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渴望孩子能永远开朗和幸福下去,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一直乐观、开朗、快乐,但实际上孩子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类情绪,包括愤怒、害怕、逃避等负面情绪,下面分享一下为什么渴望孩子能永远开朗和幸福下去。
为什么渴望孩子能永远开朗和幸福下去1
身为父母便不能一味地忽视或是压制孩子的情绪反应,而应当以充分的关怀、包容和爱去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引导孩子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是“情绪训练”方面的著名专家。他认为家长大致可分为两种:情绪抹杀型、情绪管理训练型。
情绪抹杀型父母,无法感知自身和孩子内心的情绪,并把负面情绪视为禁忌,一厢情愿地渴望孩子能永远开朗和幸福下去;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则会包容孩子的情绪,认为情绪不存在好坏之分,当孩子表达情绪时,能够给予足够的耐心。
父母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充分地接纳和理解,孩子才能真正地幸福成长,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生。
缩小转换型家长:
想尽办法哄孩子接受治疗,用奖励“诱惑”孩子
如果你不哭不闹,像个男子汉一样,让大夫好好检查一下,爸爸答应给你买个游戏机,好不好?
面对哭闹不止的孩子,家长急于让他配合治疗,于是用奖励来“诱惑”孩子,这种类型的父母就属于把“缩小转换型父母”,缩小和忽视了孩子内心害怕的情绪,迫不及待将重点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对于缩小转换型家长来说,孩子的情绪没那么重要,他们对于孩子的情绪不以为然。例如,当孩子疼爱无比的小狗不幸死去,孩子忍不住伤心大哭时,这类家长往往会漠视孩子的情绪,冷漠地说:“这点小事都哭,至于吗?”。
缩小转换型家长认为喜悦、快乐等情绪是好情绪;相反,生气、愤怒、悲伤等情绪就是不该有的坏情绪,于是极力逃避。
在这种类型父母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感受和调节情绪方面会表现得比较迟钝。
由于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情绪,孩子不但会产生不被他人重视的感觉,而且由于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对于自己正在经历的情绪,也无法分辨对错,于是陷入彷徨和困惑中,一点点失去自信。
一旦不能正视自己的情绪,自然也就无法知晓如何调节自我情绪了。由于无法正视自己的情绪,因此试图用更快捷且简单的方式来转换心情,要么干脆逃避问题。
压抑型家长:
故意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表情,严厉训斥
哭什么哭,赶紧给我把眼泪擦干净了!男子汉怕看牙医,那怎么行?赶紧给我安静点。
压抑型家长同样是不重视孩子的情绪,把悲伤、生气等情绪看作是坏情绪,甚至极力把孩子的负面情绪看作是错误,每当孩子有情绪流露时,就会加以训斥,甚至是惩罚。
压抑型父母认为负面情绪是阴暗的,一旦允许孩子产生这样的情绪,就可能会带坏孩子的性格。出于这种担忧,他们会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全方位的严厉管束。
当孩子哭或生气时,压抑型父母会偏执地认为,这都是因为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现出的行为,而不是想着先弄清孩子哭的原因,常常是单刀直入地一句:“不许哭!”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
压抑型父母照顾下长大的孩子,自尊感非常低。女孩通常会表现出意志消沉,带有忧郁倾向,且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男孩则具有冲动或攻击行为倾向,生气时会本能地用拳头解决。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仅因为表露了情绪就受到斥责或打骂,所以也只能用同样暴力的行为来表露情绪。
据研究表明,压抑型父母照顾下长大的男孩,会更早学会吸烟、喝酒,也会比较早熟,较早地萌发性意识,参与青少年犯罪的概率也较高。
放任型家长:
看不得孩子楚楚可怜的样子,
恨不得龋齿长在自己的嘴里
要是你实在不想让医生检查,那咱就回家吧!反正这是乳牙,到时候都会掉的,再长新牙。
不同于缩小转换型家长和压抑型家长,放任型家长倒是能认可孩子的情绪,也不会刻意将情绪划分好坏,对于孩子身上的所有情绪都可以接受和包容。
乍一看,这种类型的父母应该是理想型的好父母。然而,放任型家长顶多止于认可和接受孩子情绪这一步而已。对于孩子的行为,放任型家长并不能给孩子较好的建议,不会为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
这种类型的家长虽然能接纳孩子的.情绪,但对孩子的行为一概称没关系,甚至是鼓励孩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个人情绪得到了尽情地宣泄,因此生长在放任型家庭的孩子,理论上应该能很好地调节情绪。然而,情绪调节只有在意识到行为的界限时,才会变为可能。
如果随心所欲地做出任何行为,家长都视为无所谓,放任孩子,孩子便会认识不到行为的界限,变得凡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以自我为中心,分不清哪些行为才是合理可行的。
由于这些孩子的所有情绪都会被父母接受和包容,因此往往会陷入自我崇拜,凡事只考虑自己的情绪,无法体谅他人,因此在朋友圈子里也会显得相当不和谐,甚至遭到排挤。
并且,因为和同龄人相比,其心理不够成熟,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会自卑许多。一直以来只习惯于无节制地宣泄情绪,却没有表达和处理情绪的机会,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当欠缺。
很显然,以上3种家长都属于“情绪抹杀型”,均不可取。作为家长,不但要理解和包容孩子害怕看牙医的情绪,更应该进一步开导孩子,好让他在今后面临相似矛盾和痛苦时,能够独立摸索出解决的方法来,最终做出最佳选择。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
爸爸小时候看牙医也特别害怕,那时我就使劲抓住奶奶的手,心里默数到十。而且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认真刷牙,不让蛀虫再侵害我的牙齿。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不仅能够包容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还会对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
告诉孩子,爸爸小时候也同样对看牙医怀有恐惧心理,这就与孩子形成了纽带,再进一步探讨当时是如何克服这种恐惧的,并询问孩子的想法,最后对今后如何积极护齿给出建设性意见。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不会把情绪泾渭分明地归类为好和坏。他们重视孩子的喜悦、爱和快乐;同时他们也认为,悲伤、恐惧和愤怒理所当然也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情绪。
就好比,不可能每天都是阳光明媚的艳阳天一样,有时刮起一阵风、下一场暴雨、雾霭弥漫或飘下鹅毛大雪,这样才是真正的四季,哪样都不能少。
