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会 小儿中医健康推拿

时间:2023-12-17 12:21:19 养生 我要投稿

  ◎中医婴儿推拿的特点与须知◎

一学就会 小儿中医健康推拿

  人体有经脉、气血运行,推拿有助于打通经脉气血运行,缓解不适。中医婴儿推拿可以当作平日保健之道,如身体燥热、经常腹泻与便秘等,皆可藉由温和的小儿中医推拿来改善,并能促进亲情交流。

  宝宝生病时,亦可用来配合正规药物治疗,相辅相成。不过当宝宝的皮肤有外伤或皮肤发炎时,就不适合推拿,所有的中医推拿法都一样。推拿年纪较小的宝宝时,力道要放轻,并可用一点润滑油或麻油推拿,减少肌肤之间的摩擦。

  虽然每一种推拿法都有主要的适应症,不过即使没有这些症状的宝宝也可以接受推拿(尤其像是板门穴这种促进消化的推拿法)。每次推拿次数约50~300次,小宝宝的次数比较少一些,大宝宝的次数则可多一些,可约略自行拿捏,以家长方便为主,每天都可以推拿。等到症状消失了,就不用再推拿了,不过即使继续推拿也不会对宝宝的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认识中医推拿基本手势?

  中医推拿手法又可称为「正骨八法」,顾名思义,即表示有八种手势,本篇文章会运用到其中两种,分别为「摩法」与「推法」。另外还会介绍到「揉法」,这些手势在接下来的各种推拿中都会使用到。

  ●「揉法」:以大拇指轻揉穴道部位即可。顺食针或逆时针方向皆可。

  ●「摩法」:以指腹或手掌来回摩擦穴道部位。

  ●「推法」:以大拇指指腹朝固定方向推。

  *第【壹】套-七节穴推拿法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骶成一直线,也就是中医师用手比的这一段位置。

  主治:当宝宝便秘或腹胀、腹泻时,可稍加推拿七节穴。

  作法:运用「推法」,沿着七节穴位,从下面往上推;再由上向下推,如此来回共推200次。

  究竟要推拿左手或右手

  其实左右手的穴道皆相同,位置一样,效果也一样,所以推拿左右手皆可。

  *第【贰】套-捏脊法

  位置:脊椎两侧。

  主治:宝宝面黄肌瘦、肚子胀胀的,毛发稀疏、常腹泻与爱吸吮手指,也就是中医所谓的「疳积」,简单来说即为消化不良。

  作法:从尾椎开始,轻轻捏提宝宝背部脊椎两侧的皮肉,双手交替向前,一直捏到大椎两侧(也就是照片上中医师所比的脊椎位置上端),这样才算是完成捏脊一回,一天约捏50~100次。

  *第【参】套-板门穴推拿法

  位置:中医师右手大拇指所比的位置,即为板门穴,也就是大鱼际隆起处。

  主治:宝宝呕吐、胸闷、食积腹满、食欲不振时,大人可稍加推拿板门穴。

  作法:运用揉法或推法推揉。用大拇指与食指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画圆推拿该处穴道,重复50次~200次即可。

  推拿时,应随时观察宝宝的反应

  大人可用指腹或掌根去推拿,有点向前推的手势。推拿时,要随时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哭闹或抗拒,请先停止推拿,不用强迫宝宝。有时候宝宝会不习惯大人突如其来的推拿;或是大人的肌肤太粗糙,过度摩擦让宝宝感觉不适;亦可能是大人推拿时太用力。建议改天再试几次看看,可放轻力道并加上一点推拿油,宝宝或许会比较适应。推拿时,手法要由轻至重,不过也不用太重。

  *第【肆】套-丹田穴推拿法

  位置:在肚脐下大约5公分的位置。

  主治:小便尿量减少、脱肛、腹泻、便秘。

  作法:可采用揉法或摩法推拿丹田穴,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画圆,推拿该处穴道,连续推拿约3~5分钟即可。

  *第【伍】套-三关穴推拿法

  位置:与拇指同侧的手腕到手肘这一段,内侧一直线,即为三关穴的位置。

  主治:营养不良、怕冷。

  作法:使用「推法」,由手腕根部向上推到手肘,单向推即可。可推200次。

  禁忌:宝宝发烧时,不能推拿三关,因为这是补阳气的穴道。

  不适合推拿的时段

  饭后半小时内不适合任何种类的中医推拿,会不利于消化;过度饥饿时也不宜,因为过度饥饿时,气血较弱,推拿可能会使宝宝头晕。其他时段则皆可。睡前推拿有助于宝宝稳定情绪、放松入眠。

  *第【陆】套-取天河水推拿法

  位置:手心朝上,手腕到手肘这一段,正中央一直线,即为天河水的位置。

  主治:身体燥热。

  作法:采用「推法」,从手腕根部向上推到手肘的内弯处,同方向推约推100次即可。

  *第【柒】套-六腑穴推拿法

  位置:手心朝上,与小指同侧的手腕到手肘这一段,外侧一直线,即为六腑穴的位置。

  主治:当宝宝发热、多汗时适用。

  作法:使用推法,由手肘向下单向推至手腕部位,约推100次即可。

  禁忌:小宝宝恶寒、怕冷时勿用。