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和心理的区别,我们知道精神和心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许多人对这两者的认知是不一样的,而精神是指人脑的产物,心理则是对客观世界的积极反应。下面介绍精神和心理的区别!
精神和心理的区别1
精神和心理的区别意思是不同的,侧重点也不同的。心理是脑对客观世界的积极反应,形态感知,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都属于心理过程,泛指人的意识思想,情感的表现。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的活动,包括宗旨,侧重点不同。
心理是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精神是指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产物。在哲学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
心理疾病不是精神病
虽然看心理医生在国外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国内,仍有很多人对心理疾病存有偏见,不愿承认自己或亲人有心理疾病,甚至认为看心理医生意味着是自己不正常或者有精神病,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
因此,很多人宁愿饱受精神心理上的痛苦折磨,以致于夜不能寐,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也不愿就诊。这种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其实是源于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不足所造成的',面对“病耻感”应理性看待。
那么,什么是心理疾病?什么是精神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心理疾病是由于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而造成脑功能障碍,从而破坏了人脑功能的完整性和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所致。
而精神病的基本症状是精神活动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精神生活,甚至作出危害自身和社会集体的行为。
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的区别
心理障碍几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这些由于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成为心理障碍。
此外,心理咨询也适用于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经衰弱以及人格问题等,还适用于心理生理障碍(即心身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各种智力发育异常等。
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
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积极配合,及早到医院治疗。
还有不少人总爱用嘲笑的口吻说别人:“你有神经病”。其实,神经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这些病变往往有明显疼痛、麻木、感觉丧失、瘫痪等症状或/和神经系统定位的体征,并可以通过医疗仪器如脑CT、MRI等找到病变的位置。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症、脑出血、脑梗塞、癫痫、脑肿瘤、重症肌无力等。患者应去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寻求诊治。
心理疾病≠精神病!常见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心理问题=精神病
人们认为心理问题就等同于精神病。比如很多人担心自己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会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这是典型的认知误区,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是截然不同的。
心理问题如同“心理感冒”一般常见,是人的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现象,比如情绪波动、对婚恋情感的困扰、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等等,这些心理问题都与现实有关,且保存完整自知力;
精神分裂症或会出现明显的抑郁等情绪问题,其大部分多与荒谬的妄想密切相关,而且患者自知力是明显欠缺的。
误区二:不接纳负面情绪
中国人的文化习惯,已经把心理问题与个人的精神素质联系起来,认为不开心就是想不开,甚至贴上“承受能力差”、“意志薄弱”等精神素质的标签。
事实上,人的成长路上都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比如失恋、落榜等挫败感,这是非常正常的情绪反应,对这些问题如能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个体就能更顺利的发展,若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
误区三:拒绝心理咨询
有些患者有一种极端的认识,就是认为心理咨询没有多大用处,无非是讲讲道理,做做思想工作,因而忽视或者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治疗的。
事实上,心理咨询与治疗作为医学中的一门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序,它与思想工作有着本质区别,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
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心理学理论和技巧找到心理问题的症结,予以咨询与治疗,治疗师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
求助者只要了解心理问题的普遍性,正确看待心理咨询,就可以打消顾虑,克服病耻感。要知道,一个人能够积极主动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咨询,这不仅不代表脆弱,相反,意味着他在积极面对问题,是勇敢而有力解决问题的开始。
对精神心理疾病的几大误解
1、患了精神心理疾病一生都得受此疾病的折磨
专家解释:精神心理疾病可以症状完全消失并恢复社会功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精神心理疾病可在半年到数年不等的时间内康复。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坚持治疗。
2、得了精神心理疾病的人都是“疯子”、“傻子”
专家解释:精神心理疾病是每个人都可能罹患的疾病,它就像感冒,只是一种普通的疾病。我们没理由歧视精神心理患者,也不必为有心理疾病而自感羞愧。精神心理疾病并不是心胸狭窄、意志薄弱者的专利,只是几率不同。
3、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药物副作用很多,吃药是自找罪受
专家解释:很多患者害怕服药,怕药物的副作用给自己带来痛苦,怕药物依赖,从不肯吃药或一好转就停药,造成治疗不规范,病程迁延不愈。
其实现在很多新型的药物副作用很少很轻微,成瘾性低,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服用,不但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和心理的区别2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精神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产物,在哲学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
简单的说心理是一系列的动作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认识消失这一过程,精神是我们思想上的结果也可以笼统的概括为一系列的动作过程,但没有心理那么严谨。
心理问题不等于精神疾病,区别在哪?
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而精神病患者,没有自制力,不知道自己有病。
从发病因素上,心理问题多为后天生活环境导致,精神病致病因素主要为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
医学上鉴定两者标准为:
第一、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
第二、自我认知是否出现问题,能否或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疗;
第三、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混乱,知、情、意是否是统一,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即行为情绪是否已经严重脱离理智控制)。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治疗很有可能发展为精神病。
应该怎么治疗呢?
心理问题几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这些由于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成为心理障碍。
像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往往自我调节或求助父母、亲朋、老师等帮助来调节,假如通过这些调节方法仍无效果时,就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精神病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应该去专业的精神科就诊,辅助心理咨询疗法。
心理疾病是精神疾病吗
心理疾病不是精神疾病。两种疾病在发病期,可能会有相同的症状,但两种疾病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不管出现哪种疾病,都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1、心理疾病:
又称作为心理障碍,当患者受到外部影响或自身原因,会表现出情绪低落、过分担忧等症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需采取心理治疗,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心理症状。
一般采用行为治疗或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日常生活当中,还要注重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情,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规律作息;
2、精神疾病:
又称作精神障碍,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自身的知觉、思维、认知等发生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精神疾病患者经常表现出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及记忆障碍。精神疾病一般采取心理、药物、物理等治疗方法,心理治疗是在专业的心理医生疏导下,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药物治疗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片、利培酮片等。
当患者精神疾病较为严重时,可采取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电抽搐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深部脑刺激治疗等。
因此,心理疾病不是精神疾病,两者不能混淆,但当自身健康情况出现问题时,都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具体病因,遵医嘱进行治疗。
【精神和心理的区别】相关文章:
精神学和心理学的区别05-01
逆反心理和叛逆心理的区别03-19
发蜡和发胶的区别04-20
粉刺和闭口的区别04-21
师傅和师父的区别04-22
内涵和意蕴的区别03-20
内涵和意义的区别03-19
桃花和梅花的区别04-25
梅花和桃花的区别04-25
锤炼和锻炼的区别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