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作文

时间:2024-08-19 13:58:54 家庭 我要投稿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间艺术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间艺术作文5篇(必备)

民间艺术作文 篇1

  尽管自己在广州出生,但我不可否认,阳江冬天的日子过得确实比广州冬天的日子要滋润多了。肃然我生在广州,可我爸妈,还有一大群亲人全是阳江人。每逢冬夏过节,都得回老家一趟。若是过夏,我倒想扔下阳江新鲜的海产回广州。可若是过冬,真想赖在那儿等到春天再出来。

  冬天在十二月,一月和二月,其实二月应该算过早春了。冬天比棉被更毒,死死裹着这三个月不让它们出去,只把二月末的几天留给早春。但是如果可以在阳江过冬,我真愿意冬天把最后那几天抢过来。

  阳江冬景可美,虽然那儿不是雪的天地,可那风味不是吹的,单是那小池塘都落得漂亮。北方的池塘一到冬天,哗哗地给全结冰了;阳江的小池塘可不会。枯黄色的水上静悄悄地撑着几根枯萎的弯着腰的芦苇,几片残缺发硬的桂树叶在水上曳曳漂着。有风吹过,水面上荡起微波,水纹漾开一会儿后池塘重新恢复平静。如果幸运的话,你能看到邻居家的.猫爬到水池边,弓着身子,把一只爪子伸进池子里扒拉扒拉,看看有没有好运气能使它扒拉到一条小鱼。如果有人过来,它会翘着尾巴悄悄从墙角的洞溜出去。

  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各类小吃啊,在广州看不见,起码我自己是没找到的。这些小吃只有阳江有,而且是用方言念的,所以不知道用汉字要怎么写,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猪肠碌吧。听着很像荤类,其实这是素类。就是用一面皮把豆芽菜卷起来,撒上白芝麻,如果开心还可以沾上辣酱,这味道可是一级棒的,在阳江任何酒店都有这道菜。都说,没吃过猪肠碌,相当于没来过阳江。几乎所有人去阳江的酒店,第一道菜就是猪肠碌。我自己也挺喜欢这小吃的,那些天在阳江,几乎天天早餐都吃猪肠碌,这就是我们阳江人的主食,爽而不腻的猪肠碌。

民间艺术作文 篇2

  在中国的民间有一种古老,又受人喜爱的艺术形式——剪纸。许许多多的剪纸艺人用一双巧手,一把剪刀和几张纸片,剪出了五彩斑斓的精彩人生。

  我国剪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当时人们在金箔、皮革、绵帛,甚至在树上剪刻纹样。《史记》中就有剪桐封弟的故事。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

  剪纸,是旧时女孩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剪着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关于著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胡家芝奶奶的资料。她1897年出生于浙江桐庐一个书香门第,七八岁时就喜欢上了剪纸。溪流清澈、远山凝翠,秀丽的乡间景色为她的艺术人生注入了更深厚的生活源泉。我看到了她剪的`一幅精美的作品——新婚大喜。作品上有身着盛装的新郎、新娘,还有龙凤戏珠,狮子滚绣球,连年有“鱼”……真是精美绝伦!

  有一次,我照着胡家芝奶奶的样子,剪着剪着,就剪出了一个“喜”,我拿起“喜”给妈妈看。“我剪得好吗?”我说。妈妈一看就兴奋地说:“你是先画再剪的吗?”“是的。”“哇!你好厉害,连我都要先画好,才能剪出来。”我把“喜”字贴在窗户上,看起来整个房间喜气洋洋的。

  我喜欢剪纸,它让我们体验到了生活中的艺术气息!

民间艺术作文 篇3

  今天爽极了!爸爸答应带我去看“珠海市民间艺术大巡游”,我可是有“嘉宾证”的哟!

  早上我一大早就起来了,往窗外一看,天哪!雾真大!漫天的浓雾,使大地变得模模糊糊,一片昏暗。东方的太阳只能看到一点昏黄色的圆光。坐车时,玻璃也朦朦胧胧,远处的实验中学隐隐约约只剩下一团灰影。

  不一会儿,爸爸开车来到了体育中心,哇噻!这里的情景只能用宋丹丹的一句话来形容:那这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那可是相当的壮观!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了嘉宾席上。天变化得真快,刚刚坐到位置上,雾就不知道哪去了,火红的'太阳取而代之,树梢纹丝不动,空气都是热的,闷得人喘不过气来,我更是热得汗流浃背、“哭天喊地”。

  这次的巡游节目内容很丰富,有花车9台和27个表演方阵,譬如高新区的“活力无限”方阵、香洲区的“中外朋友闹元宵”方阵、斗门区的“水上婚嫁”方阵、高栏港的“海泉湾”方阵,各有特色,当然还少不了我最喜欢的“乾务飘色”方阵。

