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我一向认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因此,《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一书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这本书中,韩国前教育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教授说,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将无法适应10年后的社会,我不仅完全同意这个观点,甚至认为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已经难以适应今天的生活。
许多人可能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危言耸听。据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xx年“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发现,88.2%的少年儿童在回答“父亲主要关注你哪些方面”时,首选“学习成绩”;回答“母亲主要关注你哪些方面”时,学习成绩的比例也是位列第一,达到78.7%。近半数少年儿童认为“父母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
在很多人看来,应试能力是孩子的第一能力,只有会考试才会有前途。可是,他们可能不清楚,今天的考试正在悄悄地向素质教育转向。前几年某银行举行一场招聘考试,考试内容不是坐在那里解答考题,而是应聘者不分学历,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宿舍生活,从而评价他们与人相处的方式和区分是非善恶的标准。最终发现,在被聘用的人中,普通学校的毕业生要比一流大学毕业生多。与学习成绩相比,企业把员工的道德品质看得更重。
中国的父母可以联想一下自己的孩子,如果您的孩子去经受类似的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考察,情况会如何呢?
让我们来看一个悲剧。
20xx年5月,14岁的任有志(化名)为了争取保送重点高中的机会,在对手的面条里放了老鼠药,碰巧另一名同学也吃了一些面条。结果,两名同学都中毒身亡。
这是一个成绩一向名列前茅的学生。却因害怕对手在最后一次模考中超越自己,在考试前走入歧途。
或许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可是,偶然性往往为必然性开辟道路。也就是说,在这个案例中,蕴藏着许多极为普通的常见因素,如渴望成功、害怕竞争、难以克制等等,这是相当多的孩子都可能具有的心理特点。而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正是道德智能水平的差异。
谈到道德的时候,许多人会觉得是说人的觉悟水平,可是,对孩子来说,道德首先是一种智能,是一种需要用心培养的能力。道德就是在人与人相处时,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规范和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因此,道德智能就是判断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说,就是在自己伦理信念的支配下,拒绝不正当或不良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同情并关心别人痛苦的能力、调节自己情绪和抑制欲求的能力、接受和理解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能力等。这种能力会让你拥有高尚的品格。有了这种能力,还能让你成长为一个头脑清醒、胸中充满激情的人。
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学者都认为道德能力是适应未来的关键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新著《迈向未来的五种思维能力》中谈到,道德思维能力反映的是人作为不同角色的适应能力,其中包含了美德、责任感和道德感。其实,尊重也是一种道德思维能力。这位以多元智能理论闻名于世的学者指出,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时间和空间概念都会随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生变化,市场变得越发强大,而且缺乏一种力量去改变它,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人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把美德、责任和道德结合起来运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作为一个学习尖子,任有志的悲剧不正是道德智能水平低下吗?可惜,当他意识到自己是用一种愚蠢的方法去解决人生中的问题时,他已经是一名杀人犯了。
当我们为任有志等犯罪少年的悲剧惋惜的时候,更应当想到家庭与学校的责任,想一想,我们究竟给了这类少年什么样的教育?
关于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韩国教育职业作家李承玟在她的《小学生妈妈们的第一本教科书》中说,体味生命每一瞬间的意义比成绩更为重要。她讲述了一个难忘的孩子:
在她的远房亲戚中,有一家的孩子考进了外国语高中。那个孩子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完了高中阶段的所有课程,在上学期间一周要去三次数学辅导班,为了准备论述考试,孩子的母亲把他送到专门的阅读辅导老师那里去接受辅导。一到放假,那家的母亲还会急急忙忙把孩子送到国外的亲戚家去接受短期的语言课程。
这家的孩子没有费什么力气就考进了外国语高中。而这类外国语高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当孩子升到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就要选择是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就在这样的时刻,那家的孩子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他突然决定要休学。“我一直到十八岁,从没有去过除了家和辅导班以外的地方。在地理课和历史课上出现的场所,我也只是知道它们的名字。也没有一个可以打电话叫出来玩的朋友。我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无趣了,有意思的事情一件也没有。”
就是这样一个总是很听话、学习也很好的孩子,内心却已经充满了愤怒和痛苦。他发现在自己过去的人生里,没有一件值得去回忆的事情,这样下去的话,即使是上了大学无非是现在这种沉闷的生活的延续而已。因此,他生平第一次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至少在二十岁到来之前的这段日子里,要有自己的生活。
我相信,类似的例子在中国比比皆是。有人说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缩略时代,就是出于功利性目的,人们把不该省略的内容都省略了。我觉得如今的孩子也处于这样的缩略时代,实际上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如果省略了童年的快乐和人格的慢慢形成,直接面对考试竞争和谋求社会地位,即使他成绩优异也必定是一个畸形的人。
事实上,中国长期存在着“教育荒废”的倾向,即表面上看教育抓得很紧,而实际上真正的教育如健康人格的培养往往被忽略,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尤为突出。据对过去60年间哈佛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学习成绩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从社会各个层面观察成功人士,会发现他们是富含幽默、为别人考虑、和蔼可亲、明辨是非的人。也就是说,成功人士都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那么,作为父母应当怎样培养孩子的道德智能呢?在《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一书中,文龙鳞教授提出了具体建议,即对于0~1岁的孩子,培养道德只需要无条件的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会让孩子感到安全,这是孩子积极感受世界的基础。但是,从孩子2~10岁起开始能够理解语言规则以后,父母就要坚决地对孩子说“不行”,并给孩子说明不行的理由。
我想,从小对孩子说“不行”或“可以”的意义在于,让他在认识人生与世界之初,就明确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并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因为,道德智能简言之就是判断是非的能力,就是拒绝不正当或不良行为的能力。显然,培养儿童少年的道德智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首要职能。
【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生活中难以生存】相关文章:
智力低下的孩子怎么教 智能低下的孩子要抓住抚、治、教11-13
道德智能决定孩子的未来12-02
孩子智力低下谁的错12-23
孩子免疫力低下的表现12-23
孩子智力低下的表现有哪些01-08
孩子智力低下怎么办11-12
孩子智力低下的常见表现11-19
孩子智力低下有哪些表现?12-01
孩子免疫力低下易生病?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