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是否利于人口增长

时间:2024-06-05 17:12:28 家庭 我要投稿

  晚婚晚育是否利于人口增长?适当的晚育对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和后代都有好处。但更多的是很多人因为还没有遇到合适的另一半,又或者因为生活水平的问题,导致了晚婚和晚育,所以下面我们来介绍晚婚晚育的好处。

  晚婚晚育是否利于人口增长1

  晚育是指从有利于优生优育的条件出发,根据情况,适当推迟妇女婚后的初育年龄和生育二胎的间隔时间。是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晚育不仅有利于优生,而且可以延长人口代际更替周期,有利于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人口总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二是人口代际更替周期。一般来讲,现代人的寿命周期远远高于代际更替周期的时间。

  晚婚晚育有利于优生优育优教。从生理上讲,我国青年一般要到23至25岁才完全成熟。在这个年龄之前,青年男女虽然具备了结婚、生育的生理条件,但全身器官组织仍处在发育阶段,骨骼、身体还在增长,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达到较高水平。

  此时生育不仅不利于优生,也不利于年轻夫妇的自身健康。所以,未实现晚婚的夫妇一定要把住晚育关,切不可早育或盲目生育。即使达到晚婚年龄的夫妇,也不必一结婚就匆忙生孩子。因为新婚家庭的生活有一个调整、适应和建设过程。

  从优生的角度讲,要想生育健康聪明的孩子,必须选择最佳怀孕生育时机。据统计,妇女24—29岁顺产率最高,出生的健康婴儿数也最多。

  适当的晚育对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和后代都有好处。有些青年夫妇自己孩子气未脱,既无充分的心理准备,又无充实的经济基础,就要担负起抚育子女的责任,当然是困难的,对后代的发育成长非常不利。

  晚婚晚育有利于学习和工作。

  晚婚晚育有利于家庭幸福。

  此外,据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晚育还可以显著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

  享有假期

  一、必须享受的假

  产假:98天+6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产前检查: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内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有些企业将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计为病假、缺勤等,侵害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产前假: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授乳时间:婴儿一周岁内每天两次授乳时间,每次30分钟,也可合并使用。

  二、产前假: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

  哺乳假: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

  保胎假:医生开证明,按病假待遇。

  晚婚晚育是否利于人口增长2

  在人口学界看来,总和生育率2.1是人口世代更替水平均衡的节点。

  近年来,中国总和生育率已低于1.3,属国际上公认的“低生育率陷阱”。

  中国的“人口危机”近在咫尺,下调法定婚龄,提高生育率,已刻不容缓。

  “婚育年龄”逼近30岁

  2001年颁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奖励“晚婚晚育”。

  甚至提倡,育龄妇女最好将生育时间安排在30岁前为宜。

  事实上,我国初婚年龄正在逼近30岁关口。

  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

  早在2010年时,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

  而到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上升到了28.67岁。

  实际上,这与“法定婚龄”提高密切相关。

  1950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第四条规定:

  “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当时是为了防止早婚,防止“童婚”。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人口急遽膨胀、人口增长远超社会承载能力。

  在1980年的第二部《婚姻法》中,男女结婚年龄分别提高了两岁。

  即“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当时,提高婚龄只是抑制人口增长的一种手段,却导致了婚育年龄的普遍推迟。

  “生育率”持续走低

  近年来,随着时代变迁,中国明显出现了老龄化和生育率低下。

  晚婚晚育已成常态,甚至出现“不婚不育”的'现象。

  为此,我国调整生育政策,由“独生子女”到放开“三孩”。

  而现行的“法定婚龄”,是计划生育时期“晚婚晚育”的产物。

  对我国人口结构的破坏性作用,已显而易见。

  2021年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

  近两年,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

  低于2017年的1.76个,也低于2019年的1.73个。

  当前,作为生育主力军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

  今天的“90后”和“00后”们,大都生活、工作在竞争激烈的大小的城市里。

  随着年龄的增大,她们面临的就业及工作压力就越大。

  从而,导致她们晚婚晚育现象十分普遍。

  晚婚晚育越多,不婚不育的可能性越大,将使生育率持续走低。

  而下调法定婚龄,就会使婚育率大增,进而使生育水平获得释放。

  现实中,各地也有许多结婚礼不登记、篡改年龄登记、未婚同居等现象。

  下调法定婚龄,将使这些现象合法化。

  “下调婚龄”刻不容缓

  多年来,曾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法学界不断建议“下调法定婚龄”。

  在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下调“法定婚龄”一度成为舆论焦点。

  当时的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首次建议“将法定婚龄降至男女均为18周岁”。

  一时间,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热议。

  5年后的2017年,黄细花再度提出这项备受舆论关注的“建议”。

  随后的2019年,“是否应降低男女法定婚龄”作为立法议题征求意见。

  在网络上,该议题再次冲上“热搜”。

  然而,次年颁布的《民法典》,并未对此做出反应。

  近日,有媒体再次抛出将此话题。

  有全国政协委员再次建议,修改《民法典》为“结婚年龄,不得早于18周岁”。

  他们认为,从比较法来看,国际上只有我国要求男女结婚均须满20周岁。

  一般国家的法定婚龄在男满18岁、女满16岁的水平。

  为应对近在咫尺的“人口危机”,下调法定婚龄,提高生育率,已刻不容缓。

  晚婚晚育是否利于人口增长3

  一方面,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对提高生育率影响不大,想生能生的早就生了,不敢生的还是不敢生。另一方面,即便有点影响,也是负面影响,降低了人口质量。

  目前我国的生育率有几个特点:

  1.农村人口生育率比城市人口高;

  2.低学历人口生育率比高学历人口生育率高;

  3.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出生率总体的趋势是降低。

  以上这几点原因就不展开了。

  我国目前的生育政策不仅包括“晚婚晚育”、还有“优生优育”,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也要提高人口质量。即便现在调整人口政策,鼓励生育,也不能牺牲质量,反面教材就是隔壁印度。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来刺激生育率增长,只会增加落后农村地区和低学历人口的生育率,对高学历人口的生育率没什么影响。

【晚婚晚育是否利于人口增长】相关文章:

家乡游是否比国外游更利于孩子成长12-17

社会交往是否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09-15

冰箱门朝东开是否有利于家居风水08-23

晚婚晚育的好处04-28

晚婚晚育产假规定01-06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10-03

晚婚晚育的好处有哪些11-18

对晚婚晚育的看法和态度04-28

晚婚晚育金哪里领取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