饿了,那就喂奶;如果是尿布湿了,就马上换尿布。在没有这些原因也没有生病的情况下,有时小孩也会哭,因为没别的事情可做,哭着玩可能是他(她)的娱乐。家长在这个时候不要只是一味地抱着哄着,可以让婴儿自己跟自己玩,稍大一点的时候,还可以给孩子手里拿一个带响声的玩具,或在头顶上吊个颜色鲜艳的气球,还可以放婴儿音乐给他(她)听,音乐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

  陈教授指出,上述这些方法比整天抱着婴儿,更容易培养出他们的独立性。而且,在孩子2岁以后,家长更要继续培养其独立性,包括鼓励孩子自己吃饭、穿衣服等。

  别教宝宝怪罪于人

  在中国,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多数被娇惯成了小皇帝,别说是把大梨给别人,恐怕连小梨都不肯拿出来。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养成吃独食的习惯,成人后更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独生子女容易得精神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

  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中,有一种怪罪于人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陈教授说,比如小孩走路跌跌撞撞,一不小心摔倒了,这时有的大人就会说:都怪地不好,摔了我们的小宝宝,它坏,妈妈帮你打它!说着还使劲跺地几脚。这种说法家长也许觉得很幽默,也许是无心的,但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怪罪于人的坏习惯。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容易把错误怪在别人身上,不懂得自我反省,也不懂得宽容别人的失误,自私狭隘。这种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别人当然不喜欢同他(她)交往。

  那么小宝宝摔倒了,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陈教授的建议是告诉孩子:你自己站起来吧,摔倒了很正常,以后走路要小心一点儿。

  香港的孩子为啥强?

  玩具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非常重要。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给他买一些动脑筋的玩具,比如积木,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搭出房子、宫殿。陈教授说,玩具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训练他们的创造力。有的家长不允许孩子玩沙子和泥巴,觉得脏,殊不知,玩这些东西可以让孩子捏出自己想象中的东西,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采访中,陈教授跟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香港一所小学校考试时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从三楼扔下来一个鸡蛋,怎么样做才能让它不破?这道题课本上没有,也不是脑筋急转弯,而是要锻炼小学生们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就引出了科学育儿的另外一个话题: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陈教授告诉记者说:小学教育的宗旨,首先应该是教会小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怎样学习效果好,同时训练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减少依赖性、树立独立性,而知识的灌输是次要的,更不能把考入重点中学作为目标。

  据陈教授介绍,香港的小学生八九岁时,就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出去旅游,几个孩子一组,自己买票、自己转车,遇到困难时自己解决,而这些事情都是在培养他们的独立性。陈教授指出,单独旅游的过程,可以让孩子通过接触社会,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减少对大人的依赖性,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而现在内地的学校大多只灌输课本上的知识,盯着升学率,还有些家长不断给孩子加码,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这些做法都不值得提倡。

  爱好决定预后效果

  临床医生判断精神病患者能否康复,往往在治疗前先询问患者有没有什么爱好?爱好多不多?如果患者患病前爱好广泛,那么他(她)就比较容易康复,预后较好;如果患者没有什么爱好,那么他(她)的预后效果就差。

  陈教授建议家长多培养孩子的爱好,如唱歌、跳舞、书法、读书等。另外,无论是在书中还是电视里,看到问题,家长要及时和孩子交流。一方面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教导孩子,思考问题要根据客观现实,不能太主观。陈教授主张,孩子升到初中后,在适应能力和独立性继续提高的同时,学习知识也要有相应的提高,但仍不是主要目标。广泛的兴趣爱好在小学时就应该开始培养,中学时应该得到重视。到了高中以后,学习知识才可以成为重点。这时孩子长大了,变得比较独立,他们有了自己的爱好,掌握了摆脱单调、刻板生活的方法,能够理性地面对社会、面对现实。只有人格健全的人,才能够应付社会上的各种压力和刺激,而人格不健全的人则容易在生活事件的刺激下崩溃。

  陈教授呼吁,社会应该重视独生子女的人格和心理问题。人格是否健全,不仅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也关系到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快乐充实的人生?怎样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做家长的要经常考虑。家长一定要明白科学育儿的道理,就像前面讲过的捏泥人一样,要把独立、宽容、尊重、乐于助人等品质,一点一滴地揉进孩子的心里。

  你的孩子人格健全吗?

  独生子女的人格是否健全,主要由以下7个标准来决定,家长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的孩子做得怎样:

  1.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是否善结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同学、家人、朋友、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心胸是否宽广,能不能学习别人的优点,宽恕别人的缺点。

  3.在大多数时间里,能否保持愉快的情绪。

  4.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5.能否比较客观地分析、判断、解决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

  6.在解决困难时,是否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毅力。

【独生子女“心病”多】相关文章:

祖辈带大的孩子心病多12-05

(合集)祖辈带大的孩子心病多12-09

冠心病吃什么好?饮食治疗冠心病03-03

冠心病食疗12-18

小儿先心病的治疗10-05

冠心病饮食疗法,您的心病可如此保健12-28

冠心病的怎么护理08-21

小儿先心病的症状与治疗(经典)09-19

小儿先心病的类型与治疗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