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说故事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传说故事作文 篇1
每年农历的一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一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一月十五为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传说有多种,我最喜欢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只守护天宫的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一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天帝的女儿想出个好办法,她说:“在一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一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几个夜晚都是如此,他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一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一直流传到现在。
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以此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传说故事作文 篇2
海盐县六里堰南面有座棋盘山。山顶上有块方方正正的石头,叫做棋盘石。
一年夏天,老天爷夹头夹脑下起了大雨,七天七夜没有停过,接下来就是一场大水。等大水退落去,这带发起了瘟疫,一时大哭小叫,好不凄惨!
一日早晨,山脚下的荷花娘也染上了瘟疫,嘴巴里“哼哩、哼哩”喊,身上滚烫滚烫。她的独养姑娘荷花急死了,说:“娘,你歇歇,我去给你买药。”荷花娘翻开枕头,家里只剩下了三个铜板,叹口气,就摸出来交给了荷花。
再说,镇上有家药店,老板姓张,这个人的心赤黑赤黑,凡是有急病的来求他,他专门看人落水隔背推,乘机抬高药价,啥人不恨他?背地里都叫他张黑心。这日,张黑心一面打开店门,就看见门口立了一个头发扎白的讨饭叫花子,衣赏破烂,蓬头赤脚,一股臭气。张黑心眉头一皱,发起火来:“你走出去,一清早碰着个扫帚星,真是晦气!”一把将老人搡出去。
这时,正好荷花赶到,连忙扶牢老人。一问,老人说是要买药,荷花就把袋里的三个铜板一塌刮子塞给老人,自己转身回家里,拿起扁担柴刀,上山砍柴去,想去换点铜钱,再同娘买药。
荷花到了山上,看见平常歇脚格块方方正正的石头上,有两个老人,正摆开棋盘在那里走棋。荷花救娘心切,也不仔细看,就到附近动手砍起柴来。
两个老人下了一盘棋,肚皮饿了,打开一个荷叶包,吃起了羊肉。荷花正好砍满一担柴,看见他们吃东西口干难咽,就把身边带来的半壶水递过去,说:“老伯伯,喝口水吧。”
老人抬起头来朝荷花呵呵地笑了笑。荷花一看,原来朝南坐的那个老人,就是早上遇到的叫花子。一时之间,竟惊得说不出话来了。那个老人笑眯眯地说:“这半包牛肉就送给你吃了吧。”
荷花接过牛肉就吃,吃完牛肉,感觉身体软绵绵的',倒在石头上睡着了。那位老人慈祥地说:“荷花啊,这荷叶就是同你娘看病的药,你拿回去煎!”
荷花惊醒过来,老人不见了,她连忙回到家里煎药,她娘的病真的好了。
好事无脚传千里。荷花姑娘遇到仙人的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张黑心的耳朵里。
第二天早晨,张黑心换了一身破衣裳,也爬到山上。一到山上,真的看见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坐起一块石头上走棋。走了一阵,他们拿出牛肉来吃,吃得香得格来。张黑心的馋唾水滴滴答答淌下来。两个老人吃了一阵朝张黑心看了一眼。张黑心吓了一跳,朝南坐的老头子就是那天被他搡出门的叫花子么,那哈办?两个老人冷冷一笑,扔下半包牛肉走脱了。
张黑心开心死了,连忙扑到地上,抓到牛肉就吃。谁晓得,牛肉刚落肚,眼门前一黑,一阵心绞痛,“哎呦,哎呦”打起滚来,滚了几下就躺了地上死掉了。
从此,海盐六里一带的医生开方子,都喜欢在方子上加上一味“荷叶”,据说就是当年走棋的仙人传给荷花的“秘方”。仙人走棋的那座山就叫棋盘山,那块方方正正的大石头就叫棋盘石。
传说故事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清明诗句,据说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清明节又叫食寒节在唐朝的时候很是重视,对于介子推典故,更成为清明节的重要内涵。“它告诉后人,为人做官应如介子推一样清正廉明,每到清明节,人们也应在缅怀故人的同时多反省自己。”
传说故事作文 篇4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一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一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一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一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一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传说故事作文 篇5
明太祖梦游华山的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常阅古人关于华山的诗词,特别是对汉武帝施钩搭梯,亲临轩庭问道的事很是敬佩,经常同马皇后在闲暇无事时议论登华山、设坛祀拜之事。只因国事繁忙,又叹华岳奇险,恐怕不得亲自游玩观赏,惟恐成为一生中遗憾之事。
