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时间:2023-06-03 16:08:52 美文 我要投稿

  七夕节的象征意义是爱情。

  七夕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1

  七夕节的意义之 “妇女乞巧”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节日产生了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并远传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七夕节的意义之 “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逐渐演变至今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的意义之 “七七为满”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

image.png  

  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

  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节的意义之 七与“妻”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

  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节的意义之 “女不过尽七七”

  《黄帝内经》中说,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

  发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

  七夕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2

  农历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但到底缘何牛郎织女要在七月七日这天相会呢

  我国传统节庆源于农耕文明,并紧扣二十四节气,加上数字在人们的观念和心态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正月到腊月,每个月均形成了数个节日。在这些节日中,人们尤其看重重叠数字节日,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九月九等。

  而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相会日,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牛郎织女传说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产物。人们对星辰的命名,源于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星象对于人间的意义,主要是在于其授时功能,也标志了节令的转换和农耕时序,

  正如《尧典》所谓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古今中外都是这样。而且,牵牛织女二星的命名显然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男耕和女织。从星象上说,七月处在夏秋之交,这时候的织女星最为璀璨夺目。牵牛星隔着银河,与织女星遥遥相望,脉脉含情。

  其二,我国古人将初七定为人日。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人与气候、节令关系极大。按董勋《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以阴晴占丰耗。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

image.png  

  今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七日不行刑,亦此义也。刘臻妻陈氏《进见仪》曰:七日上人胜于人。后来人们逐步将初七这一天定为人日、人胜节、人节、七元日。到清代,人们也沿习此俗,据清顾禄《清嘉录》记载:俗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

  九日为天日,十日为地日,人视此四日之阴晴,占终岁之灾祥。七在华人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是最吉祥的数字之一,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天有北斗七星,地有七大洲;人的头上有七窍,一嘴两耳眼鼻孔;儒家认为人的感情有七种,

  喜怒哀惧爱恶欲;光有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乐有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日常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死后要做七,每隔七天要祭祀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文体赋有七体,枚乘《七发》,张衡《七辩》,曹植《七启》,

  左思《七讽》,王粲《七释》,傅毅《七激》足见七在人们心目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七月七日为两个吉祥神秘的数字相遇,即人与人相逢,且在这一天,织女星和牵牛星最为耀眼,距离最近,那么牛郎和织女七夕相会就成为必然的了。

  七夕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3

  节日起源

  牛郎织女星象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

  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简单来说,古人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

  古代分星与分野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在古代星宿体系中,“牛宿”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

  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

  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

  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image.png  

  人们对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来已久,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汉书·律历志》:“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尸子》:“天左舒而起牵牛,地右辟而起毕昴”。

  《天官书》[正义]:“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为吴之分野也”。《开元占经》卷61引石氏曰:“牵牛生于列泽之邑,以主越国”。按:牵牛星是吴、越之地的分野星。

  牵牛婺女”最初的含义是粤地用以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佢诞辰。

  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