  “乾务飘色”方阵里有一台“天仙配”飘色。天仙配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说的是一个名叫董永的人,父亲死了没钱安葬,就卖身到地主家打工。有一天,天宫的七位仙女下凡,与董永相遇,知道了董永家的情况后,第七位仙女非常同情他,见他很老实很孝顺,就和他结亲了。不久,玉皇大帝发现他的第七个女儿竟然在人间和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结婚,大动肝火,便派出二郎神活生生地把他俩拆散,永远不能见面。这台“飘色”由八个孩子表演,改变以往只有一、两个“色芯”的传统表演形式。

  这次大巡游肯定是许多艺术家和工作人员辛苦的结晶,首先要感谢他们为这次大巡游所付出的辛勤劳动。通过这次表演,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珠海的强大文化,更加喜欢珠海了。那个“中外朋友闹元宵”方阵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从五湖四海来的这些外国人肯定很喜欢珠海,否则怎么会来珠海表演呢?

  今天真是爽!

民间艺术作文 篇4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民间艺术剪纸。

  剪纸是汉族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每逢过年或者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气氛也因此被烘托的更加热烈。

  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剪纸常用的材料是纸,比如单色纸、彩色纸、金箔纸……所用的`工具也很简单,主要是剪刀和刻刀。

  这些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就可以剪出:象征富贵的“年年有余”、“富贵牡丹”和象征喜庆的“喜上眉梢”。还可以剪出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和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比如:飞鸟、小兔子、小猴子……

  现在你了解剪纸艺术了吧?你也喜欢剪纸吗?

民间艺术作文 篇5

  梅录地处湛江的东部,南临南海,是吴川市府的所在地。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还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梅录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有飘色、泥塑、花桥、花塔、叠罗汉、舞龙等。其中:飘色、泥塑、花桥被称为吴川“三绝”。特别是飘色,以其精、巧、奇而闻名遐迩,其形式之独特,艺术之精湛,确是令人叹为观止。被外国友人称为“隐蔽的东方艺术”。

  每年的元宵是梅录的民间艺术大放异彩的重要时刻。传统的梅录元宵活动从农历正月十五日开始,十六、十七日达到高潮。节日期间,梅录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琳浪满目。人们习惯在十五看泥塑、逛花街、赏花塔、观景点;而十六、十七日的大巡游,则由飘色、地色、车色、狮、龙、八音班、长笛、陶鼓、舞二真等当主角,彩车及武术队伍齐出动,场面极为壮观,此时观众如潮,万人空巷。每年,梅录元宵盛大的民间艺术观赏活动吸引了方圆百里的群众和外国友人、港澳同胞前来观赏。

  被称为吴川“三绝”中的第一绝是飘色。它始于清代。最初只是闹元宵活动中的一种“噱头”,由于深受观众的.喜爱,后来,飘色就成为庆赏元宵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是在色台上,把儿童扮成历史典故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例如“梁祝”、“盗灵芝”、“徐九经卖酒”、“宝莲灯”等。这些人物姿态固定,由看不见的“色梗”(钢筋构成的支架)支撑,犹如在空中飞舞,加上这些幼童流露的天真可爱的神态和动作,将观众逗得喜笑颜开、拍手称好。

  第二绝是“泥塑”。我们称之为“泥鬼”。源自唐末宋初。传说元宵造“泥鬼”可以引福归堂,驱邪出境。在元宵前的一两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泥塑就展现在梅录的街头巷尾,供游人观赏。大型泥塑有 “十八罗汉”、“红楼梦”、“财星正照”等,既有经典韵味,又有时代气息和乡土风情,令人流连忘返。1980年香港申报发表《梅录泥塑甲天下》的文章,对这些泥塑的艺术价值给予充分肯定。

  第三绝是“花桥”。梅录花桥始于明代。民间流传说,在元宵时,情侣同行花桥“摘白花,买茹菇生男仔,摘红花生女仔”,家庭主妇行花桥则“桥头洗手好胜手,糠(养)猪好肯大”。真有趣呀!只见桥上张灯结彩,吊起花灯,挂上字画,桥的两旁摆上鲜花,把花桥装点得五光十色,恍如仙境一般。游客慕名而来,在桥上挤得摩肩接履、水泄不通。

  1996年,梅录被评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20xx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作为吴川人,我为此感到自豪、骄傲。我们应勤奋学习,为建设美丽富饶的吴川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坚信:吴川的明天会更好!

【民间艺术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民间艺术作文03-22

(经典)民间艺术作文05-05

民间艺术的作文02-20

民间艺术作文02-21

[精选]民间艺术作文04-21

民间艺术的作文【经典】04-22

【经典】民间艺术的作文04-29

(经典)民间艺术的作文05-27

民间艺术作文(经典)07-24

民间艺术作文(精)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