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是教育

时间:2023-10-01 00:11:39 家庭 我要投稿

  生活处处是教育,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为国家培养人才,一个国家的教育强则综合国力强。要想使国家人才济济,各项事业繁荣、蒸蒸日上的发展,就必须建设好教育事业,以下分享生活处处是教育。

  生活处处是教育1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是来源生活,从生活中产生,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因此生活处处是教育。

  最近,幼儿园围墙外来了一家新邻居——狗妈妈和狗宝宝,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候,用善于观察的'小眼睛发现了它们,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向老师提出好多问题,老师抓住这一契机,耐心的回答并讲解。

image.png  

  经过老师讲解和孩子们观察,了解了狗狗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知道了该怎么和小狗相处。老师又提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保护动物,和动物们和谐相处,成为最好的伙伴!

  果然生活中处处是教育,老师利用这次在户外活动中的新发现,不仅让孩子们学习到了新知识,也让她们对身边的小动物有了更为亲切的理解!

  生活处处是教育2

  即时教育真得让孩子讨厌吗?

  总以为现实案例能够带来一些感想,一定的震撼作用,也可以是很好的教育模式,榜样的力量总能起到作用。

  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甚至在父母边看边说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孩子的厌恶情绪。

  后来想想,和当时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在轻松愉悦的时候,看看电视,和孩子聊聊天,或者对比赛项目和运动员做些点评,还是符合当时心情的。一旦牵涉到学习上,不管如何都是孩子不太乐意的事情,自然会引起他的`反感,再加上絮絮叨叨一通说教,想不反感都不行。其实,这种情绪反应,成年人都会有,更何况是孩子。

image.png  

  如何把握教育时机

  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的机会,也使得父母只要碰到什么事情都要来上一番教育的话语,并没有理会孩子当时的心情和情绪。

  父母之所有秉承“信手拈来皆是宝”的教育理念,本质上是“权威”使然,“我是你爸爸/妈妈,你必须听我的!”很显然,与平等、关爱、理解有一定的差距,也不太适应当下的教育情形。

  同时,这一教育模式如同“父母处处觉得孩子的行为需要纠正,需要做到父母想要的样子”类似,只要“我认为应该这样”就可以了,不会顾及孩子的反应。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成长及变化,个中精妙包含着无数值得肯定的地方,父母只有用心观察方能体会其中妙不可言之处,那一刻的教育——肯定和称赞才是有效且持久的教育方式。

  观看比赛,领略健儿们的为国增光的拼搏精神,注目于升起的国旗、奏响的国歌,在胜利的欢呼和加油呐喊中心潮澎湃,那一刻的体会和感受,远胜于父母的说教。所以,不妨和孩子一起为我国健儿加油助威,一起感受奥运的激情。

  生活处处是教育3

  教育即生活,生活处处是教育

  谈到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大家都懂得这其中的密切联系。比如教育即生活;比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强调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但现实是如何的呢?这些理念,很多人在解读,很多人在听,按理说,并不太难,可是知易行难,没有多少人可以实践,最后教育是教育,生活归生活,并未交集。

  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在学习上,却没有学到怎么学,学习一事变得很不快乐,甚至少了成就感。《没有教科书:给孩子无限可能的澳洲教育》一书,给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澳洲的教育图景,告诉我们教育与生活是可以水乳交融的,这种巧妙地与各种社会制度结合、自然地融入人们生活之中的教育体制,也可以取得令人骄傲高质量

  如果没有教科书,你还能上课吗?

  当我们的某些利益部门,将教科书垄断经营、不准外界插手的时候;当我们的一些地方,因为利益和情面的关系而选择某一版本的教科书时,在澳洲,从幼儿园开始,普遍不用课本教学。教师上课只有课程标准,没有教科书。

  因为没有教科书,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准备要复杂的多。各种教学资源的收集,对收集好的教学资源进行教育化的处理,设计教学流程&&都是教师要认真思考的。在澳洲,生活即教育,遍地是教材。教师在收集教学资源的时候,不仅要收集各类书籍,还要研究社会上各种不同机构的共享资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

image.png  

  因为没有教科书,所以教师要编撰的讲义内容能跟得上环境与社会的改变,社会上各种不断推陈出新的知识与科技以及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各种常识,才能随时进入课堂。通常情况下,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热点、重点问题,会及时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之中,让教育和生活无缝衔接。

  因为没有教科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变成了扎扎实实的行动,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中。

  因为没有教科书,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也要精心设计。作业设计本身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孩子们透过实作、讨论、共同寻找资料,引发出孩子们探索学问本质的能力。如果教师不把心思花在作业的设计上,而是单纯地告诉孩子们,今天回家做课本上的第几题到第几题,那孩子们当然会感到无趣。

  再来看看我们的教育现状。有多少教师认真研究过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这不用怪教师,因为大家都明白,教科书就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只要按照教科书进行教学,不会离题太远的。《课程标准》自身的晦涩难懂,也是我们教师不愿阅读的原因之一。我们都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