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于色的言论,孔子作为圣人的一面是我们所熟知的,可是他毕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在许多方面也有着常人的需求,孔子对女人和色似乎很排斥,下面看看孔子对于色的言论。
孔子对于色的言论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 3、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
交友是否守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 5、子曰:“,患不知人也。
”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6、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 7、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 8、子曰:“,可以为师矣。
”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 9、子曰:“,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 1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译文】 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 14、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译文】 孔子说:“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
”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孔子对于色的言论2
孔子对色的名言警句
1、意思:我从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女色一样的人啊!
2、意思:如果一点小事都不能容忍,则往往会坏了大事。
3、君子有三种禁忌:年轻之时,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壮年之时,血气正盛,切勿动怒,要戒争斗;老年之时,血气已衰,要戒贪念。以三戒告诉人们,切勿“好色、嗜斗、贪得”。
4、意思:想要立身扬名,先树立起自己的人格;想要发达,而应先成为通达之人。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几个人在一块,都可以成为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长处去学习,至于缺点,一定要改正。此句告诫后人一定要虚心好学,不时地反省自己。
8、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令别人也能听你的;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再多的命令,别人也不愿听从你。以身作则,无论到哪里,都行得通。
9、“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对于二千多年前的这场有关人性本质的辩论,最终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是很重要。
10、意思:做事不要一味的图快,不要贪图什么小惠小利。要知道,有时候只图快捷,反而达不到目的;一味的贪图小利,往往办不成大事。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这与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形成了当时对人性本质的三大观点。后世儒家对三论的`态度是弘扬性善论,扬弃性恶论,否定无善无恶论。
13、“食色性也”不是孔子说的话,而是出自孟子的《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日:"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这里应该读作"食色、性也",食,这里是动名字,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
14、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别人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说话。这也是最基础的礼仪,尊重他人,才能换来别人的尊重。
15、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16、“食色性也”本是古代先贤对人的天性的一种尊重,没想到后人却不加思考地继承并发扬光大,以至全世界没有不知道中国美食的,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实在应该改改了.建立节约型社会,不但是国家的事情,更是个人应必须做的.人们当然应追求吃的好,玩的好,但是不能没有节制,不能变本加厉地去破坏大自然,去做一些太过放纵的事情.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9、重要的是这句话被堂而皇之地记录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之中,而且从此之后也成了古人论述食欲和性欲本质的经典.
20、君子心胸开阔,而小人则斤斤计较。拿君子和小人作对比,告诉我们做人一定不要患得患失。
孔子对于色的言论3
一、古语有云:万恶淫为首
孔子家眷图
以上讲过,孔子讲的“色”,其实与诱惑有关,而诱惑则以男女淫欲为最大,正所谓“万恶淫为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尽管孟子曾讲“食色欲也”,即好“色”,是人的天性,但是,任何事情只要是过度,就有可能伤害到他人的利益,而好“色”过度,也称之为淫。
因此,古人才讲“万恶淫为首”,也就是说,中国主流的儒、释、道文化大都不主张放任欲望的,如儒家的思想强调“克己复礼”,既承认欲望是正当或正常,但更讲究学会克制欲望,不让其伤害到自身或他人。
而道家这个问题上,也主张节制欲望,修身养性,正所谓“顺则人,逆则仙”,也就是说,修身养性的`核心,就是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
孔子讲课图
就算是佛家,也倡导以戒为师,而戒律则以断除淫欲为主,甚至把断除淫欲当成众生困于生死轮回的根本。
由此可见,戒色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性,或许正是由于其重要性,孔子才把君子戒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色字头上一把刀
中国有一句俗话讲“色字头上一把刀,石榴裙下乱葬岗”,其实就是劝诫人们不要过分沉迷于色欲之中,否则,就好比头顶上悬挂着一把刀一样危险。
由此可见,在古人看来,“色”的危害有多大。
孔子圣迹图
从另外方面讲,如果“色”的危害不大,当然,也不需要谈“淫”色变,进一步的说,也正是由于“色”的危害很大,才有必要通过“戒”这种方式来节制,即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