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身心健康,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珍视每天的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运动,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调节情绪,初学自控。下面分享如何关注身心健康。
如何关注身心健康1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
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因此,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健全状态受多种交叉、渗透、影响的因素制约。这些因素可以笼统分为环境、生物学、保健措施的易得性以及生活方式这4种类型。我们应从这4个方面的心理加以教育渗透。
二、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其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普遍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心理是否健康可参考以下标准:
1)乐于学习,发展智力;
2)适应生活,学习自理;
3)悦纳自我,具有自信;
4)乐于交往融入群体;
5)调节情绪,初学自控。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绝对永恒不变的,成人在具体判断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时,不但要从以上五个标准出发,还要考虑幼儿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经常性和一贯性,因人、因事、因时作具体分析。
三、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据和根本教育方法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积累性,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倾向,使得我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我认为应该对幼儿实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做好幼儿健康心态的表率
儿童最初是在家庭中接受早期教育的,也就是说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意识习惯、情感态度等对幼儿个性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如果幼儿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会指责;如果幼儿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会打架。
如果幼儿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怎样的父母就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陈鹤琴)这句话也反映出同样的道理。所以,父母应精心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以身作则,尤其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更是要保持一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作好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率。
五、及时增加幼儿心理成长所必须的“营养素”
本质上说,幼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素是爱,准确来说,是父母和亲人所给予的爱。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容、安慰、鼓励、奖赏、赞扬、支持、信任等等。
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或者很少父母和亲人的爱,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长,而且还会造成心理变态,人格不健全,,人格扭曲等诸多不良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自信是一种对幼儿来说终生有用的极为重要的营养素,它是通往成功迈向胜利彼岸的良好工具之一,自信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就是要支持幼儿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坏事除外),让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并从成功中体验出自己的力量、能力,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希望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对未来充满希望、会是人奋斗不息,不甘失败。让幼儿充满希望,关键是环境的潜移默化,家长在幼儿面前始终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险阻,都要抱乐观的态度,长期以往,孩子将会是充满希望踌躇满志。
宣泄和疏导都是维护幼儿心理平衡的有效办法。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宣泄和疏导。则会加重心理矛盾,进而成为心理障碍。因此家长要留心关注幼儿,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则及时对幼儿加以指导改正。
六、幼儿
教师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尽力为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作出应有努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幼儿园中,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得失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其次,设立专门的心理档案,促进幼儿形成健康人格;再次,改善环境,创设良好浓郁的心理氛围;最后,开展混龄活动,协调同伴关系。
七、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通力协作,尤其是在幼年阶段,这三方面更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毕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如何关注身心健康2
一、快乐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精神生活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状态能使人的机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头脑消醒,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相反,压抑的心情会使人大脑抑制,思维混乱、学习效率大减。
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教师只有满面春风,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走进课堂,才能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要有一定的幽默感,可以使用趣味的语言。
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会产生压抑感,这时,如果教师能讲一个小笑话,会使学生开怀大笑,立即兴奋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会变苦学为乐学;变教师让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热爱学生,也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师热爱学生,在课堂上应表现为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而不是训斥、厌弃、批评学生。热爱尊重学生,并非一味地宠惯学生。
严格要求能促进学生形成自觉、自律、自尊、自重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并养成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的好习惯。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偏爱、溺爱,严格也不是刻薄,苛求。爱严适度,爱严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教育。
二、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努力营造祟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平和氛围,努力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积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利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能够做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在课堂上开展内容新颖、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团结协作,努力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法、学法,一旦发现学生有了厌学绪,立即要变换方式方法。
【如何关注身心健康】相关文章:
如何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04-22
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心态04-21
身心健康的养生方法05-28
保持身心健康的方式04-21
怎样做才能身心健康04-22
关注留守儿童04-15
有关女性身心健康的小知识05-05
女性价值被关注的背景05-13
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和方法04-21
怎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