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开学了,福州市民郑先生的儿子今年念初一。郑先生说,他对儿子在中学阶段的最大期望,就是“心态更阳光,性格更独立。”郑先生说,只要儿子身心健康成长,学习成绩中上就可以了。
身心健康,是诸多家长对孩子的共同期盼。遍地开花的情商开发早教机构,书店里热卖的心灵成长教育书籍,甚至屡被质疑却每逢暑假又“蹿红”的网瘾治疗机构,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祈盼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焦急心态。
联合国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一个新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交往健康和道德健康。”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身体上没有什么病,但心理上不健康,心理素质不好,或者他对社会适应不好,那么仍然不能称为健康。
今年,一项历时3年多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布了他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结果。项目课题组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模式进行了6项研究,内容涉及心理问题、焦虑、抑郁、自尊等。综合有关结果表明,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一方面,一些消极的心理特征,如心理焦虑、抑郁等逐渐增多。例如,1992年到2005年,青少年敌对心理得分增加了近8%。另一方面,一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在逐渐下降,1997年到2007年,青少年自尊得分下降了11%。
这组数据提醒着人们:在现实和社会的美好期待之间,仍有一段不容回避的漫长路程。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中重要的转折点,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认知意识最强,生理上也迅速发展,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但此时他们的人生经验和心智还未成熟,无法独立解决。“进入青春期后,孩子最常见的有性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学习问题等。”罗胜发说,比如前不久上海某中学发生的“吃奶门”事件,实际上是性心理的畸形表现。
罗胜发说,青春期的心理引导特别重要。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生理发育早,但实际上心智发展水平和生理发展不一致,家长尤其要关注到这一点,帮助孩子解决内心冲突。
和以往相比,现在青少年所面临的外部大环境正处于一个较大的转折时期。“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时,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至少可以由历年的负面社会指标如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基尼系数等的变化加以预测。”张荣伟说,在他接受咨询的很多案例中,如亲子关系等,都带有强烈的社会转型期的色彩。
【青少年生活衣食无忧为何还感“郁闷”】相关文章:
青少年学生自杀为何愈演愈烈01-20
这些星座男能够给家人衣食无忧的生活01-07
为何不孕?饮食?生活?09-06
生活舒适了,为何还如此焦虑04-04
生活好了孩子为何营养不良10-03
生活中作弊为何成为出老千11-25
表达心情郁闷的图 生活很烦很累的心情说说09-18
心情郁闷的句子08-12
五月份财运满满,衣食无忧的星座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