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饮食礼仪

时间:2023-09-25 10:10:17 家庭 我要投稿

  中华传统饮食礼仪,餐饮礼仪是指人们在赴宴进餐过程中,根据一定的风俗习惯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法,在仪态、餐具使用、菜品食用等方面表现出的自律和敬人的行为。下面小编为您分享中华传统饮食礼仪,给您提供参考!

  中华传统饮食礼仪1

  餐桌礼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正对门口的为上座,一般是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来安排)。

  二、进餐时,先请客人中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者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十、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十一、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

  十二、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十三、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托拉座椅。

  十四、喝汤要用汤匙,千万不要端起碗来喝。

  十五、喝汤的方法汤匙由身边向外舀出,由内向外方向舀着喝。

  十六、喝汤时,第一次舀汤宜少,先测试温度,浅尝。喝汤不要出声。

  十七、喝汤时,不要任意搅合热汤和用口吹凉。

  十八、汤舀起来,不能一次分几口喝。

image.png  

  十九、喝完汤,汤匙应搁在汤盘上或汤杯的碟子上。

  二十、面包要撕成小片吃,吃一片撕一片。不可用口咬。

  二十一、如要涂牛油,并非整片先涂,在撕下来吃,宜先撕下小片,再涂在小片上,送入口吃。

  二十二、撕面包时,碎屑应用碟子盛接,切勿弄脏餐桌。

  二十三、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二十四、面包切用刀子割。

  二十五、如面包是烤热的,可以整片先涂牛油,再撕成小片吃。

  二十六、汤将见底,可将汤盘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托起,向桌心,即向外倾斜,以便取汤。

  二十七、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坐。

  二十八、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二十九、必须等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三十、餐巾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入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

  三十一、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十二、餐毕,宜将餐巾折好,置放餐桌上再离席。

  三十三、多汁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应用匙取食。

  三十四、粒状水果如葡萄,可用手抓来吃。

  三十五、葡萄连子吞吃,如欲吐子,应吐于掌中再放入碟里。

  三十六、汁少较脆的水果如苹果、柿子、梨,可将之切成四片,再削皮用刀叉取食。

  三十七、桃及瓜类,削皮切片后,用叉取食。

  三十八、香蕉可用刀从从中划开,将皮向两旁剥开后,用刀吃一口切一口。

  三十九、台湾的柑,用手剥皮后,,可用手一片一片的撕下来吃。

  四十、草莓类多放于小盘中,用叉取食。

  四十一、西餐在吃水果时常上洗手钵,所盛的水,常撒花瓣一玫,供洗手用。但记住,只用来洗手尖,切勿将整个手伸进去。

  四十二、刚吃完水果的手,不宜用餐巾擦手,应先洗手指,再用餐巾擦干。

  四十三、一般蛋糕及派,用叉分割取食,较硬的用刀,切割后用叉取食。

  中华传统饮食礼仪2

  灶君

  中国人不单止十分尊重吃的艺术及礼仪,甚至会敬拜由“火神”衍生而来的“灶君”,他们认为“灶君”能保佑厨房避开火灾及各种不幸事件之发生,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各家都准备一顿美味佳肴祀奉“灶君”(也就是民间传统的“祭灶”一说,而在年三十的时候人们会把灶王爷再请回家,也就是说从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时是灶王爷回天上的日子,他会把在人间的好事向玉帝禀告,来回正好是七天,所以在民间有“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一说),包括一只完整的鸡、烧猪、多样蔬菜、饭等,以多谢“灶君”对他们过去一年的保佑。他们通常会把餐桌放置在“灶君”的面前,把佳肴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数个小时后才拿走食物。

  礼仪与迷信的关系

  客人与传统的中国家庭同桌用饭,须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及习俗,用饭时注意不要触犯多样的禁忌,因为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几乎是息息相关的,用饭时犯了禁忌,便会惹来衰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着渔船会翻沉,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

  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须有七碟菜肴;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因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用饭后不可说“我吃完饭了”,这意谓自己已死去,不会再有机会吃饭,而应该说“我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这不单止是不礼貌,亦意味着“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一粒饭也不可剩余在饭碗,否则将来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脸”的,亦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image.png  

  基础礼仪

  提早预约餐厅。

  接受他人邀请时,应尽早回复。

  进入餐厅时,需由侍者(领台)带领入坐,不可冒然入位。

  一般椅子是由左侧入座,而上位则是在离出口最远,能看清楚全场的安静位置。

  点菜时,送上来的料理数目必需和用餐人数配合。

  选择单点料理时,要依照套餐的`顺序来点菜。

  用餐时,补妆要到化妆室,避免在众人面前补妆。

  事情必须在事前安排妥当,避免中途离席。

  用餐时,亦不可发出声音。

  用餐速度宾主需互相配合。

  留意残留在杯子边缘的口红印。

  不可乱动刀叉。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承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中华传统饮食礼仪】相关文章:

中华传统礼仪的内容09-22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09-16

关于饮食的基本礼仪08-23

饮食敬酒礼仪常识08-21

中国饮食餐桌礼仪08-22

古代饮食礼仪知识08-22

餐桌饮食礼仪常识09-22

中餐饮食礼仪03-30

中餐饮食礼仪知识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