朱元璋欲拜华山的.宿愿,终于在梦中实现了。一日,朱元璋由京城出发,驾坐五色祥云,便朝华山方向而来。当距山还有百里之遥时,忽然望见一山穿云而出,其岩石突起,山峰灿烂,五光十色,与他山不同。重峦叠翠,连绵不断,众峰屹立,拱护四周,其山中苍松森森,遮岩映谷,朱岩突兀,凌空接天。这时,他偶然间回想起南征北战的战斗生活,又想到“蓝玉之狱”和“胡惟庸之狱”两次大案,牵连诛死者约计5万余人,不觉心惊,方知这里“其豺狼野鸟、黄猿狡免、备不见其踪"。惟华山“消然洁净",叹华山之地,非人间之处。假若能过上一天这样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不知该有多么好呀!于是,他便若天神一般,飘飘荡荡,周游群山。
当他正逍遥之际,忽有一双白鹤从天际飞来,立于面前。他即用手相招,抚其长颈,只觉四周异香缭绕。仰视太空,见汉河之辉辉,极放异光,星辰遍布,闪闪烁烁。耳边响起天府之曲,比那宫中之乐更悦耳动听。不一会儿,有一天神跪在面前,警告他说:“慎哉,上帝咫尺。”听斯言,方晓乃是西岳华山之高,直接太空。自己并非天宫人,而是躲在华山之巅会见天神。于是,朱元璋诚惶诚恐,跪下连连磕头,一拜再拜。瞻念华山,愈觉神殊,不觉身轻体健。
片刻之间,参拜已毕。刚起身立定,只觉耳边微风四起,风从群山万壑中而生,雷从诸峰间而吼。一觉醒来,知是一梦。但他反复思考,又觉得此梦奇异,虽身不能去设坛拜山,其意已经去也,参拜山神,又祀得风起雷动,必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于是他连忙启动御笔,详细记下梦中之事,写成了《梦游西岳文》,此文现载于《华岳志》一书中。
元朝道士贺志真带领2个徒弟在华山开道凿洞,每凿一洞,就让给别人,这样天长日久,两徒弟就有些不高兴,认为,本想跟上师傅学点东西,现在不但没学到什么东西,而且天天吃苦凿洞,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天,师徒三人在南天门外悬空造洞时,两徒弟心怀测,砍断绳索,眼看师傅坠入深渊。两徒弟随即下山,当走到“回心石”处与师傅相遇,因此已知道师傅已经成仙,不是凡人了,于是悔恨不已,决心回心转意,又随师傅上山修炼。后来两徒弟也都修炼成仙。现在“回心石”三字旁还刻有“英雄进步”、“当思父母”等石刻,以激励与告诫登山者要小心谨慎,勇往直前。
传说故事作文 篇6
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关于长城的故事4.嘉峪山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不断汇合成北大河,它穿过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浇灌著那一带的良田,养育著那里的各族人民。有一天,一个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头碰上一个古怪老头儿,身上背一袋子石沙,问他去北大河如何走,并说:"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后来被一群百姓抢去,我这次来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牧童听后非常气愤,立刻顶撞道:"别说你用一袋石沙,就是把北边大山搬来,也妄想使北大河改道。"那老头儿一听气炸了,立刻将这袋石沙向左右撤开,骤然间,荒原上突起许多丘陵和一座大山,这座大山就是现在的嘉峪山。原来这个怪老头儿是龟精变的,只见他口念咒语,企图推倒嘉峪山来封堵北大河,正在此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玉皇大帝派雷神把老头儿击死了。在他死的地方,立即隆起了个山包,形状如龟,这就是现在的"龟盖山"。
传说故事作文 篇7
我最喜欢的传说故事有很多,如果你有一个大口袋可以装上整整一口袋。他们都有:《水浒传》、《红楼梦》、《聊斋》等许多的故事,下面让我来领导你们去读一本名叫《西游记》的书吧!这本书是大作者吴承恩写的。这本书主要讲了在几千年前玉帝便从大唐和尚中选了一个具有坚强决心的人,并给了他三个徒弟。大师兄孙悟空机智聪明,二师兄好吃懒做,三师弟任劳任怨,但都是神通广大的人。
一路上师父与那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去取经。由于九九八十一难没有全,便只能取得无字经。但是却在过河时被那老龟给甩下了水,最后经文全湿了,便显出了字,但有一本书被烤的粘在了石头上。因此那块石头也出了名。最后他们被玉帝封为佛中之人,都是神仙。其中的一个故事是:
有一次他们遇上三个妖怪,有虎、羊、鹿这三种妖怪也都是妖精化作人的样子来害人,最后被机智又聪明的大师兄发现了,第一个羊怪死于油中,因为他身上的那条冰龙被大师兄用法术捉走了,变成了羊骨头。最后那些被捉来的人都放走了,而那些妖精也被他们给打死了。这时我好佩服大师兄的'英勇。
因为他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识破那些妖怪的真面目,而且从不有假。所以我喜欢大师兄孙悟空。我要学习他们那种精神,干什么事都要细心观察,观察世界万物。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放弃观察,干什么也都要有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啊!我最喜欢的传说故事--《西游记》
【传说故事作文】相关文章:
故事传说作文03-01
传说故事作文02-17
(优秀)传说故事作文05-20
传说故事作文(热门)08-08
故事传说作文(精)07-26
(精品)故事传说作文07-29
(热)故事传说作文06-05
传说故事作文【精品】02-29
(必备)传说故事作文03-08
(精华)故事传说作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