关键是,在包容了孩子的所有情绪后,务必要给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行为界限:你可能很不喜欢看牙医,但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对牙医拳打脚踢;而且,对待龋齿,是不能逃避和拒绝治疗的,如果放任不理,只会让牙齿更恶化。
为孩子划定行为界限,有两个简单的原则:首先,不做对他人有害的行为;其次,不做对自己有害的行为。
冲着牙医拳打脚踢,这是对他人有害的行为;放任自己的龋齿恶化下去,就属于对自己有害的行为。在不超出以上两个界限的范围内,给孩子最大限度的选择性。
爸爸温和却坚决的态度在给孩子吃定心丸的同时,也能刺激孩子寻找更积极有效的方法:“我会在心里数到十”“以后我会少吃糖、一定要认真刷牙”等非常不错的点子。
在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明白无论是何种情绪都是正常的,是自然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会因为家长肯倾听自己的心声,并且接纳和理解自己而感到强有力的支持,于是信心倍增,从而,也会对家长产生信赖感和纽带感。
当父母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充分地接纳和理解时,孩子才能真正地幸福成长,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生。
为什么渴望孩子能永远开朗和幸福下去2
内向的孩子怎么变开朗
1、学会减轻孩子的压力
内向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肩负重担,形成孩子内向的性格。当孩子因为过重的压力,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因此,家长要适当减轻孩子的压力,和孩子一起规划恰当的目标。
2、关注孩子的感受
有一部分的孩子之所以会内向,跟家长经常不注重孩子的感受,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感受,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家长这样做孩才能够感受到,有人是在意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的,内向的孩子也就会慢慢地承认自己的价值,找回自己的自信,变开朗。
3、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性格内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孩子内向的原因
1、不良的成长环境
有些孩子的成长环境比较封闭,比如留守儿童等,由于长期缺乏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就会导致孩子孩子内向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
家长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孩子通常能逐渐变得外向,从而改善上述情况。
2、家长过于严格的教育
有些家长管理过于严苛,很少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往,而孩子可能会因为怕被家长教训,因此变得内向。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提供和谐、愉快的成长环境,使孩子能够正常地与小朋友交流。
3、孩子自身性格原因
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胆小,可能会因为紧张等原因,出现内向不爱跟别人说话的情况。所以,作为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并且让孩子从中体会到集体活动的快乐,慢慢的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比较开朗,这样孩子就会喜欢和他人交流。
为什么渴望孩子能永远开朗和幸福下去3
如何让孩子变得活泼开朗?
1、父母要多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越广泛,他接触的人就越多。在无形当中就锻炼了孩子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孩子轻松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当他的朋友不止一个爱好不止一种的时候,他的受挫能力将会提升。用一个形象的比喻,
2、父母们应尽量多抽时间带孩子到外面走走,多接触外面的事与人。让孩子增长见识的同时,性格也会变得活泼开朗。不论是平时周末,还是暑假,寒假期间,父母应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时刻保持一种美好的心情。
另外也可以带孩子,多结交些性格开朗的朋友,彼此间互相影响。多接触些正能量的事与物,让孩子时刻保持一种向上的精神。反之,让孩子远离那些负能量,消极,抑郁的人及事物。
3、当孩子有不满想要倾诉的`时候,父母应该要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认真听孩子诉说,对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告诉他解决方法让孩子知道,你的反应和他一样。用讲故事的办法告诉孩子,即使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万事称心如意,但他们大多能很快从失意中重新奋起,并把一时的沮丧丢在脑后。
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着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的能力,如参加体育运动、游戏、公益活动等等,培养豁达的心态对孩子将来踏入社会是非常有益的。这样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就不会轻易沮丧。
4、为孩子营造简单快乐的环境氛围。家庭要和谐,夫妻要恩爱,要尊老爱幼。只有这样孩子心里才没有负担,才会纯真无邪。比如有此家长当着孩子的面经常开战,还打的你死我活,这就不行!
5、引导孩子多学习勤思考。多学习正面东西,孩子自然会受到大家的关注与表扬。人常说好孩子都是夸来的。如果周围的人都夸孩子懂事,聪明,有礼貌,你还愁孩子做起事来没自信?还愁孩子脸上没笑容?
6、给你的孩子责任和家务,让孩子做适合年龄的家务能给孩子一种使命感和成就感。即使孩子做的不是很完美,也要让他知道你很欣赏他的努力,赞扬他做的所有事情,并向他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在很多事情上做得越来越好,包括家务。
7、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你说的该不该逼孩子学习一项技能,家长应该是根据孩子的喜好,跟孩子商量,选择一项孩子喜欢的技能进行学习,而不是逼迫孩子。
8、不做比较型家长,别总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拿自家孩子的短板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做比较,能有好结果吗?家长焦虑,孩子遭殃,打击孩子自信心。
【为什么渴望孩子能永远开朗和幸福下去】相关文章: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04-03
梦见孩子从楼上掉下去08-29
食肉动物吃草能活下去吗06-03
梦见孩子差点掉下去但抓住了07-07
为什么鹦鹉能模仿人06-20
为什么鹦鹉能模仿声音06-20
电冰箱为什么能制冷08-22
为啥后妈永远讨厌丈夫的孩子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